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史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还有两个月就是下学期开学,东亚史,但台湾高中历史第二册至今没有任何版本过关,而且正在送审的几个版本内容80%都是中国史。
东亚史(东亚史名词解释)
据台湾《中国时报》3日报道,台高中历史课纲草案2017年7月公布时,第二册绪论主题是“为何要在东亚历史的脉络中讨论中国史”,外界批评当局是企图以东亚史取代中国史。正式课纲去年10月才通过,比其他科目整整晚了一年。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发现,第二册编书时间大延迟,5个版本全都在二审、三审中(教科书是四审制),距下学期开学不到两个月,老师要怎么备课?至于内容,问题更大。吴昆财称,目前看到的所有版本80%都是中国史,缺乏越南、日本、韩国等地的上古史,例如有些版本写越南只有一页,还不如去看网络。他说,多数编辑委员的专长都是中国史或台湾史,缺乏越南史、日本史等专家,审查委员也没有相关专业,“由外行人编、外行人审查,根本写不出来东亚史!”有编书者还表示“从没有这么挫折过”,面对书商亏损、自己良心、社会舆论及学子受教权,跳楼的心都有了。
东亚史名词解释
台当局“教育部”课审大会11日登场,其中,把高中历史“中国史”并入“东亚史”惹议。
中国台湾网8月12日讯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新高中历史课纲昨(12日)开审,历史课纲草案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目前岛内高中历史分4册,台湾史1册、中国史及世界史合占3册。而新课纲欲只分出3个分域:“台湾史、世界史、东亚史”),加上先前语文课纲则删减文言文比例,台湾文史作家王丰指出,这是“明显把教育鲜明地工具化”,且并未摆脱殖民者视角。长期关注投入课纲编审的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说,这是“文化台独”的重大胜利,未来两岸关系会因两岸年轻人认同断裂更紧张。
王丰指出,台湾虽已脱离殖民统治70多年,但仍未摆脱后殖民心态,“看很多问题不是从台湾人角度,而是从殖民者角度,从西方或皇民角度来看。”但所谓“东亚”实为西方殖民者视角,他感慨,若课纲设计者心态都未“脱殖”,宛如仍被关在囚笼中,东亚史,又如何期待台湾的年轻人具有开阔不设限的视野?王丰强调,台湾既然一直以“民主自由”为傲,执政者就不该将学子视为“历史的选民”,以教育为工具试图“捏面人”。
东亚史专业
原标题:台当局要对历史课纲下手: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夏商周全消失
台湾新历史课纲因“去中国化”,预计将引发课审大战。(图源:联合新闻网)
据台媒报道,台当局将从本周六(11日)起,东亚史,一连三天开七场会议对社会领域课纲进行审议,其中历史课纲因大幅度“去中国化”,预计将引发争议。台媒质疑,台当局三天“火速快审”决定下一代世界观的历史课纲,是要“强势过关”还是“快刀斩乱麻”?
课纲拟将中国史内容大幅删减并入东亚史
据台湾《联合晚报》9日报道,根据台湾十二年教育新课纲草案,高中历史将不再分为“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台湾史、东亚史及世界史”三个领域,将过去的中国史内容大幅删减,从原本的1.5册内容缩减为1册,东亚史,并将中国史放入“东亚史”的脉络下进行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