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发源地
越剧演出。项菁摄
越剧的发源地(越剧的发源地是哪里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新网绍兴3月30日电(记者项菁)从浙江绍兴嵊州剡溪畔的落地唱书,越剧的发源地,到大上海的绍兴文戏;从传统单一的演绎形式到多元化的现代创新……越剧走过了115载春秋。
相较于“国剧”京剧的明快、刚劲,起源于南方的越剧以婉约、细腻见长,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民间素有“第二国剧”之称。
2021年正值越剧诞辰115周年。走南闯北的百余年间,越剧的发源地、浙东小县城——嵊州市如何延续越剧的精粹,越剧的发源地,书写本土瑰宝的发展故事?
越剧跨界融合古诗。项菁摄
朋友圈扩容:从民间行为到多方“合唱”
1906年3月27日嵊县(今嵊州)东王村香火堂前,几位落地唱书艺人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等,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
越剧的发源地是哪里主要特点是什么
绍兴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与上海素来渊源深厚,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密不可分。而柯桥则是绍兴市市辖区,古称会稽、山阴、大越,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是中国著名的水乡、桥乡。王羲之在这里写了《兰亭序》,也是越剧、黄酒的发源地,还曾是大禹、勾践、马臻、贺知章、陆游、王阳明、徐渭、蔡元培、鲁迅、秋瑾、孙越崎等诸多名人的故乡,因此,也被称为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
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柯桥留下了1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列入“世遗”1项、“国遗”2项;有9个国家级、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在柯桥一带的古纤道上,停满了独具特色的乌蓬船,乘一艘乌蓬船,穿梭于狭窄的纤道之中,可以看一看鲁迅先生《社戏》中描写的精彩表演,品味一下绍兴这座文化古城所特有的水乡风情。
越剧的发源地和主要特点
图说: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将转型升级为“越剧小镇”新民晚报记者朱光摄
今天是世界戏剧日,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刚刚组建成“文化和旅游部”之际,戏剧导演郭小男宣布,将把女子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州的施家岙,转型升级为面向全球戏剧人士和游客的“越剧小镇”,旨在将永不落幕的中外戏剧演出融入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日常生活中,越剧的发源地,创造一个连接传统与时尚、艺术与生活、东方与西方、现实与梦想的奇妙时空。与此同时,国际戏剧小镇联盟永久落户越剧小镇。
越剧小镇拥有万年历史
“1927年全女班越剧出现,她们从施家岙出发来到上海。在上海发展成了‘越剧十姐妹’。”郭小男谈及选址施家岙的原因时,不仅涉及越剧,还谈到了当地的文脉。施家岙的小黄山遗址,证明它是拥有万年历史的中华最古村落之一,这里也是李白、谢灵运等文人的隐居之地,有“千年唐诗路”之称。万年历史、千年唐诗、百年越剧,成就了这里的文化底蕴。依然活跃的200多个民间越剧团以及绍兴目连戏、嵊州竹编等非遗项目,越剧的发源地,营造了当下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