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二月底,我收到一封李光羲老师写于2月17日的亲笔信,信中附有一篇题为《歌剧〈茶花女〉66年》的文章,希望本报能刊发。
李光羲老师不仅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同时也是一位热情的写作者。这些年来,但凡有所思所想,总愿意写成文章交给本报编辑,这足以说明他对《北京晚报》的信任和厚爱。时逢北京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五色土编辑部原计划在冬奥会结束之后的3月20日刊登李老师的文章,谁知3月13日竟传来噩耗,李光羲老师因病在京去世,享年93岁。
茶花女的作者是谁(歌剧《茶花女》的作者)
李光羲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因主演歌剧《茶花女》而一举成名。在亲笔信中,他提到不久前在《北京晚报》上看到漫画家李滨声写的几篇文章,觉得充满情趣,遂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自己66年前出演歌剧《茶花女》的回忆文章。他在信中回忆说:“李老师比我大几岁,我也已93岁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看《北京晚报》,当时工资很低,但再穷也要订报纸……一晃快70年了,如今还能看报、写信、聊天,活一天赚一天……”
这封信是李老师手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老人豁达的性格和对人生的感悟。抱憾之处,是李老师在信中提到,可以将《茶花女》首演照片交与?我们,原计划于刊发前致电李老师,却终成遗憾。今日将他的《歌剧〈茶花女〉66年》一文刊出,谨以此纪念李光羲老师。这篇文章也将是李老师作为我们的作者,在《北京晚报》的最后一篇文章。
??
??
2019年11月,时年90岁高龄的李光羲在国图与歌迷分享自己的艺术人生
??
??
李光羲老师手写的书信
▌李光羲:
歌剧《茶花女》不仅仅是一部世界名著。早在它出现之前的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就流传到中国,而话剧《茶花女》在二十世纪初已经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公演。1956年,歌剧《茶花女》的音乐流传甚广,如《饮酒歌》是独唱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应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茶花女》是我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认识世界的一个媒介。《茶花女》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是欧洲文艺复兴几百年,到了十九世纪创造的伟大而辉煌的文艺作品的代表之一,它同样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
我是在1954年秋天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从天津考进中央歌剧院的。记得一次周总理谈到文艺工作,说过去我们打游击、农村包围城市,演出文艺节目也是在农村土台子上,没有剧场。今天全国解放了,占领了大城市,有了大舞台,就应该用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占领舞台,提高人民的艺术素养。根据当时的国情,周总理指示在演出《茶花女》时,除文化部外,要举全国之力搞好,谁合适谁上演。我当时属于初出茅庐,领导觉得我的条件不错,就作为学习演员排在男主角阿弗莱德·阿芒的第四组,天天看老演员排练。
让我没想到的是,两个月之后,当彩排首演时,苏联专家建议让我出场。《茶花女》于1956年12月底在北京天桥剧场公演了,当时真是文艺界的大事,称得上盛况空前。全国各地有不少文化部门的领导和名演员来北京观摩,演出后,大家提出演阿芒的男青年演员是哪儿来的,不认识啊。当时文化部艺术局长周巍峙告诉大家,就是天津来的一个爱好者,是个小青年,嗓子不错,没演过戏。现在回想起来,这已经是66年前的事了。
有件事值得回忆,周总理看戏那天,他在剧场换了几次座位,从一楼到三楼去考察什么座位看得最舒服,听得最清楚。那个剧场有1500个座位,我们是不用话筒电声的。演出后,他向大家表示祝贺,同时向乐队提出建议,“你们今天是作为伴奏的乐队,不是交响乐自主发挥,如何让演员唱得省力,不要用你们的‘音墙’阻碍了演员的声音发挥”。周总理还鼓励大家说:“你们演?的?不错。我建议陈老总(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请全北京的各国外交使节团来看戏。”剧院的几位专家是从欧美各国留学归来的,经他们建议,演出的模式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如每一幕结束后拉上大幕,主要角色一一出场,接受观众的祝贺,这在我国是首次?试行?。
《茶花女》的演出质量是通过实践和交流得到提高的。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剧院请来了美国指挥考德威尔。她在与我们合作一段后表示,她在纽约曾与不少世界知名歌唱家合作,但中国的演员表演最感人。她的称赞是符合我们的实际的。究其原因,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斯丹尼·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加上我们同时接受了我国戏曲表演手法,如手、眼、身、法、步、字儿、气儿、劲儿、味儿……我们多数演员都是学声乐的,曾问过京戏老师,为什么不提声音?回答说只要传统的手法做到了,声音随之完善,并说你们天天练AEIOU,那只是单纯的声音,而不是演唱表现,尤其是对意大利唱法也产生了误解,这就是只讲声音的结果。我们剧院的经验是多数院校毕业生到了舞台上,都要重新学表演。
歌剧《茶花女》之所以有名,是作家威尔第用音乐塑造了美丽善良的维奥列塔的悲惨命运,只要我们能从人物出发,悟出音乐形象所赋予的启示,就会在获得美感之外,通过韵律和节奏的起伏变化获得感人的演唱效果,把声音演唱变成声乐艺术。苏联专家提示我们,在演出中,开幕前就要通过听序曲进入角色:悲剧主题,爱情主题,欢乐主题,帮助演员把全剧装进心里,再开始第一幕的演唱。
回忆我们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有人认为不需要排戏研究表演,也?无须?翻成中文演唱,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从规律讲,艺术离不开三个字,即“美”和“明白”。但有的外国剧团的演出,演员唱的时候,就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有的演出在第三幕结尾处,为表现维奥列塔贫病交加,把演员打扮成潦倒不堪,完全丢掉美感的穷妇女,满台堆着要变卖的旧家具,垂死的病人还满台走动,阿芒也毫无关爱之情,坐在一边表现难过,完全脱离生活依据。还有的演出在维奥列塔第一幕出场时,就和所有男宾拥抱狂吻,旁边椅子上还有两个男女作为场景陪衬,真是惨不忍睹。我们不能接受那种所谓现代派的东西。歌剧《茶花女》的作者威尔第当年就对首演不满意,认为从演唱到造型都不到位,令观众不满,并表示他的艺术是心灵和钢铁一样的意志凝结出的!
我前后演出了《茶花女》28年,通过和观众的多次交流,更加懂得艺术的严肃性和价值。总之,演出经典、热爱经典,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印象
李光羲的晚年生活
▌罗颖
采访李光羲是在6年前的冬季,地点定在了他的家中。我喜欢一切在家里进行的采访,家是一个人最私密、最放松,也投入最多情感的地方,在不设防的坦诚中,常常能聊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和故事。
那次采访也不例外,87岁的老人家从艺术聊到生活,从经历聊到人生感悟,从养生秘诀聊到家庭教育,金句频出,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过好每一天,争取有点用。”
李光羲确实在身体力行地诠释如何“过好每一天”。虽然是在家里接受采访,他并没有随便穿一件家居服,而是西裤、皮带、条纹衬衫,搭配得正式又不刻板,一个80多岁的老人有这样的仪式感实在难得,而且腰不弯、背不驼,头发浓密、眼神清亮、思路清晰,简直令人惊叹又羡慕,于是采访自然从如何达到这样的好状态开始。
“过好每一天就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和身体,有空了在家里弄点顺口的,把觉睡足叫‘充电’,把便排顺畅叫‘排毒’,这两件事绝对不能含糊,另外还要多运动,最后还要做到少生气,让自己心情顺畅。”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了生活真谛。李老师亲自给我做起了示范,他拿起重20公斤的哑铃,示范了?一遍?自编的哑铃操。他说一位运动专家告诉他,男性是四组肌肉支撑生命,双臂、双腿、腹肌、胸大肌,于是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动作,着重练这些部位的肌肉,每天都要做一遍。
李光羲家里东西很多,装修风格也有些年代感了,但并不杂乱,反而充满生活气息。墙上他和夫人的大幅合影格外显眼,李老师说这是2007年和夫人金婚50年拍的,当时拍照无化妆无PS,10年过去了,李光羲感觉自己的状态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目光所及之处,还有一处空间特别吸引人——冰箱密密麻麻贴满了将近200个冰箱贴。谈到这些冰箱贴,他兴奋地挨个给我介绍。李老师说自己最享受的是出去旅游,每一个冰箱贴都是他从当地带回来的,他家冰箱上曾经三面都贴满了冰箱贴,以至于影响散热,不得不转移走一部分。当我提出给他和冰箱贴拍个合影时,他立刻手插兜,摆出帅帅的姿势,像极了在炫耀自己宝贝的小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童心未泯、精力旺盛的老艺术家,时刻想着让自己对社会“有点用”。李光羲说人老了,最怕萎靡不振、混吃等死,“人要有生活的信心,自己鼓舞自己,做点事情让自己有价值。”他身体硬朗、头脑清晰、表达流畅,一年能接到300多个邀约,内容涉及采访、演出、评委……无论是在舞台上唱歌,还是在座谈和讲座中分享人生经验,只要是给大家带来愉快的感受,李光羲就觉得有价值,感到特别满足。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杨昌平赵司尧
流程编辑邰绍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