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临汾战役(临汾战役纪念馆)

临汾战役(临汾战役纪念馆)

临汾战役(临汾战役纪念馆)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晋绥军区第二纵队与我第八纵队,在王震、王新亭两司令员指挥下,解放了运城。这样,阎锡山在晋南地区只剩下临汾这一孤立的据点。守敌以阎锡山的第六集团军副总指挥梁培璜为首,指挥胡宗南的三十旅(欠八十九团)、二十七旅的炮兵营,阎锡山的六十六师全部,各县杂顽武装(保警队、还乡团)组成之保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和二十九团,连同原有的保安十五团,补训第一、二团共八个团及五、六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晋绥军区第二纵队与我第八纵队,在王震、王新亭两司令员指挥下,解放了运城。这样,阎锡山在晋南地区只剩下临汾这一孤立的据点。守敌以阎锡山的第六集团军副总指挥梁培璜为首,指挥胡宗南的三十旅(欠八十九团)、二十七旅的炮兵营,阎锡山的六十六师全部,各县杂顽武装(保警队、还乡团)组成之保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和二十九团,连同原有的保安十五团,补训第一、二团共八个团及五、六、九、十二等四个伪专员公署、十四个流亡县政府共二万五千余人。他们不断地在城周围抢粮抓丁,发展特务组织,建立伪政权,制造谣言,破坏群众生产线与我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临汾,消灭晋南地区的蒋阎军,不仅可使晋中、太原地区之蒋阎军更加孤立,便于我集中力量彻底肃清晋境残敌,而且将有力地配合西北、中原作战。为此,晋冀鲁豫军区于一九四八年二月,组织临汾战役,以徐向前副司令员为首组成前方指挥所。命我太岳军区部队配合主力第八纵队、十三纵队和吕梁军区的第三旅、第七旅解放临汾。并决于三月上旬,开始发起临汾战役。?

根据徐副司令员的面示,我亲率第一军分区的四十一团、四十二团,第二军分区的四十四团、四十五团、四十六团集结洪洞城东之苏堡、尹堡、蜀林、古县村一带;第三军分区的四十七团、四十八团、四十九团集结在运城等地,积极进行练兵并做攻取临汾的各项准备工作。军区的工作交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王鹤峰同志和方升普副司令员负责。

临汾战役(临汾战役纪念馆)

临汾战役(临汾战役纪念馆)

遵照徐向前副司令员指示,我率领部分参谋、政工人员先行出发,进到临汾周围实地侦察。经实地勘察和地方同志报告;临汾城的地势较高,四周城墙均依托自然地形砌成,俗有“卧牛城”之称,素为晋南军事屯兵的重镇。阎锡山妄想依此恢复其对晋南人民的血腥统治,将临汾城附近五至十里的大小村庄,利用自然地形及坚固房屋,构成衍生据点,遍设铁丝网、鹿砦、地雷等作为附防御。城垣周围一至三百公尺处,则筑起坚固的护城点。各护城据点除有核心阵地外,四周遍设有伏地碉、野战工事及各种附防御、以暗道、交通壕相互贯通,并取得城墙之上、中、下三层火力点(上为掩盖工事,中、下层为暗道工事)及城内炮火的支援,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特别是城北之四号碉、五号碉(日本坟)、八号碉(兴隆殿),城南之二十号碉和东关之发电厂等阵地,更为坚固复杂。

各据点相距二至四百公尺,火力均能互相支援。另在城墙外,挖了一条环城的外壕,宽八至十公尺,沿外壕构筑有火力点,壕底加筑有地堡、暗堡,与城墙之三层的火力点共同构成立体的交叉火网。城内有环城的内壕、沿壕的火力点与城内核心工事。沿街工事、炮兵阵地、城墙上的反射火力点等,构成纵深的阵地,确是相当坚固。我将整个地形、工事构筑情况查清后,直接到前方指挥所徐向前副司令员当面做了详细的汇报。

?战役发起外围争夺

向徐向前副司令员汇报后,我即回到军区指挥所——苏堡。召集一、二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刘聚奎、梁文英、涂则生、李培信及各团团长政委开会,研究所侦察到的临汾情况。分区和各团的情绪很高,但信心不足。因为分区的部队没有参加过攻坚战斗,我们又没用重火炮,只一门“九四”式山炮,“八二”迫击炮每团有四门,但弹药不多。研究的结果是:靠炸药、手榴弹,靠部队土工作业,挖交通壕,抵近敌人的碉堡、工事,即做“土行孙”来克服这种困难。这个会开得很好,统一了这种战法,各分区、各团负责同志回去进一步作政治思想动员和战斗准备工作。

第一、开始临汾城外的外围作战

一九四八年三月五日,得悉临汾守敌胡宗南的第三十旅开始空运西安,增援西北战场及阎锡山的六十六师一部出扰襄垣、汾西地区。前方指挥所决定,于三月七日发起临汾战役。我太岳军区部队除以第二军分区的四十五团位于灵石、霍县地区准备打援外,为扫清临汾城北敌人的外围据点,给攻城战斗开辟道路,即令四十二团、四十六团由洪洞地区星夜赶往临汾。七日拂晓,四十二团以一营攻击高河店,二营攻击南北焦堡,三营攻击南北孝村,该团各营同时进入战斗。

一营的第二连首先以猛烈的炮火摧毁敌人的桥头工事后,发起冲锋夺占了敌阵地。同时第一、三连由桥西徒涉过河插入高河店村西将敌包围,配合二连正面攻击。至上午十时战斗结束,全歼守敌一个连。二营攻击南北孝村、郭家庄的战斗中,敌人大部逃跑,只俘虏数人。三营攻击南北焦堡,因地势较高,且敌人筑有坚固工事,经过一昼夜的战斗,才全歼守备的敌人。

四十六团到达指定的位置后,于三月十四日,向玉皇顶之守敌保安第十五团一个营进行攻击,因战斗组织不严密,突击队的行动迟缓,守敌大部逃跑,该团部队占领敌人的阵地时,仅俘敌十余人。

与此同时,我兵团主力迫近临汾城南机场,击毁正在起运的两架飞机。待运之敌窜回城内时,敌空运计划已被粉碎。乘此,我军攻取了城南至尧庙宫、东西赵村等地。我城东的部队攻占了崔家疙瘩、黄土包、火车站等据点。由于外围战斗顺利进展,大大地鼓舞了我参战部队的士气,增强了攻克临汾的信心。

第二、攻打四、五号碉堡的战斗

一九四八年三月十日,前指决定由城东、城北两面攻城,城南为助攻方向。并令我军区以四个团的兵力位于北门的东段地区,攻打四号碉堡、五号碉堡,得手后即以此作为登城的阵地;以两个团在城南配合八纵的二十二旅进行佯攻。我决定以四十一团攻取四号碉堡,四十七团攻取五号碉堡,并以四十六团、四十八团位于城南配合二十二旅担任佯攻任务;其四十二团、四十三团、四十四团、四十九团我亲自掌握,作为机动力量。

四号碉堡,位于城的东北角护城壕的二十公尺处,整个阵地高出自然地面五公尺。其所占的面积,东西长三十公尺,南北长二十公尺,上面有圆形的主碉一个,高十公尺,周围有暗堡、明堡各六个,两道外壕各宽八公尺,深五公尺,铁丝网两道。该碉堡离城墙八十公尺,是护城的主碉之一,东距三号碉三百公尺,西距五号碉五百公尺,他们可作相互的依托。我四十一团三月十九日接受任务后,决心用坑道爆破的手段攻占四号碉,以该团第四连作为第一梯队,其余的部队开始挖交通壕,向敌人阵地的前沿推进。

临汾城的东北角是一块开阔地,约一千五百公尺长,无法接近。四十一团挖交通壕的办法是白天分配地段,到天一黑全团排成两路纵队,静悄悄地挖,约三个小时初步挖好。其交通壕面上,用树杆、门板架起铺上泥土,用一个夜晚就接近四号碉。部队一切战斗准备都在暗的交通壕内进行。二十二日,进至距敌四号碉的外壕三十公尺处进行坑道作业。二十三日黄昏,四连进入阵地,在组织好了的火力掩护下,以坑道爆破向四号碉攻击。但由于坑道距离测量不准,而在四号碉的外壕之外爆炸,突击队冲进外壕不能通过敌火力阻击,该连伤亡十七名二攻击未成功。这时我迫击炮连立即将炮推进平射,重新组织火力掩护,进行第二次攻击。爆破小组非常英勇,对敌一、二道外壕及两道铁丝网进行连续爆破,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当晚二十四时,在各种炮火和投弹组掩护下,突击队顺利突破敌人阵地。敌人这时缩入四号碉的主碉和西南角上的地碉内顽抗。四十一团的团长李成春,亲自在前面指挥,又增加一个排的突击力量投入战斗,于二十四日拂晓前,全部占领四号碉阵地,全歼守碉之敌。四连完成占领四号碉任务后,即撤下来休息,由六连坚守四号碉。该连进入阵地后立即改修工事,以防敌人反击。

三月二十四日上午九时,敌以猛烈的炮火掩护步兵向四号碉阵地连续反扑。由于六连不善于构筑工事,加之坚守阵地的思想准备不足,致四号碉又被敌人夺占。敌人占领后,以八十八团一个连防守,并重修工事。当天的晚上,我又令四十一团对守敌连续攻击四次,四号碉又为我攻克。之后,四号碉阵地交给四十二团防守。在我再克四号碉后,敌仍继续不断地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以数倍甚至十数倍于我之兵力连续反扑,一日之内竟达九次之多,战斗异常激烈。

我坚守部队有时在弹药无法补给,兵力无法增援的情况下,英勇顽强独立作战。如二连的第二班只剩下五人,而敌人已冲到我阵地前沿,副班长张国金挺身而出手提一包炸药,将正在架梯之敌十余人完全消灭。最后只剩下张国金和战士王国富两人,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击退敌人,守住了阵地。在坚守四号碉的十八天中,共杀伤敌五百余人。张国金同志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他英勇顽强的战斗事迹,传遍了全军。

五号碉,位于城东北角以西的五百公尺处,距城墙二百公尺,地形较高,周围有削壁,阵地内筑有主碉一个,高十公尺,周围筑有地堡群。阵地的正面及东、西两侧有两道外壕,深、宽各七八公尺。外壕的外沿设铁丝网三道,布雷区两处。此据点,南靠城墙,东、西与四号碉、兴隆殿紧紧相连,火力均能有效地互相支援。守敌为胡宗南的三十八师第八十八团三连的两个排和阎军的一个中队。我四十七团接受攻打五号碉任务后,即进行四昼夜的土工作业。构筑堑壕,交通壕五千余公尺,并做好了各项攻坚的准备。

三月二十三日,与四十一团攻击四号碉的同时,该团以第一营二连为突击队,第三连为第二梯队,向敌五号碉发起攻击。由于我火力集中,突击动作的迅速,很快就通过布雷区,破坏了敌人铁丝网及外壕,架梯登上削壁,夺占了敌人的前沿阵地,歼敌三十余名。但在此时误将较宽堑壕当成第二道外壕,发展到第二道外壕时,遭敌强烈抵抗,突击队伤亡很大不能继续发展,第二梯队被敌人火力封锁不能增援上去。因攻击未成,即转为巩固已得的阵地。当晚,即令第三连发起第二次攻击,又因地形不熟,进攻数次仍未成功。尔后采取坑道爆破,继以二连、八连先后向敌发起攻击。又因步兵、炮兵协同不好,坑道方向的偏差,连续两次攻击均未成功。

攻击五号碉,四次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该阵地是敌人城上和兴隆殿等地火力严密控制下的一个据点,居高临下。当我每次攻击时,均遭到猛烈的炮火阻击。加之,我事先对地形敌情的侦察了解不准确,如原了解守敌胡宗南的部队一个排,实际上是两个排,还有阎锡山军的一个中队。地形、工事方面,我前沿阵地距敌外是八十公尺,而误测为五十公尺,且把敌人护城壕误为是主碉。在战术上,没有组织佯攻部队,没有部队钳制敌人;攻击中,步、炮、工协同动作不一致等,致使我多次攻击均不成功,这是很大的教训。

第三、攻占一、三号碉的战斗

三月三十一日,前指令我军区部队位于东门以北的城墙第一突出部,至城的东北角以东地区,控制城垣的外壕,扫清登城障碍,保证破城坑道作业的安全。我决定以第一军分区的四十一团攻占三号碉,第二军分区的四十四团攻占一号碉。四月七日,四十一团三营配属山炮、重迫击炮各两门,对三号碉发起攻击。因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爆破组前进到外壕附近时,伤亡过重不能遂行其任务;梯子组亦未架好梯子;突击队形又拥挤遭敌很大的杀伤,攻击受挫。四月十日,我采用坑道爆破将敌第一道壕炸毁,突击队即迅速占领阵地突入三号碉,全歼守敌一个连,并连续打退敌人数次的反扑,巩固了阵地。

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一日,我四十四团九连,向敌一号碉发起攻击。由于战前发扬了军事民主,班、排、连各级干部反复的观察地形,战斗的组织细致,战斗中火力、爆破和突击三者协同一致,所以在战斗一小时内攻占了一号碉,歼灭守碉之敌补训一团四十余人。之后,敌数次向我反扑均被我击退。

二十五日,敌又以三十师的第九十团二营,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连续向我九连反扑,最后,我九连只剩下五人,退守到阵地的一角顽强扼守,并配合增援之第五连击退。九连战士李云奎左手被弹片炸伤了,怕伙伴们看见他下火线,就取下帽子盖上伤口,继续用右手与敌战斗,直到打退敌人反扑才下火线。卫生员给他上药时责难地说:“这样重的伤为什么不早来上药。”李云奎回答说:“丢了手没有丢了阵地,这是合算的买卖”,真令人感动。至此,我军部队控制了环城外壕一百八十余公尺的地带,为进行坑道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进行破城的坑道作业

在开始外围的战斗中,我们就研究了毛主席的“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术指导原则。我军区部队配合主力部队解放临汾的作战,没有重火炮怎么办?这就想到我们军区自造的黑色炸药很多,坑道挖到城墙下装上大量的炸药破城,这是唯一的办法。而且临汾城内除消灭的部分敌人外,还有一万多人,就是有强大的炮火掩护,架上了云梯,登上城墙,亦难以歼灭城内的敌人。这也是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三日攻打曲沃城的沉痛教训。

三月三十一日,前指开会时,徐副司令员面示我说:“挖坑道,你们这种做法很对,当‘土行孙’、做‘土狗子’钻土,现在是破城的唯一办法。但必须控制城垣的外壕,扫清登城障碍,保证破城坑道作业的安全,要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坑道作业的任务。”

为加强对破城坑道作业的领导,我于四月一日,责成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凃则生同志、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尚思光(他是工兵学校毕业)、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胡立生同志统一领导,组织坑道作业指挥所,指挥各分区工兵连,加紧进行破城的坑道作业。并令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我给涂则生、尚思光、胡立生三同志指出:第一,加强对坑道作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第二,坑道口必须十分隐蔽,以防敌人发现和破坏;第三,通过城壕底下后,出土是个大问题,要解决推土的车子无响声;第四,测量距离、掌握方向必须准确;第五,大量炸药运进坑道时,要做到绝对安全,等等。还有其他问题我没有想到,希望你们指挥所认真研究,以能顺利完成两条破城坑道作业任务。

五月上旬,敌人发觉我进行破城的坑道作业,于是用各种手段进行反坑道的斗争。如:沿城墙内东北两向,每隔五十公尺构筑坑道,以单道直进埋上大水缸听我挖坑道的响声;挖丁字形的坑道专炸我之坑道;在地面上组织小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对我坑道作业进行破坏。敌数次突击到离我坑道口不远,均为我部队迅速击退和消灭。在破城的坑道作业中,我工兵部队发挥了机智顽强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办法,胜利地完成了两条破城坑道作业的任务,其中的一条对攻克临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上一篇: 画什么添足(画什么添足四字成语)
下一篇: 萨顶顶(萨顶顶个人资料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