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沙雕图从来都是英雄不问出处,一招制敌。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不需要多余的解释,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在收到图的那一瞬间 get 到各自的笑点。
好比这只黄色经典——神烦狗 doge 。
靠着这个呆萌的小眼神,阿姨爷叔们会觉得狗子亲切可爱;恋爱中的情侣用它来调情;还有数不清的沙雕网友,只要在后面加个狗头,就能保性命无虞。
不过单靠一张原图,是没法消耗广大网友的沙雕值的,沙雕图的世界里有一个最任性的分支门派——改编。
据可考,国内早期参与进来,最先掀起这股浪潮的人物是“诗圣”杜工部,他的“课本涂鸦,绝赞发售中!”系列作品,就算没见过也会似曾相识。
书本中一双斜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深邃眼睛,激发了一大群上课摸鱼党的创作灵感。
端起文艺范儿,弹起我亲爱的土吉他,乡村赛博朋克的感觉一下子承托出了诗与远方……
会弹琴还要会打球,文体两开花。瞧瞧这标准的三步上篮,流川枫附体,飘逸灵动。
抑或是掏出手机来一张自拍一张,嘟嘴看镜头,谁心里没住着一个小公举呢?
沙雕图改编巨大的吸引力,俨然成了每个有追求的网民都趋之若鹜的至宝。
这其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就一定要来聊一聊沙雕图界的一幅世界名画——《我全都要》。
把整个近代美术史都贪婪的 “要” 了一遍,在每一张伟大的艺术作品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甚至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规规矩矩的学院派——画的像才是正义!
近代美术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画画不是在教堂的壁画上,就是在家里找个模特小姐姐照着画,画面讲究科学的构图以及透视,有一点点画的不像,恰饭的钱就没了。
《我全都要》的学院派画风自然流畅,笔触的运用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画面中豹头的愤怒和包龙星的错愕,微微握拳的右手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戏剧冲突的张力。
总体来说,有一种刻板的亲切感,放到 15 世纪的欧洲,说不定会成为来自东方的珍贵礼物。
脑子贼好的印象派——我画我自己
照相机发明了以后,画家们不再追求绘画的形似,只要咔嚓一下就能画的比谁都真,画家们不再去废这个功夫了。在这种背景下,印象派应运而生。
印象派画家的作画方式全凭印象,他们可能会在湖边坐上一个下午,喝一杯咖啡,打个盹儿,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一觉,第二天再将昨日遇到的场景结合此时此刻的心情,倾诉在画布上。
比如这张莫奈印象派名画——《日出 · 印象》。
当然,要是对自己的脸极度自信的话,来一张自画像也是没有问题的,看看梵高,就算少了一只耳朵,我在我心中依然是最闪的靓仔!
这种技法在《我全都要》上也有着不错的发挥,这张画的作者似乎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黑暗的色调让人不寒而栗,仔细看,在右下角还露出了一个诡异的表情,实实在在造成了精神污染。
托尼严重怀疑,这张画的作者有可能是 996 制度的受害者,“ 我全都要 ” 的上司,被榨干的员工,和在后面偷笑的老板……
狂野的现代主义—— 看透一切的淡然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社会新思潮涌入艺术界,绘画的艺术形态变得多样了起来,不管是马蒂斯的野兽派还是毕加索的立体派,都已经完全放开手脚,将自然物分解为几何块面,根本上摆脱了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
毕加索在创作时,他对于创作本体了然于心,在画面中出现的所有线条都是必要的表达,由繁入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作者觉得从艺术角度来说,这张改编是最传神的一张,强烈的对比仅用寥寥数笔就表现得淋漓尽致,若不是整日揣摩,日思夜想,上课开小差,怎么能做出如此精妙的画作?
豹头的眉毛,上扬的精髓!
抽象派画家 —— 艺术不需要看懂
再往后发展,想要揣摩画家的意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派画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认知,手感来了,就作上一幅,反正能卖的出天价,画家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这种东西谁解释的清楚?
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在网友们的射程范围之内。
杂乱无章的线条补充上几个简单的色块,完美勾勒出了深层次的精深内涵,看似在乱画,实际还是能联想到 “我全都要” 。
这已然超越了抽象派,画作能直接连结人们脑中的抽象画面,通俗点讲,这种无意间自创的流派应该会被后人被称作 “脑抽派”……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著名的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也没能逃过 《我全都要》 的致敬,散乱的色块任意拼接,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 想要 ”,是没有边界的。
这画还经历了一些演变的过程,秀的托尼是一愣一愣的。
一开始是这样的,还能认得出来是两个人。
然后就突然变成了画板上的五种颜色,以一种精妙的排列方式展现了出来……
再简化下去,变成了四块马赛克一样的颜色……
这块四色马赛克,抛弃了线条的束缚,也扔掉了繁杂的配色,抓住了人们对 《 我全都要 》 的色彩的印象,看似啥也没画,实际上用颜色无声呐喊:我全都要!
互联网艺术史——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我全都要》 这个梗虽然有些老了,但看它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作者仿佛在看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当人们玩够了鳌拜之后,他们的目标没准是些别的东西,比如一条柴犬……
最近一位日本推主上传了自己的柴犬甩尾的瞬间,动作之快,让人对它的形态产生了其他联想:挥舞着强壮右手的肌肉犬。
如果你看不出来,那我们加点线条:
接着……如各位所想,它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风格。
例如泼墨风,阿柴的霸气全都泼在墨里了!
在动漫文化异常发达的日本,自然也会出现漫画风的阿柴。
“ 犬 !右手!异常!发达!”
接着,阿柴穿越到了杀戮都市的世界里,表演了特别的挥拳方式!
作为一个强者,自然也要和那个又秃又强的男人打一场。
一拳超人VS一拳超柴,哪个更强?
接着是各种游戏。
求生之路的新型Tank挡住了去路!
事实上现代艺术家们不仅仅止步于作画,例如杜尚的小便斗,安迪沃霍尔的Brillo纸箱。
还有阿柴的拉花咖啡。
在时尚文化发达的今天,人们总是热衷于把艺术穿在身上。
人类在艺术上开的脑洞,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两年火爆全网的 “真香”鼻祖王境泽,凭着一股憨劲儿,迅速在网友心目中留下了 “铁骨铮铮”的正面形象。
接着脱胎于摄影艺术,用彩铅素描了一个写实派的《真香》。
以及看透了形体和线条的艺术家们所创作的《真香:铁骨铮铮》。
远远看去透露出一股王者的气息,所有的表现形式在他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举手投足间,留下的只有阵阵香气。。
就算被降维打击成马赛克,像丰碑一样坚韧的轮廓也能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纵观网络表情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托尼仿佛在看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只不过 15 世纪的欧洲人没有互联网,花了几百年的功夫,无数艺术家的才智,才把艺术从现象玩到本质, 而互联网无疑加速了这个进程。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催化剂,实在是难以用言语总结它的神奇。
但,上网的那些人,和几百年前的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