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这本书,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形象。在清代,它就被人们视为洞察世态人情的教科书。
甚至有人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丑恶的社会而不自知。但是,读完《儒林外史》才意识到社会的丑恶是那样的实实在在。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800字)
吴敬梓就是用这种不露情感的态度,对社会对人性进行辛辣的讽刺。
在三十万字的著作中,有对官场黑暗的揭露,有对市井小民的同情,有对埋头死读书人的嘲讽,更有对侠士名流的歌颂------
却独独缺少了爱情。
纵观古典小说,都不乏动人的爱情描绘,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吴敬梓好像不耐烦做这些,尽管他写的都是日常小事。
他笔下这些人物会结婚、也会有欲望,但是婚姻对他们来说,只是必须要做的事,无关乎爱情。
这本书中,比较典型的三段婚姻,就是鲁小姐和蘧公孙;王太太和鲍廷玺;杜少卿和他的夫人。
这三段婚姻呈现的方式各有千秋,但都向我们现代人揭示了美满婚姻的真相
——灵魂的契合。
鲁小姐和蘧公孙。
他们是外人眼里的最佳配对。
蘧公孙的爷爷曾是江西太守,蘧家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蘧公孙的父亲早逝,爷爷蘧太守对这孙子是否考取功名不甚在意,养成了蘧公孙专好诗词歌赋的浪荡心性。
鲁小姐的父亲鲁编修原是太保的门生,做过翰林。
鲁小姐是家中独女,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文章做得花团锦簇。
用鲁编修的话说:
古代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蘧公孙和鲁小姐,无论从家世上、外貌上,还是文化程度上,都是堪称完美的配对。
可是,这一对却偏偏非常不幸福。
鲁小姐文章做得再好,始终不能参加科举。
而家里没有男丁,于是鲁编修就想找一个有潜力的女婿。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也能光耀门楣。
这个时候,鲁编修遇到了娄家公子,娄家公子就提起了表侄蘧公孙最近出了一本诗集。
再看蘧家的家世背景,鲁编修心动了。而且,蘧太守这个人洒脱惯了,他并不反对入赘。
这简直是上天掉下了馅饼啊!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蘧公孙编的这个诗歌,是一个海外孤本。
他只是去掉封面,然后重印,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而已。
被蒙在鼓里的鲁编修和鲁小姐,料想这个佳婿定能不日高中。
其实,依蘧公孙的修养,努力专研,将来未必不中。
但是,宽松的家庭氛围,使得他懒散、不求上进。
蘧公孙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有娇妻美眷在旁,三五好友吃喝玩乐,如果能不用努力,就能成名就更好了。
所以,蘧公孙婚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追着马二先生,要他在他编的文选上添自己的名字。
鲁小姐受的教育,完全是父亲的科举思想。鲁编修按照教养儿子的方式,教女儿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他认为,除了八股,任何诗词歌赋都是野狐禅、夜魔外道。
在父亲的洗脑下,鲁小姐专心写八股,房间里摆满了一部部的文章。
婚后,见蘧公孙并不钻研文章,于是好言相劝。
没承想,蘧公孙的回答是:
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觉得误了一生的鲁小姐整天郁郁寡欢。
蘧公孙的人生追求是做名士,而在鲁小姐看来,哪里有不是进士的名士。
功名思想毒害的不仅是男性,就连青春貌美的鲁小姐,也被侵蚀地老气横秋。
为了安抚小姐,奶妈给她提了个建议:好好养儿子,将来说不定能得个封诰。
鲁小姐生下儿子后,就一心以教育儿子为主。
至于蘧公孙做什么,她都不甚在意。
每天晚上,鲁小姐都要督促孩子功课到三四更鼓。如果小孩背书背不熟,就罚他一夜不睡,背到天亮为止。
夫妻两个,一个追求自由懒散,一个追求功名富贵。
在婚姻里,貌合神离,佳偶成怨偶。
鲍廷玺和王太太。
这一对充满了喜剧色彩。
鲍廷玺是鲍家过继倪家的孩子。养父鲍文卿是个戏子,以组戏班子为生。
长大后,养父去世,养母就合计给他找个有钱的老婆。
这样,自己还能捞点好处。
王太太是个极其泼辣的人。娘家姓胡,因第二任丈夫姓胡,大家都叫她王太太。
知道她的人给她的评价是“这个堂客娶不得”。
王太太的两次婚姻,让她颇积攒了一些财产。
鲍老太太就是看中了她的钱,根本不在意养子的幸福。
王太太之所以愿意嫁给鲍廷玺,完全是听信了媒人的话。
媒人沈大脚骗她,鲍廷玺是武举人,家里父母双亡。
可是,结婚之后,王太太发现受骗了,气急攻心下得了失心疯。
见着沈大脚,抓了一把屎尿,抹了她一脸一嘴。
鲍廷玺娶王太太也是不情愿的。
他和养母的一段对话颇有意思
鲍廷玺:
“你到底是那穷人家的根子,开口就要说穷,将来少不的要穷断你的筋!像她有许多箱笼,娶进来摆摆房也是热闹的。你这奴才,知道甚么!”
王太太得了失心疯,时好时坏,鲍廷玺为了给她治病,将她的家产都花光了。
养母看到养子没了钱,就把他们夫妻两个都赶了出去。
鲍廷玺将最后的钱都用来给太太买药了。
当家里实在没钱后,王太太的病反而好了。
天无绝人之路,鲍廷玺的大哥找到了他,给了他钱。
王太太又开始哼哼唧唧病了起来。
鲍廷玺的大哥过世了,钱也花完了,王太太的病又奇迹般的好了。
王太太得的是富贵病,只有贫穷才能治得好。
对着这么作的太太,鲍廷玺一直不离不弃。
和太太出门,太太坐在轿子里,鲍廷玺像个奴才一样,手提灯笼照着路。
这一对的婚姻,丝毫没有感情基础。在世人看来,也是那么不般配——
女的有钱但凶悍,男的贫穷又懦弱。
不过,最后他们好像一对齿轮,竟然也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吴敬梓借这一对夫妻,流露了生活的无聊和空虚。
杜少卿和夫人。
杜少卿的父亲做过江西赣州府的知府,是个清官。
家里还是祖宗丢下的一些田地。
到了杜少卿这里,田地基本上都已经卖光了。
杜少卿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主。他也进过学,是个秀才,可是却不把心思放在考科举上。
果然不出几年,家产都败光了。
杜少卿对金钱的蔑视,在《儒林外史》中显得格外醒目。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娘子始终跟他站在一起。
鲁小姐贪慕名利,王太太因钱疯癫。
杜娘子面对丈夫的慷慨散财的行为,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包容与理解。无论丈夫做什么决定,她都欣然接受。
朝廷要征辟贤者,杜少卿称病不去。杜娘子笑着问他为什么不去。
杜少卿回答:
看他的回答,不出去做官,固然是生性淡泊名利,但是言语间透露的都是浓浓的夫妻情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春天秋天看花吃酒;
细微之处见情真——京城冷怕你冻着。
初到南京,杜娘子没有见过南京的景致,主动要求去逛逛。
杜少卿立即叫了轿子陪着夫人逛姚园。
中国传统人情是“发乎情,止乎礼”,即使是夫妻,也不能再公开场合做出亲昵的举动。
明清时期,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她们的欲望被压抑,人格受到束缚。
甚至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杜少卿的娘子能够和丈夫一同携手出游,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杜少卿的大胆放浪是众所皆知的,大家都不知道原来夫人也是如此性情。
她们是羡慕、钦佩还是困惑、好奇?也许还夹杂了嘲笑和鄙视------
在当时,有很多人不解杜少卿的夫人并不美,年纪又大了,他为什么不娶几个貌美的小妾?
杜少卿的一番回答,才真正揭示了婚姻甜蜜的真相:
这才是真名士的自白。
他们,是《儒林外史》中鲜少有感情的一对夫妻。
夫人对杜少卿的“放纵”,是包容,更是一种理解。他们能享富贵,也能一起吃苦。
无论有多少荒唐大胆的想法,哪怕为世人所不容。总有一个人能和你共进退,总有一个人予以理解和支持,这才是婚姻最美的状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