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的高考目前已经进入志愿填报阶段。回望几十年前,上大学的机会极其珍贵,广播电视大学的出现,极大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在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一年的录取人数相当于全市49所普通大学年招生量的3倍多,当时算得上是北京市职工教育史上的空前盛况。
为了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市工农教育办公室开办了电视大学。这是1984年学员们在上课。叶用才/摄
电视大学开课
1960年3月8日下午1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徐美丽开始了高等化学第一课的讲授。
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的黑板是挂在北京电视台的播送室里。
这一天,北京电视大学正式开学。(1960年3月10日《北京日报》3版,《北京电视大学开学》)北京电视大学,是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和北京电视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等共同创办的业余性质的大学。
1960年3月10日,《北京日报》3版
电视大学的学习方式以函授自学为主,电视讲授为辅,并由学员所在单位协助组织学员学习。全校设本科和预科。本科学生大都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预科的学员,需经过一段复习才升入本科。
当时,本科只设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各系的教学基本上是单科独进,每周学习八小时,其中四小时自学,四小时在电视机前上课。上课分两次,每次上两节,每次课都在次日重播一次。教学过程中,还组织辅导、测验,组织学员实验,完成作业。
1960年,冶金工业部选矿研究院电视大学的学员在听化学课。冯文冈/摄
电视教学优势突出
用电视进行教学,很快就显露出了优越性。首先,节省时间。而且学员看得见,听得真,又有函授讲义,比一般的函授或广播教学效果好得多。第二,可以节省大量的师资和设备,办一个电视大学等于办了很多业余大学和夜校。第三,可以利用特写镜头把普通课堂上不容易看清楚的实验,以及某些理论运用到生产实际中的情况,放到荧光屏上,使学员看得真切。
为了适应电视教学的特点,教师们自己动手创造了各种教具。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徐美丽和田荷珍讲“普通化学”课,为了让学员能够接受“半导体能带理论”,她们用马粪纸制作了一个活动教具,用来说明电子跳动的情况。
1960年,教师田荷珍和夏冠芬到北京展览馆的一个学习小组和学员座谈,征求对电视大学化学课程的意见。高宏/摄
北京电视大学一开办就受到广大在职干部、工人、教师和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学习。截止到当年年底,已经有正式学员8800多人,分布在本市八百多个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一人教,众人学”的电视教学收听网。(1960年12月21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电视大学教学收听网逐步形成》)
1960年12月21日,《北京日报》2版
到1962年,北京电视大学招生时,有7000多人报了名,但报名结束后,要求参加报考的人仍源源不断,为满足群众的迫切愿望,学校只好安排补报名一次,并为他们又举行了一场入学考试。(1962年8月2日《北京日报》2版,《电视大学将举行二次招生》)
1962年8月2日,《北京日报》2版
1964年9月21日晚上,北京电视大学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典礼。首届毕业生共202人。这202人都经过四年半的业余学习,已系统学完全日制大学有关数学、化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通过了毕业考试。这批毕业生中,有科学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工人、中小学校教师。(1964年9月22日《北京日报》1版,《电视大学举行首届毕业典礼》)
到1966年,北京电视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8000多名毕业生和50000人次的单科结业生。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国工农业、国防、科研、文化教育等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电视大学辅导员学习班在上课,老师明尔兰在给学员讲物理课“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冯文冈/摄
恢复招生第一年近10万人报考
1979年,北京电视大学恢复办学,并改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之后,可以获得毕业证书,持有毕业证书的学生,国家承认其学历相当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
电大第一次恢复招生,就有近10万人报考。最后录取了单科学员3万多名,全科脱产学员7000多名,共4万多名,相当于全市49所普通大学一年招生量的3倍多。像这样4万多人同时进一所大学学习,确实是北京市职工教育史上的空前盛况。(1980年5月19日《北京日报》1版,《让更多的青年有机会上大学》)
1980年5月19日,《北京日报》1版
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
北京市工农教育办公室主任关世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市每年有十几万高中毕业生考大学,而高等学校只能接收1万多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一条腿”是全日制学校,“另一条腿”是成人教育。(1980年9月17日《北京日报》1版,《多种形式办学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为给更多青年提供学习机会,1980年,电视大学开办了非在职青年班,将应届高中毕业生、待业青年和下乡知识青年纳入了招生范围。当年高考成绩在320分以上的落榜非在职青年都可以报名。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时代赋予北京这座城市新的特色:为实现“四化”这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紧张学习。学习,各种方式的学习,各门学科的学习,已经汇成一股强大的热流,为北京这座文化古城增添了勃勃生机。
北京电大的学生中,每天有许多人下班后来不及换下沾满油迹的工作服,就赶着坐在电视机前学习。多少人来不及吃晚饭,空着肚子也要把学习笔记写得工工整整。(1981年4月21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的学习热》)
1981年4月21日,《北京日报》1版
大规模高效培养急需人才
当时提起电大,有人总觉得它不是正规大学,作用不大。但是,电大办学的成绩却使人不得不改变这种观念。仅以1985年为例,北京电大的毕业生就占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1987年,北京地区的70多所国家办普通大学有在校生近11万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生有5万多人。
而且,当时培养一个普通大学生,国家要花费3千元左右,而培养一个电大生包括他本人的工资在内,花费仅为普通高校生的三分之一。
北京电大从首都“四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开设了理工、中文、经济、政法等26个常规专业,并及时增设了一些地方急需的短线专业,如计算机应用、医疗仪器、单科英语、文书秘书、企业管理专修科等。
北京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十分缺乏,1985年,北京电大招收了2400多名中小企业的厂长、经理,进入企业管理专修科学习。学校设置了外国经济概况、海外企业管理等课程,并组织这些厂长、经理们对企业进行调查,提出解决本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的办法。他们回到企业后,工作能力大为增强。(1987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电大八年培养毕业生四万余名》)
许多学员参加“电大”学习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产和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这也激发了一些厂矿企业自办“电大”教学班的热情。这些学生毕业后,成绩及格者给予电大毕业生待遇。(1980年3月30日《北京日报》4版,《表彰二千一百名优秀学员》)
例如北京缝纫机总厂技校就开设了电视大学班。当时,全厂职工5000多人,工科大学毕业生仅14名。按规划要求,到1985年工程技术人员比例要达到百分之十,即500多人。但过去国家分配的工科大学生每年平均不足一人。于是,他们在电大班增设专业课程,大力培养机械技术方面的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0年6月27日《北京日报》2版,《缝纫机总厂在电大班增设专业课收效好》)
1980年6月27日,《北京日报》2版
截止到1999年,北京电大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已输送了大专毕业生10万人、中专毕业生12万人,如此大规模高效率地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等人才,是京城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比拟的。(1999年8月28日《北京日报》10版,《广播电视大学率先尝试开放教育》)
1999年8月28日,《北京日报》10版
取消门槛变身开放大学
电视大学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把高等学校的课程传播到民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北京电大又率先开始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
1993年和1994年,北京电大免试招收大学基础班学员,在京城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尽管对招生人数一限再限,还是有22000名在职职工、社会青年获得了免试自费学习大学基础课程的机会。学校采取组织学生自学广播电视课程,利用晚间和节假日集体授课、辅导等方式,宽进严出,到1999年时,已有6000多名学员考试合格,陆续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
当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全球时,构建终身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广播电视大学在这一领域也大有作为。
在电大学习的人中,参与非学历教育的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群众自觉自费学习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到1999年,北京电大非学历教育培训已达50万人次,它和一些部门合作创办的“北京老年电视大学”就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离退休老人热情参加学习。
2011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变身北京开放大学,向全市市民敞开大门,北京开放大学入学没有成绩门槛,上至90岁老人,下至9岁娃娃,都可以成为开放大学的学员,完成学业、成绩达标就可以毕业。(2011年2月22日《北京晚报》12版,《“电大”变身北京开放大学》)
2011年2月22日,《北京晚报》12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