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帖诗
关于诗词的创作,试帖诗,张中行先生说很多诗是花架子,没有诗情和诗境:
试帖诗(试帖诗特点)
有些诗作具有平平仄仄平的外壳,壳之内却没有或没有足够的诗情和诗境。《诗词读写丛话·写作和吟味》
哪些诗呢?从诗人创作的角度,张先生列出了一下几种。
应制诗是古代臣子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另外还有应教诗,指应诸王之命而作的诗。大抵都是歌功颂德的作品。这类诗歌,讲究的是政治正确,当然很难把自己的诗情放入其中。
张中行举例的是宋之问《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
鸟向歌筵来度曲,云依帐殿结为楼。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还陪入骏游。
公元700年(武周圣历三年)夏天,武则天皇帝游中岳嵩山,登封峻极后避暑石淙河大宴群臣。当时武则天即席作七律一首《夏日游石淙》:
试帖诗特点
道途晚归,斋阁夜坐,眺暝色,数长更,诗思之幽致,尤见於斯。
五言律诗收录了50首,七言律诗收录了11首。共收录唐宋五七律诗61首。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方回点评说:
盛唐律,诗体浑大,格高语壮。晚唐下细工夫,作小结裹,所以异也。学者详之。
陈子昂是初唐诗人,但是不愧“诗体浑大,格高语壮”八个字的评价。
初唐甚至盛唐人的格律还没有后来那么严格,例如”故乡杳无际“,第一字应该是平声,却写作仄声字故。且第一联与第二联失黏,试帖诗,后来科举中的试贴诗是不允许这样写的。
中二联写”日暮孤征“所见之景色。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改色,远雁有余声。
试帖诗怎么读
继续《瀛奎律髓》第15卷暮夜类,试帖诗,今天欣赏杜甫的另外5首五言律诗。
关于杜甫五律中的情景安排,方回说,杜甫诗中间二联大多一联写景一联抒情。如果中间四句都是写景,必然有情思贯穿其中。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长为-万里客,有媿-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胡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这首诗的颈联还是名词组合,中间省略了一个“有”字。颔联动宾结构:为客,愧身。首联写实景,颈联写虚景,景中有情,颔联和尾联纯抒情议论。
风色萧萧暮,江头人不行。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
前2联写景,后2联抒情。村舂-雨外急,平平仄仄仄,这是唐律中常见的三仄尾。三仄尾,试帖诗,甚至在科举的试贴诗中也能看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