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位于中国西北,面积不到青海的十分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里,无金属时代里古人留下的遗址数量排在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青海之后,名列全国第十位。遗址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国第五。
五千年前的古人为什么选择在宁夏居住。他们住在宁夏哪里。
中国古代地图(中国古代地图演变过程)
无金属时代后期的新石器时代里,宁夏的古人多选择居住在宁夏的南部,延六盘山的水系源流安居。
六盘山林木簇耸,河流成网,形成黄土高原上的“湿岛”。
在无金属时代遗址分布地图上可以看到,陕西的宝鸡,甘肃的庆阳,平凉,宁夏的固原,都是居住密度很高的大红色。庇荫于六盘山脉水系的滋养,这一片大红色是当年高密集度的聚落区。五千年前,在丘陵,墚峁,沟壑间,每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着3个以上的古人居住点。
五千年前,沿着林木葱郁的六盘山脉,在今天陕西宝鸡的千阳县、岐山县、扶风县、凤翔区、渭滨区、金台区,甘肃庆阳的镇原县,甘肃平凉的崆峒区、庄浪县,宁夏固原的隆德县,行走十公里的范围,能遇到5处以上的人烟。
遗址密度地图是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里无金属时代古人居住地的数万个数据整理出来的。
按照精确到各区县遗址的数量绘出的无金属时代遗址分布地图,让我们看到了五千年以前古人居住地的分布状况。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五千年前古人住在哪里。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若想获得地理环境变化的规律,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观察同一地区的地理地貌,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文字出现在青铜时代,无金属时代里的地理环境状况没有文字记录。
无金属时代里生活的古人,用自己的生存感受为环境投票。遗址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为我们留下了古人对当年居住环境投票的结果。
无金属时代地理环境的宜居程度,通过遗址地图上的密度和遗址数目,真实地展现了出来。
遗址分布地图上的古人居住地,以直观的密度和准确的遗址数,给了我们对地图上同一个地区进行今昔地理环境比对的可靠依据。让我们得以看到地理面貌上横跨五千年时间段的变化和差异。
无金属时代和今天当下,五千年以上时间段的两端,许多地方的人口分布状况变化明显。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五千年前丘陵山坡上水源充沛,人丁兴旺的高密度居住区,现在地面沙化,干旱贫瘠。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五千年前没有人迹的湖泊沼泽湿地,现在是人口稠密的沃野平原。人口居住密度映射出地理环境状况,五千年前的青葱与今天的苍茫,不同的画面,地理差异立现。
五千年来,地理环境在由湿变干。
在地理环境由湿变干的时间长卷上,气候是描绘地理面貌的大手笔。
步入青铜时代后,工具材质金属化。人类手持利器,在时间长卷上成片地抹去绿色。从汉代墓葬里剃半座青山做黄肠题凑,到近代砍一堆原木去土法炼钢。金属武器的精良既带来了大规模的战争,也将山野里的大型动物赶尽杀绝。
生物链的断裂与自然环境的干燥化趋势,不良的因素相互影响。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森林消失,地下水位下降,农作物天敌锐减,农药用量剧增。。。。。。
人类的滥伐穷猎加速了环境干燥化的进程。
上一篇:无金属时代里的青海
大红色是新石器时代高密度居住区
卫星地图
当下的地形图
遗址数据来自此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