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写了两章关于《易经》和阴阳的文章,一章讲儒家继承了《易经》乾阳之道;一章讲道家继承了《易经》坤柔之道;这一章我们讲墨家刚柔并济,黑白分明之道。
如果说道家代表柔,儒家代表刚,那么墨家就是刚柔并济,天下皆白,我独黑,黑白自有分明,公道自在人心。
墨家的是黑白并济之道。讲兼爱非攻。如果说道家代表柔,儒家代表刚,那么墨家就是刚柔并济,黑白兼修。现代的三教一般指儒,道,释,而先秦三教指的是道,墨,儒三教,道家为首,墨家次之,儒家只能排第三,墨家还在儒家前面,就连孟子都说:“天下不归朱杨,就归翟墨”,朱杨是道家代表人物,翟墨是墨家代表。如果道,墨两家没有遭到秦始皇的绞杀,还真没有儒家什么事情,墨家是因为荆轲刺秦失败而遭秦始皇绞杀的,道家是因为徐福等一些方士欺骗欺骗秦始皇能长生,结果骗局识破人财两空,秦始皇恼羞成怒下令坑杀术士,此消彼长儒家算是得了大便宜从此一家独大。儒家所在根据地齐鲁之地因为没有遭遇战火被完整保全,齐国是六国里面唯一没有开战就投降的国家,儒家的骨气在当时就败的差不多了,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儒家没人敢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死后儒家倒是作死黑秦始皇,唉孔子如果在天有灵棺材板肯定盖不住,这帮伪君子把儒家的脸丢光了,儒家的刚直不阿到后世却成阿谀奉承的败类,以后每当改朝换代,儒家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新政权的,孔家后人总是对新政权极尽拍马之能(各种毁三观,无节操,让人鄙夷),新政权也希望通过扶持儒家达到稳定人心,到达稳固政权目的,这种策略每朝每代都管用,直到新中国儒家就遭了秧。扯远了,还是继续说墨家,墨家虽然在后世不显,但是在先秦却是比儒家还有影响力的学说,可见墨家有其独特之处。
墨家的口号是天下皆白,我独黑,怎么解释呢?我觉得正确的解释为,黑白自有分明,公道自在人心,是黑是白老百姓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三家的区别,我觉得道家是德,儒家是礼,墨家就是理,道理的理,公理的理,墨家最讲求的就是公理和公道。
墨家的兼爱非攻怎么解释,很多人认为就是大家要相亲相爱,不互相伤害。这样解释也没错,只是太浅显,不深刻,我觉得兼爱非攻是讲:天道之下皆为刍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人民在天道下皆是人格平等的,皆应该平等相待,兼爱是人格平等的思想。
非攻也不是不攻,非攻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非攻是不主动挑起战争,而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墨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讲理,不先动手就是自己有理,别人先动手那么就能合理反击了,比如墨家的根据地是在燕国,燕国是六国里面抗秦最不积极的,因为秦国跟燕国没有仇怨,燕国没有攻秦的动力,而赵国和齐国因为和燕国有领土争端,燕国一直追着赵国和齐国打,齐国灭亡过燕国,燕国后来复仇也灭过齐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加倍奉还,秦国后来灭燕国,燕国派出最厉害的高手荆轲刺秦,只是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失败,荆轲惨死,燕国覆灭,只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怎么能说墨家是不攻呢?非攻不等于≠不攻。
非攻思想不是不进攻的思想,而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很多人说中国从来都是不主动出手,而要别人打上门才动手,失了先机,说是儒家文化害的,是礼治害得,其实不然,不先动手是墨家思想,是非攻思想。
非攻不等于≠不攻,是非道不攻,是无理不攻,有理就能加倍反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越是被侵略,国土面积反而越大,中国从来是不主动进攻的,但是别人欺负到头上也是会加倍返还的,匈奴侵犯中国,后来就没有匈奴了,南越侵犯中原,后来南越成了中国的一部分成了南粤,戎狄侵犯中原后来就没有了戎狄成了新疆,吐蕃侵犯中原,后来就没有吐蕃成了西藏,日本别以为以前侵华就以为中国以后好欺负,如果再次中日战争,我敢断定日本可能从此不存在了,被中国反击给灭了,中国人的报仇心理可以忍耐很久才超级爆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国家保存百年不晚,民族报仇千年不晚,中华民族是有超级韧性的民族,跟弹簧一样,压制的越久,反弹的越是厉害,能屈能伸,这也是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断绝的原因,刚不可久,柔不可守,一直刚和一直柔都不能长久,而刚柔并济,能屈能伸,保持韧性才能长久保存,这也是阴阳思想的提现呀。
非攻是非道不攻,是非理不攻。没有道理就不能进攻,反过来讲有了道理就可以进攻了,有道理就可以明正言顺的进攻了,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讲究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理不直,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壮则战不胜,战不胜则国有危,所以中国战争讲求有理有据,名正言顺。理直才气壮,气壮才是底气足,才更容易战胜敌人,非攻≠不攻,而是有理才攻,无理不攻。那些鼓吹非攻就是不攻的老是喜欢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却从来不说:“国虽强,忘战必危”。既不能好战,也不能忘战,这才是非攻的精髓,不懂得阴阳辩证思想的人根本不懂得中华文化的精髓。
无理取闹,欺负弱小自古以来都是备受人们鄙视的,所以中国人讲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主动去欺负别人,反过来讲就是人若犯我加倍奉还。当别人欺负到我们头上,想骑到我们头上拉屎撒尿,我们不能一味的迁就忍让,而是要合理反击,合法反击。当美国人侵略朝鲜,我们唇亡齿寒,所以我们合理反击了,毛主席说了:“一拳打出百拳开,一仗打出百年安”,怎么能不攻呢?攻和不攻,主要是看有理无理,无理我就不攻,有理那就攻他娘的,打他玛的,他的踏马都不认得他,让别人知道我们不是软柿子,我们不是好惹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才是非攻思想。
中华文化一直是内敛文化,最高标准从来都是自我约束和自我修持,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先要自己内修;道家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讲究的是自知,自胜,自足,自强,自己跟自己比较,而不是跟别人比,不是去侵略,干涉别人,中国人的道德修为永远是去做好自己,严于利己,宽以待人,不倚强凌弱,不以众凌寡,不通过欺负弱小来彰显自己的强大,外国人讲求的是胜利,是侵略,是战胜别人,比别人强,中国人讲求的是不败,是自胜,而不是胜过别人,永远要求战胜的是自己,是自强,所以有男儿当自强,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墨家的非攻文化其实也是自胜自强文化,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还有成就感。所以我一直说儒道墨三家都有共通之处,中华文化源于一家。道家《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就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跟墨家的天下皆白,我独黑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中华文化都是有关联的。
墨家的祖师墨子的形象一般都是一手拿规,一手拿矩的,常常被现代人誉为中华物理和数学的先驱者,是古代的科技大佬,说对也对,只是不全面而已,规就是圆规,矩就方矩,所以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天圆地方的阴阳思想,墨家认为天地都是有理的,有规有矩,做事要有规矩,做人也要讲道理,也要守规矩。
墨家的规矩就是公理,是公道人心,所以墨家守规矩讲道义,而不是社会法度,讲理而不讲法,比如在燕国有一个墨家弟子贪赃枉法,但是燕王觉得他是个人才而赦免他,可是墨子却觉得既然做错了就要受惩罚,不能因为别的原因而赦免,于是就动手杀死了官员。墨家只讲公道不讲律法,所以墨家经常是侠者形象,那些个大侠替天行道专门杀害贪赃枉法的官员,劫富济贫,很受百姓欢迎和爱戴,所以自古就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自古以来大侠都不招朝廷喜欢,却在民间百姓中很有影响力。墨家文化就是最早的侠道文化,现代侠道武侠多受墨家思想影响,武侠小说大多有不欺凌弱小,锄强扶弱,暂恶锄奸,抗战为国,为国为民的思想,这就是非攻思想,就像武功的武字可以拆分为止戈,止戈为武,止戈就是非攻,以战止战,以武止戈,这才是中华武道,这才是墨家非攻,这才是中华侠道,那些说墨家非攻就是不攻的人脑子都读书都傻了。
其实墨家的影响力也是在中下层百姓,墨家下面有一个匠门,匠门的开山鼻祖是鲁班,什么木匠,砖匠,泥瓦匠都以鲁班为祖师爷,鲁班又是墨家,墨家在中下层劳动人民很受欢迎,他的兼爱思想也符合下层人民要求人格平等的渴望。说中国是法制社会,不如说中国是理治社会,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一定懂法守法,但是大多是中国人是懂理守理,无理取闹是不被社会认可和被中国社会排斥的,对老百姓来说更加愿意讲理!情理法三样,如果出了事情中国人最先想到是讲情,到处找关系讲人情,如果人情讲不通就讲理,最后理也讲不通最后才是讲法,讲法是中国人最后的选项,后面一章将是讲法家的阴阳辩证关系。
道家思想适合上位者如王侯将相等,《道德经》里有侯王若能守之能语句,主要劝谏统治者要守道讲德,上善若水,江海有容乃大就是善于处于下位,圣人之道也是一样;儒家思想适合士子阶层,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论语》里有学而优则仕。而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最受老百姓等底层人民拥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家平等相待才是老百姓一下渴望的。
墨家跟《易经》也是一脉相承的,墨家的黑白思想跟《易经》的阴阳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墨家匠门的匠师们在古代都是懂得八卦风水的,不管是木匠,还是盖房子的泥瓦匠都是懂得宅邸风水的,如果主家对匠人好,匠人也会尽心尽力,如果主家刻薄匠人,匠人会在房屋上动手脚,放一些邪煞的东西来影响坏东家。在古代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医生讲医德,师者讲师德,匠师也讲匠德,都是易经的传承人,都讲厚德载物。
前面讲了道墨儒三家跟易经的关系,都是跟易经千丝万缕一脉相承的。在百家中除了道墨儒三家外还有法家,兵家,医家,农家,纵横家这些百家之学也是跟《易经》一脉相承的,阴阳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下章继续论证于阴阳的关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