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粤东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滔滔韩江水,悠悠岁月情。二千多年的大潮汕历史长河,不仅养育了潮汕子民,造就了潮汕文化;更培养出了无数的名人志士,这些先贤精英的事迹

粤东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滔滔韩江水,悠悠岁月情。二千多年的大潮汕历史长河,不仅养育了潮汕子民,造就了潮汕文化;更培养出了无数的名人志士,这些先贤精英的事迹,不单只是潮汕人代代相传的荣耀,也以奋勇与拼搏精神影响、激励着潮汕每一代人,造就了潮汕人勤劳和敢为人先的性格,延续了优良的传统和精神,让潮汕大地诞生更多优秀的杰出人才。

1

图为滔滔韩江水。

潮汕名人王大宝(1094年-1170年),是北宋和南宋交接时期的人物,出生地就在今天的潮州市归湖镇。他有“岭南六先生”之美誉,并被后人成为“潮州前八贤”之首。(潮汕古代名人中,代表人物有唐宋时期的前八贤和明清时期的后八贤。)

王大宝出生于北宋末年,又名王元龟,他从小喜爱读书,聪敏颖悟,博通五经,尤其精通于《易经》,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中进士,廷试第二,成为宋代时期岭南地区唯一的榜眼(榜眼则是状元之后的第二名)。如今在潮州市内的牌坊街,有一道牌坊,上面有“榜眼”两字,就是他的。

王大宝中第之后,历任南雄州(今广东南雄)教授,枢密院计议,1135年授皇宫教授,1138年派遣监登闻鼓院(专司收受臣民向皇上谏议或申诉冤抑的朝外机构);地方任职有台州(今浙江台州市)、温州知府,提点福建、广东刑狱,连州知州等等。任官其间,曾将他写的《诗书易解》六卷献给皇帝,因此而被任为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不久,又晋升直敷文阁学士。

1162年6月,宋孝宗即位,王大宝任职右谏议大夫后至礼部侍郎。

1165年,再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因其抗金主战的立场未被皇帝认可,又再受到投降派的攻击,以致他身心交瘁,被迫辞去官职。

1170年,王大宝在家乡病逝。

王大宝几十年的官场生涯,正是靖康之耻之后的南宋初期,国家正处于饱受外族欺凌的年代。南宋朝廷虽然是偏安一偶,苟且偷安之中,但朝廷里官员主战和主和两派的争斗是非常的激烈,王大宝是属于强烈的主战派,不仅力争为岳飞等忠臣平反,更是一再上书皇帝,请求制定抗金大计,收复北方失地,同时一再强硬地弹劾谴责投降派的所作所为。

王大宝在任右谏议大夫时候,先后奏劾、罢免了一批投降派官员,一时朝野为之震动,令到朝中的投降派,对他是又恨又怕,投降派们心惊肉跳地称他为“王老虎”,王大宝在这些是非的争斗中,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坚持强国理念,扬我中华之正气。

王大宝在给宋孝宗的奏折中写到:“政治先明国是,今曰和曰战,浮议靡定。陛下何不念祖宗积累之业,痛河朔陷溺之民,缉熙圣学,共图修攘,断而行之,斯中兴可冀也。”恳请皇帝要认清楚当务之急,政治先明国是,首要任务是收复失地,中兴中华。拳拳赤子之心,跃然字里行间。

王大宝为官期间,对外主张抵御外敌,对内主张废除苛捐杂税,让百姓得以养息生存,安居乐业。他在贫瘠山地区为官时,不仅是为民请命减负,申请各项减免,同时自掏腰包,请人在山里砍伐杂树,修建铺设了一条10多里长的石道路,方便了当地民众的出行,保障了民生安全,也促进了货物的流通,改善了民生,他每到一地,都得到民众的称赞和爱戴。

王大宝一生的作品文章颇多,著作有《周易证义》10卷、《书解》、《毛诗国风证义》6卷、《诗解》、《经筵讲义》2卷、《谏垣奏议》、《王元龟遗文》15卷等,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

如今在潮州市的“韩文公祠”里面,有一幅由饶宗颐老先生手誉的王大宝《韩木赞》,也许是王大宝唯一留传下来的文章。

“……三百余年,士风日盛,效祥于木,理之宜然。若乃术业茺忽,惟瑞之证,叔世妄诞者之为,君子鄙之,……”

《韩木赞》描写了韩文公祠里相传由韩愈手栽的橡木树,并且对当时社会流传的橡木树可以预测学子年运说法的言论,详明了自己的观点:橡木树虽然可以预测到潮汕学子的中第情况,但更重要的是潮汕人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如果不学无术,只靠神树保佑,那也是虚无缥缈的,不切合实际的,表明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汕头市潮阳区谷饶的灵山寺,是潮汕地区的一个佛家古名寺,因唐朝时期,大文豪韩愈曾经到这里会晤当时的大颠祖师而闻名于世,王大宝专门请求皇帝赐灵山为“祝圣万寿山”并获皇帝批准,宋皇帝还命王大宝书写“敕赐祝圣碑”竖于灵山上,让灵山寺再获殊荣。(因年代久远,现在灵山寺保存的这块碑,已经不是王大宝的手墨了。)

1170年,辞官在潮州家乡的王大宝,因病逝世,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收复江山壮志未酬,中兴中华大志未了。临死前,他无不心酸遗憾地长叹说:“收复失地的事竟是遥遥无期的了!”

宋孝宗得知王大宝的死讯,特敕赐厚礼御葬,现在的墓碑上可以看到有“御葬”两字。墓地就在现在的归湖镇神前山村,其墓园规模宏大,总占地约四亩,墓碑高2.3米,上刻书“宋礼部尚书大宝王公墓”。墓前立有文官武将石像四座,石狮、石马、石羊、石望柱、石笋各二座,墓园气氛庄严端正,是南粤难得的典型宋代大型石雕群。

2

图为宋朝石雕——文官、武将。

再顺便聊聊宋代的石雕。

我国的石雕艺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石刻岩画,雕刻的功能是以制作生产工具为主要用途的,后来经过逐步的演变发展,到秦汉时期,石雕艺术已更多存在于建筑方面,以实用为主,如宫殿建筑等等,后来再随着佛教的传入,石雕艺术就有更多方面的发展了,装饰性的一类也更多的出现,比如佛像、皇室的摆饰、陵园的摆饰等等。

3

图为宋朝石像。

宋代的石雕,是在隋唐之后艺术风格的一个大突破,它开始接近人们实际生活的审美,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臃肿简单的形象。

宋代石雕形象略带夸张,强调气韵,重视写实,造型形象接近生活,但生动性减弱,人物形象端详,面容丰腴平和,其特点是写实成熟、细致严谨,充满世俗气息,并且有对人物内心的细致入微刻画,富有个性。

4

图为宋朝石马。

这也许就是宋朝早期社会环境和平、富裕的影响吧,宋朝是中华历史里面的一个繁荣时期,特别是宋朝早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富裕,同时宋朝又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各类的艺术创作可谓达到了一个高峰点。

现在,国内依然保存有许多规模较大的石雕群,但是在潮汕地区,在远离中原地带的南国粤东,保存有王大宝古墓这样完整的石雕群,还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宝。

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演变,这处古墓至今保存相对完好,古墓园于1962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农历12月26日,海内外各地的王氏宗亲都会前往墓园祭拜先人。

2020年9月1日

上一篇: 陈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陈姓历史
下一篇: 同写高考作文题∣带你走近潮汕:那些与潮汕有不解之缘的历史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