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北靠浙江,西接江西,南连广东。依山傍海,海岸曲折,多港湾海岛,全省有1400个鸟屿,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多山地丘陵,可分为闽西山区、闽中山区和沿海平原,主要山脉有武夷山、戴云山等。闽江是境内最主要的河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这样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福建文化所产生影响,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山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濒海多港湾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一)内陆文化的特征。福建的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自古就有“东南山国”之称。西北有武夷山山脉、东北有太姥山脉、西南有博平山山脉、中部有鹫峰、戴云两山脉。在古代外省入闽主要通过仙霞关、杉关、崇安分水关、福鼎分水关、诏安分水关,这五个关口入闽,而这些地方地势非常的险要,要入闽实属不易,史书记载“闽道更比蜀道难”。再者,从福建人口的聚集地来看,盆地是居民密集的聚集地,例如浦城、武夷山、建瓯、邵武、顺昌、尤溪、三明、永安、长汀、上杭、漳平、德化、华安、古田和屏南等都是人口聚集的盆地。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代福建交通的闭塞,不同区域的人们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这样对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五斗米教(五斗米教是谁创建的)
1.①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约中晚唐之前)福建文化落后于北方。福建地处东南在古代是属于蛮荒之地,落后的交通使得中原的文化要传到福建变的非常的困难,而土著的闽越人自身文化又相对的落后。同时福建相对的隔绝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方言,而不同的方言却不利于人们口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②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福建是一个移民的省份,在两晋南北朝、唐前期、唐末五代、两宋之交、明清时期北方大量的移民涌入福建,由于移民的时间;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的程度不同,再加上省内、省外交通不便等原因形成了福建不同的方言区,如闽东方言区、兴化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客方言区。而在不同的方言区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例如,闽东方言区信仰监水夫人和五帝;兴化方言区信仰妈祖;
闽北方言区信仰扣冰辟支古佛;闽客方言区信仰定光古佛。不同的民间信仰又促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例如,有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山,适合蚊虫的生长,蛇类众多,古代先民对蛇既害怕又崇拜,从而形成了蛇的图腾。在古代使用干栏式的建筑也与这样的气候有关。如果按河流的分布来看福建的文化可以分为闽江流域、木兰溪流域、晋江流域的三大文化圈。所以,福建文化本身有很强的小地域色彩。2.许多中原古文化在福建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①福建的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词。一些古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在普通话中已不用或少用了,但是在福建的方言中却被保存了下来并还在使用,仍然有它的生命力。例如古汉语的“鼎”,也就是现代汉语的锅,在福建的方言中还清晰可辨,再如古汉语的“面”,也就是现代汉语的脸,也一样非常容易辨别出来。②在福建的许多乡村中保存着聚族而居的传统。聚族而居的传统原本起源于北方,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这样的传统在北方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在南方的福建却保存了下来。原因主要有这些,北方的移民利用宗族克服南迁途中的种种的困难;利用宗族同当地的土著进行抵抗;不同时期的移民利用宗族争夺生存的空间和政治利益;多山的地理环境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③形成完整的理学体系。理学的来源之一是儒学,而儒学在汉代以后随着移民南迁传入福建,到了宋代,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对释、道、儒加以改造,构筑了完整的理学体系。④在民俗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风。两晋南北朝以后,中原民俗传入福建,由于交通不便和聚族而居等原因,保留的相当的完整。例如,现在福建的端午节、重阳节、寒食节等很多都是从北方传入的。
(二)海洋文化的特征。福建海岸属于基岩海岸,海岸线漫长而曲折,长达3051.02公里,仅次于山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曲折率为1:5.7,居全国第一位。山丘向海延伸,形成曲折的海岸和众多的港湾。全省有大小港湾125个,其中较大和较重要的港湾自北而南有沙埕港、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福州港、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港、金门湾和东山湾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是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福建的港湾一般深度较大,两侧有半岛和岬角环抱,形成“口小腹大”的形势,风小浪弱,不冻,少淤,港域广阔,掩护条件好。天然良港的优越地理环境,再加上“八山一水一分田”不适合耕作的内陆环境,使得沿海的居民把眼光放到了海上。西晋:闽江和晋江流域的海运已有相当规模,造船业发达,出现了“八槽舰”的水密舱技术。隋唐:海运北至日本、高丽,南至南洋各国。宋元:泉州成为“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漳州月港日趋繁盛。这些海外贸易的发展反映在文化上则是福建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重利的价值观。在古代的中国长期以来重本抑末,“以末致之,以本守之”,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福建由于海外贸易和商业的繁荣,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宋代刘克庄就指出当时的泉州是一个“只博黄金不博诗”的典型商业社会。明以后则进一步加强,李贽感叹道:“天下尽市井之道也。”商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2、敢于冒险的性格。古代的航海和海外贸易几乎是一种生命的赌博,非常的危险。航海要面临惊涛骇浪,船只随时有可能被大海所吞没的危险。因此,航海的人常常不得不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这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面对各种艰难的挑战,敢于去冒险。如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特别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冒险的性格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积极进取的开拓的精神,在开发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漠视礼教。沿海的家庭由于男子多出外经商谋生,妇女渐渐冲破礼教的束缚走出家门。在中国传统的礼教以俭朴为美德,由于商业经济的发达,耻贫夸富却成为泉州地区的风尚。在衣着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泉州惠安解放前的服饰被叫作“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就很能说明问题。
4、开放融合的特性。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宋元时期泉州地区除了传统的道、佛、自然崇拜、祖先、鬼神,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格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泉州成了“宗教的博物馆”,这与其融合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5、爱国主义的精神。福建人强悍好斗的性格与原有的宗族意识有紧密的联系,在福建的闽南地区明清时期常常发生村落间的械斗。发生械斗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追究,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不甘受欺压的性格,在近代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能够奋起反击,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已的国家。例如闽南文化区中,明戚家军抗击倭寇,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近现代陈嘉庚、黄变住、韩希琦、李光前等数十位华侨捐资家乡。再如闽北文化区受朱子思想影响,闽北的学人注重节义,在民族存亡关头,提倡名节忠义,反对议和。而福州文化区在近现代则涌现出一批志士仁人和著名学者,如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质,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篇章。
总之,福建以其靠山、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具有鲜明的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色彩。
最近在看一些专家学者在对于道教发展历史中,把道教最初的一个流派称呼为“五斗米教”或者是“五斗米道”,在这里,末学斗胆就“正一盟威道”、“天师道”、“五斗米道”这三者称呼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小小的考证。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大德斧正。
一、正一盟威道
正一盟威道即祖天师张道陵于蜀中得太上老君传道授法,创立的道教第一个流派。根据南北朝刘宋时期的《三天内解经》记载:“以汉安元年壬午岁五月一日,老君於蜀郡渠亭山石室中,与道士张道陵将诣昆仑大治,新出太上。太上谓世人不畏真正而畏邪鬼,因自号为新出老君。即拜张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付张正一盟威之道”。这对祖天师张道陵创教时间、创教过程作了明确的记载。
关于祖天师创教记载的还有同时期,陆修静天师编撰的《陆先生道门科略》,点明太上因欲行伐山破庙、救国济民之举,“故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清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老祖天师创教的时候,为教派定下的名称就叫“正一盟威道”。在后来者中,南北朝时期陆修静被道众尊为天师、总括三洞,为当时道教之集大成者。因此其编撰的《陆先生道门科略》对于道教创立之初的记载,是非常值得相信的。《陆先生道门科略》对老祖天师创立正一盟威大道之说,说明了当时道教内部对于祖天师创教最早,以及及教派名称的统一认识。
二、天师道
关于天师道一词记载的最早来源于《资治通鉴》:“会稽内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师道,不出兵,亦不设备,日于道室稽颡跪咒”。这是笔者查阅诸多资料后,发现最早的关于“天师道”一词的记述。
因此笔者推测,这和宋朝道教诸多宗派出现有关。根据《汉天师世家》记载,祖天师在飞升之际,留下过一句话:“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呈,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因为正一盟威道的历代教主,皆为祖天师后裔,继承天师之位,为嗣教天师。所以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为了区别在宋元时期从正一盟威道主脉分流出去的支脉宗派相区别,把原来的正一盟威道主脉特称为天师道。
三、五斗米道
《典略》说:“熹平中(公元172-177年),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公元178-183年),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这说明,在张角传播太平道的同时,张修也在传播五斗米道。
《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注〉引刘艾《纪》曰:“时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
后因张鲁阵斩张修,接收了张修的五斗米的教团,并以正一盟威之道加以改造。世人有意或无意之误解,导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对系天师张鲁“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作出非常偏激的论断。这应该跟《三国志》作者陈寿与三国时期的道家杰出人物诸葛亮交恶有关,导致陈寿对道教的整体抹黑。
天师道一词称呼,从资治通鉴来看,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开始接受正一盟威道,并且在士人学者中,开始尊称为天师道。而并非如某学者所言“雅称天师道”。
四、小结
当时祖天师创教的时候,所打出来的传教口号便是:废除六天故气,扶正三天。所谓六天故气,我们从客观角度来看待,就是指对当时血祭淫祀的称呼,而当时正一盟威道为救国济民就是要打击这些血祭淫祀。但是这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直到传到系天师张鲁手中时,巴蜀地区依旧存在根深蒂固的一些血祭淫祀。因为祖天师在打击这些血祭淫祀的时候,导致巴蜀地区这些血祭淫祀感到覆灭的危机,因此这些巴蜀的原始巫教开始报团取暖,形成了以张修为首的五斗米巫教。
而系天师张鲁嗣教,遵从祖训,继续与这些血祭淫祀的巫教做斗争。系天师张鲁以此发动了一场与张修为首的五斗米巫教的宗教战争。最后以张修败北,五斗米巫教覆灭来结束了这场宗教战争。虽然五斗米巫教覆灭,但是部分原五斗米教被系天师张鲁所统领的正一盟威道所吸收融合。加之正一盟威道信教入道也需要交奉五斗米,而五斗米巫教亦有此举。再加上宗教历来与自认为是统治阶级正统的儒家思想理念的不同,故在史书记载和民间,多把正一盟威道,蔑称为五斗米道。
以上,便是末学对于正一盟威道、天师道、五斗米道此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文献记载,通过考证,作出一个论断,以表达自己对此的一些看法。若有错误或者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最后祝愿大家:福生无量,修真有份,近道无魔。
作者|逍遥游
合作单位:山东弘正传统文化研究院
协作单位:济南弘正仁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