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播报文章

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播报文章

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播报文章摘要: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大多采用西方素描再现方法,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绘画的意象表现,本文从绘画理论和美学思想方面入手,探讨了我国工笔人物传统绘画重意轻形的美学理念

摘要: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大多采用西方素描再现方法,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绘画的意象表现,本文从绘画理论和美学思想方面入手,探讨了我国工笔人物传统绘画重意轻形的美学理念,我们只有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对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工笔画;意象;造形

人物画像_人物画_人物画简单又漂亮

工笔人物画从战国帛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二千多年历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由于工笔人物画的独特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所以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现代工笔人物画已成为各大美术院校训练造型能力的必修课。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审美标准,一方面根基于中国古代哲学,一方面来源于中国美术的实践,因而富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特色。中国人物画造型理论不同于西方的人物画造型理论,西方人物造型是按照人物解剖和结构比例关系进行的创作实践,其中涉及到写实、透视、明暗、结构、比例等概念。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引进和借鉴了西方近现代绘画方法,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再现、表现、抽象、形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_人物画像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在20世纪新的中国美术创作现象中,运用这些西方的绘画形式和方法,开展中国现代美术绘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讳言,许多人在借用西方绘画语言时,却丢掉了中国本土艺术风格。过多学习西方人物画的明暗结构,往往造成了工笔人物画和西方绘画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而失去了中国传统绘画意象造形的独特魅力。所以学习和探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在今天尤为重要。我们要表现中国艺术的精神特征和形式风格,只有重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和运用,才能够让中国人物画成为世界艺术花园中的一只奇葩。

人物画像_人物画_人物画简单又漂亮

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对现象和形象的观照与把握,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活动也离不开对自然万象的体察。中国古代人不但观象,而且审美,对象与意的论述,在《周易》中已比较详细。《周易》思想十分深刻,试图对自然、社会、人类和历史发展作总体的宏观把握。《周易》用简单抽象的符号来说明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现象。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人在抽象思维和象征思维方面的一大创造。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创作就是吸收了传统"重意轻形"的审美思想,"以意造形"这个意既包含了画家对客观的感悟,又包含了画家的主观思想,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立象尽意,在《周易·系辞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翻译后即指孔子说:"书面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想要说的话,言语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

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_人物画像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那么圣人的思想就不能被了解了吗?孔子说:"圣人创设象征来曲尽思想,设六十四卦以竭尽自然万物情态,又在卦下撰系文词以尽行表达其言语,又使其变化贯通,以进行布施其利于万物,鼓动起舞,以尽情发挥神奇的事理。"这里说的"言",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语言。"言不尽意",是说这种语言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局限性。《系辞传》认为立"象"可以尽意,借助于形象,可以充分地表达圣人的意念。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意象"这个美学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又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刘勰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意象"这个范畴。他认为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外物形象和艺术家的情意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形象更为生动。

人物画像_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

艺术家借助外物形象驰骋想象,外物形象又在艺术家的情意中孕育而成为审美意象,顺利达到了对对象的超越。古代画家认为"古画画意不画形",反映了画家作画不受客观对象的限制,以意造形,看重物的神韵和内如宋苏轼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认为艺术作品贵在以形似之外求其意,才能体现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齐白石认为艺术作品的刻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作品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近代黄宾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惟绝似与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这些观点不仅指明了中国画造形应达到意和象的完美结合,同时也阐明了画家对物象的认识过程需要不断深化和提高,达到"似于不似的审美境界",作品才会具有独特的魅力。

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_人物画像

"观物取象"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周易·系辞传》中的两段话。其一,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为上观于天,下观于地,观鸟兽身上纹理和适宜地上的种种事物,近处取法于人体的形象,远处取法于万物的形象,于是才创造了八卦,用来贯通神明的德性,以分类比拟万物的情状。其二,圣人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意为圣人看到天下万事万物的奥妙,因而用易卦来模拟天下万物的形态,用来象征事物适宜的意义,所以称为"象"。"观物取象"的命题,包含了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象的来源,是圣人根椐他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创造出来的形象,并赋予深刻内涵。

人物画_人物画像_人物画简单又漂亮

其二,象的产生,"观"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其三,采取的方式,"观物"不能固定在一个角度,也不能局限某一个孤立的对象,而应该"仰观""俯察",既观于大(宏观),又观于小(微观);既观于远,又观于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观物取象"这个命题直接接触到了艺术的本源,艺术创造的艺术论以及审美观照的特点等问题。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既要法象天地,观天地万物,也要观鸟兽草木,同时还要根据四时变化而观物之变与动,这样才能把握生生不息,光景常新的物之象。工笔人物画不是把人物直接搬到画面上,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赋予人物一定的内涵,才能够体现绘画艺术的本质和趣味。

人物画_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像

工笔人物画须融入画家本人对物象的高度理解和概括,才能达到形式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所谓"意象造形",是指创作活动者要和对象默契,以达到"言为心声""画表心意",达到物与神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宗炳等提出"迁想妙得,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著名论点,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有感于物而在内心引起的反响,激起创作激情,通过意象加工,创作出深邃的美好意境。艺术作品既蕴含着生活本质的内容,又表明了物象的神韵特征,注入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真切感悟,从而达到"象与神合,意韵双全"的审美境界。

这是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的命题,他说:"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这个定义指出绘画是一种创造,同时又是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反映。荆浩的"真"与"似"不同,"真"者,气俱盛。"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具有"本源""本性"的含义,荆浩的理论虽源于山水画创作的感悟,但对人物画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象"不是工笔人物画的目的,而是要通过形象的描绘达到表现事物情感的本质。传统中国人物画讲求以形写神,表明了造形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再现这一层面上,而贵在传神。要达到传神的要求,作画不是对客观对象的被动描绘,而需要立意在先,就是以意造形。画家无需过细思考物象的外在现象,根据所表达内容需要可以自由取舍,能够达到"脱略形似,遗貌取神"为最佳。

人物画像_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

夸张与变形是以意造型常用的艺术手法。纵览历代工笔画的优秀作品,许多画家都运用了意象造形的艺术手法。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了表现画中人物内心不同的复杂情绪,作者通过夸张人物表情和体态,去营造人物或紧张或欢快的氛围。元代张禺的《文姬归汉图》为了表现蔡文姬和群臣从西域归来的场面,作者运用了意象造型的手法,刻画了文姬和随从人员不同的精神面貌,达到意韵双全的艺术效果。清代任伯年的人物造型,经过意象造形,那头大手小的形象则显的富有趣味和美感,虽然画面人物众多,但画家根据人物不同形象特征都采用了"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表现方法,人物的刻画都达到了超越物象而达到本质,使人物形象更具有典型性。另外,还有我国历代的雕塑、壁画等人物造型都对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有成功的运用。

工笔人物非常注重在特征审美感情支配下对物象的概括取舍,"绘画尤忌面面俱到,甚紧甚细外露"。这种不求形似的意象造形观,决定了工笔画造型要抓住客观对象本质的特征。我国传统工笔画是以简洁的线条进行描绘,即运用流畅飞扬的线条对人物神韵进行概括提炼,如吴道子笔下的飞天,寥寥几笔,即有"吴带当风"之姿,这是画家对物象高度提炼和升华的结果。中国画的造形观认为,对画面的经营应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要求"意韵无穷"和"象外之意"的审美标准。在人物刻画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在画姑娘的时候可联想到"花朵"的美丽;画小伙可想像到"高山"的坚韧;画母亲则想到"黄河"的孕育;画老人可以联想到"苍松"的挺拔。不同人物的年龄、职业、相貌、体态、性格、穿着的差别,传递出来的信息都有所不同,给画家的感受亦不一样。

人物画简单又漂亮_人物画_人物画像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要赋予人物一定的物化情感,这使人物画不再是单纯写象,而是使形象超越本身达到作品格调和意味形式的提高。工笔人物只有在表现手法上高度提炼和概括,努力发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面,才能使表现的形象更具有深刻性和典型性。人物创作要有目的性,通过创作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使绘画作品真正体现当代人的思想情感。事实上,长期以来笼罩在我们头脑中的工笔人物创作是运用意象趣味还是素描造形而形成的困惑。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意象趣味和素描造形在"意"的表达上的不同,是它们在描写时依赖的程式不同。西方绘画是真实的再现对象,而中国画是表现对象的思想情感,顾恺之画裴楷时在其颊上添了三毫,使得其形象"神明殊胜",足以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家追求的是表现对象本身内在意韵之典范。在意象表达和结构写实的对立中,人们似乎全然忘记了这些动人的故事所蕴含的深意,我们现在的人物画创作很难再表达出"手挥无玄意,目送归鸿难"的情感意韵。

总之,传统工笔人物画法和画论在当代人物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注重人物外在形体结构的描绘而忽视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表达,那么即使在表现形式上用的材料再丰富,画的品位亦不会太高,就如古人论画所说的:"立意不高,法也平庸,立意不俗,则法也不同凡响"。所以我们只有很好的发掘传统艺术中的宝贵经验,合理地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使工笔人物画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作者:马刚

上一篇: 写给孩子的中国名人传记:世道变坏,是从孩子膜拜网红开始的!
下一篇: 五本不可错过的人物传记,让他们拨开你迷茫的人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