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价值
只有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和实现工作目标。毛泽东同志曾将完成工作任务比喻为“过河”,把掌握科学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只有具备科学的方法,才能完成“过河”任务。毛泽东同志用这个比喻强调了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方法论主要包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思想方法是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即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把人们从实践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概括最终形成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工作方法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方法即实践的方法。思想方法指导工作方法,人们怎样认识问题就会怎样解决问题;工作方法是思想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人们通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优秀经验进一步丰富思想方法的内容。可见,认识和实践是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实践基础上也是相统一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进而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形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新时代的深入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体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原创性贡献。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概括,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对立统一方法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原创性贡献。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总结概括了问题导向、目标引领、科学思维等一系列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相统一、认识发展过程、认识发展规律的原理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创性贡献。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广并落实;创造性地提出“历史思维”方法,要求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洞察“历史发展大势”。
2.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是实现全党思想统一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但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以求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不断推进由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因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实现新时代全党思想统一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增强党性修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强大武器,是在新征程、新实践中提出和实现任务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认识能力的伟大工具,是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开创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3.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是实现全党行动统一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它的集中体现。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彻底地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只有通过贯彻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党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探索和掌握新规律,实现科学决策,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因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方法论,才能引领全党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实践标准,使全党更坚定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团结一致。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想方法论
思想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方法是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而提炼概括出来的,它为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科学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想方法论,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我们重点阐释以下五种思想方法。
1.实事求是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他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从本质上看,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相对立,它要求我们从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客观地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进而取得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作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根据客观实际不断总结经验,从群众实践中不断汲取智慧,在认识和分析事物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作出的一系列科学决策,都是运用实事求是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谈到精准扶贫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不要乱喊口号,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正确把握实事求是方法,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坚持实事求是方法的基本前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看到国内外形势所发生的新变化,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以事实为依据,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并得到有效落实,使全体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指导。
2.辩证分析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方法论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同实事求是方法一样,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辩证分析方法要求我们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审视问题,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首先,坚持辩证分析方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因此,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就必须坚持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自觉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辩证分析方法为其理论基础的。其次,坚持辩证分析方法,还必须自觉遵循唯物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任何事物都要从质和量辩证统一的角度去认识、去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再用15年时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最后,坚持辩证分析方法,还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主流和支流、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关系,善于运用辩证分析方法来揭示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其关系,防止以偏概全或一刀切、走极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自觉坚持运用辩证分析方法。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依据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清楚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既看到我们从总体上仍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也要看到机遇背后的挑战。只有用辩证分析方法来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客观看待发展成绩、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真正做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对立统一方法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任何矛盾都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矛盾又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社会领域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大体上可分为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大类。主要矛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成为新时代人们亟待解决的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针对这一变化,我们必须不断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对于制定符合客观规律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除了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还要认真辨别在同一对矛盾中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由此,我们要学会把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好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推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解决。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算真正抓住了重点、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解决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才能迎刃而解。我们党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并称为“三大攻坚战”,强调要找准目标、重点解决,确保既定目标顺利实现,为进一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打下良好基础。
4.群众路线方法
群众路线方法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他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比喻为“江山”,强调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坚持走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重要思想方法。首先,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群众路线方法的核心要求。历史经验证明,能否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法规措施。所有这些都是在实践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路线方法的具体体现。其次,坚持群众路线方法的根本要求,就是自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坚持自觉运用群众路线方法,要求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认识路线,善于强民心、聚民智、解民忧、凝民力,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注重解决现实生活中那些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善于将群众意愿和诉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政策决策过程中。政策决策形成后,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宣传推广,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决策能够充分理解。通过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动员群众积极行动,使党的一系列政策决策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
5.独立自主方法
独立自主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内外因关系原理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方法强调,一个国家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本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推进事业发展。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法,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独立自主与开放共赢的辩证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国内与国外两大市场、两种循环的作用,共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强调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强调自力更生,就是坚持把重心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立足世界和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根基,失去独立自主就很容易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现在,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应当坚定不移走自力更生道路,坚定不移把自主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历史反复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法的重要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创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腾飞的关键环节,也是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工作方法论
工作方法是思想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使思想方法“落地生根”的必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抓点带面,着眼于正确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新问题,先后概括总结了问题导向方法、目标引领方法、顶层设计方法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等工作方法。
1.问题导向方法
问题导向方法指的是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问题导向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这就赋予了问题导向更丰富的方法内涵。他指出:“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必须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分析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自觉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确对待矛盾,善于抓主要矛盾,正确对待矛盾的两方面,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揭示问题内在的规律,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由现实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以往改革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就是针对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出现的新问题而提出来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我们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当今中国不断出现的深层次现实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方法,通过找出问题、直面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目标引领方法
目标引领方法指的就是通过事先确立目标任务来引领和激励人们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进而达到目的的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目标是奋斗的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效推进,必须确立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的目标任务。同时,还要根据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出实现或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行动规划,找出实现目标的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就是目标引领方法的最好应用:一方面,“两个阶段”发展目标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明了方向任务。另一方面,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也为我们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当然,总体目标确定后,还要根据国情实际提出每个阶段、不同领域发展的具体目标,尤其是要制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发展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出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
3.顶层设计方法
顶层设计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论,指的是从全局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治国理政实践并多次强调顶层设计方法的重要性。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顶层设计是我们党从整体上推进和谋划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对工作全局进行整体性战略谋划,即制定工作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以此指导完成工作任务。当前我们要把顶层设计方法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尤其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有效运用好顶层设计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在实践中科学运用顶层设计方法,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某项工作或某项任务的基本规程和大体过程,掌握越充分、越具体、越客观越有利于谋划全局;二要在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其本质和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设计出工作的“规划图”“路线图”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三要把实施“规划图”“路线图”和“时间表”的责任具体到单位或个人,使“顶层设计”规划落到实处;四要把管理层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群众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在二者的良性互动中完成目标任务。
4.科学思维方法
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他指出:“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他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坚持“系统观念”。思维方法是人们为达到一定思维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战略思维方法指的是善于从长远和全局角度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的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统筹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发展。历史思维方法指的是善于开拓历史视野,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方法。树立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总结历史成败两方面经验,揭示和把握历史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对历史这面镜子的不断审视思考中开展工作、探索前进。辩证思维方法指的是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客观而非主观地、全面而非片面地、发展而非静止地、联系而非孤立地、本质而非浮浅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方法指的是善于从发展创新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必须破除因循守旧和思想僵化,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法治思维方法指的是自觉增强尚法意识、提高法律认识、提升法律知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方法。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推动工作。底线思维方法指的是科学设定最低目标、做好最坏准备,在准确把握底线的基础上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方法。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系统思维方法指的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全貌,把事物放到系统中加以研究分析的方法,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必须用整体性观点、全局性观点观察事物及其各个要素、结构,用联系的观点考察一个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处理好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助于我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