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牡丹,其为花中王”
说起牡丹,大家就会想到这样的诗句:
洛阳武则天(洛阳武则天的后花园)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内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是富贵的象征。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洛阳牡丹最出名,可你们知道牡丹的故乡是哪里吗?
前几天,和群友们聊起各自的家乡,便说到了菏泽;说到菏泽,便说到了菏泽的牡丹。
有的朋友就问:“牡丹不是洛阳的吗?”
其实菏泽才是牡丹的第一故乡。
那为什么,作为牡丹第一故乡的菏泽,却没有洛阳出名呢?其实这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有很大的渊源。
说到武则天和牡丹的故事,我想和大家说一说《镜花缘》这本书。有看过这本书的朋友肯定已经知道了,这本书其实就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描写了女帝武则天,冬日心血来潮下令百花齐放,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而牡丹就是在这时,被武则天贬到洛阳的。
书上说有一年的王母寿宴上,嫦娥提意让百花齐放,百花仙子以无玉帝旨意,又不和时节为由拒了,从而两人结怨,百花仙子还发下誓言若有一天,此事真的发生,便堕入轮回。
适逢与嫦娥交好的心月狐下界为帝,此帝便是武则天。之后便有了人间帝王下旨,命百花齐放。
有诗为证: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
莫待晓风吹。
话说,人间帝王下旨命百花齐放,纵是身为花仙也不能抗旨,一夜间竞相开放。
那为什么牡丹没开,最后还被贬洛阳?
原来,武则天下旨这天,正逢百花仙子去麻姑处,又遇下雪便留下陪麻姑下棋。众花仙遍寻不到花主百花仙子,便有杨花、芦花等自觉身份法力低微,又无花香药用,怕被责罚的花仙,先行去了人间帝王的上林苑,各司花开。
牡丹仙子见此,只能再次出行,寻找百花仙子。最后只剩桂花、梅花、菊花、莲花、海棠、芍药、水仙、蜡梅、玉兰、杜鹃、兰花共十一位仙子,迫于无奈也最终下界,司所主花开。
所以啊,牡丹不是不开,只是找花主,耽搁了时间。
黎明时武则天醒来,听宫人来报,各花已开,喜不自胜。便更衣赏花。到了御花园,唯见牡丹不开,大怒,要将其连根拔起烧毁。
经宫人求情后允诺,若两个时辰后不开花,便先烧其枝干,不伤其根;再两个时辰不开,便连根拔起毁之。
这时牡丹仙子,遍寻百花仙子不着,回到洞府,众仙子已不在,牡丹自己也怕被降罪,便也下界去了。只是此时宫人已经开始焚烧枝干。
宫人见牡丹开始抽枝发芽,便报于武则天。武则天气稍稍消了一些,却还是责令,把四千余株牡丹贬至洛阳,往后牡皮收之,以供药用。
还剩400余株,赏给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文隐。也许这就是后来,淮南的特殊品种,枯枝牡丹。
盛开的牡丹
而被贬洛阳的牡丹,花期正盛,开的越发娇艳,且比之他处更胜一筹。又因牡丹久负盛名,洛又因牡丹久负盛名,洛阳百姓无不竞相种植,才有了今日的洛阳牡丹。
而书中还写了,因不按花时开放,触犯天条被贬下界的,花主百花仙子,和各花仙子共100位,成为了武则天时期的百位女官,也成就了武则天。
武则天贬牡丹,在正史中并无记载,但野史却有各种版本。《镜花缘》中所写,虽有神话色彩,却于野史所说不谋而合。
不论前人所说,武则天怒贬牡丹是真是假。但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却是真;洛阳因牡丹出名也是真。我们无需太过在意细节。
其实关于牡丹的故事除了武则天怒贬牡丹之外还有很多。
如果你知道哪些和牡丹有关的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牡丹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