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项结权)
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等,也曾被称为“怀腔”或“府调”,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始定名为“黄梅戏”。
黄梅戏早期因受灯会和高腔的影响,没有胡琴伴奏,均是以锣鼓为节,一唱众和,即尾句帮腔,也如高腔的帮腔,将尾句唱词以众和的方式形成简单的重复,这也是很古老的南戏歌唱方法。
黄梅戏起源于哪里(安徽黄梅戏起源于哪里)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时序》中记载道:“凡乡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象,或滚毬灯,粧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
清道光五年《怀宁县志》卷之九《风俗》载:“每当播种之时,主伯亚旅,一人发声,众耦齐和,长吟曼引,比兴杂陈,因声寻义,宛如竹枝,至治之象,溢于垄亩。”
清道光五年《怀宁县志》
池州府志载的是灯会中出现的情况,而《怀宁县志》则载的是农民在劳作中的的情景。
《怀宁县志.风俗志》撰者为陈世镕,陈世镕(1787~1872),字大冶,一字雪楼,怀宁县黄梅山下踏水桥人。嘉庆十八年拔贡,二十一年中举,道光五年参与编纂《怀宁县志》,陈世镕祖居怀宁黄梅山附近,其撰怀宁风俗志时自然会把其自小就耳濡目染的农耕风俗写入县志。
据明天顺六年(1462)《直隶安庆郡志》载:“黄梅山,普泽庵,在寿泉乡,绍兴元年晏公祖师创。”
万历二十六年(1598),桐城人阮自华中进士后,在当时的安庆府衙所在地置办了房产,定居怀宁,并在怀宁黄梅山置有“别业”及田产等。
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秋,在福建福州任官的阮自华与闽剧鼻祖曹学佺等邀集了闽、浙、皖等地以及琉球等国的诗词、戏曲等爱好者,“大会词人于乌石山之凌霄台,名士宴集者七十余人,而长卿为祭酒,梨园数部,观者如堵”。
万历三十二年(1604)阮自华自福建辞官归里,回到安庆,他招募伶人,创办了家庭戏班,以昆曲、高腔等声伎自娱。这是皖江地区有据可考的第一家戏班。
万历三十五年(1607),曲作家吴梦旸(明浙江归安人,字允兆。好吟诗,善作曲)来怀宁黄梅山拜访阮自华,阮自华家伎声班演唱小调助兴,吴梦旸在诗《集阮坚之宅》称为所唱的“田野美歌谣”。
万历三十八年(1610)元宵,阮自华带着其的声伎家班参加了安庆民间灯会,并进行了表演。
万历四十二年(1614),阮自华侄孙阮大铖加入阮自华的“海门大社”,因阮大铖能作词度曲,自此“充筵白雪有辉光”。
阮自华乡居期间除了收集、创作歌谣外,也经常参加民间赛社活动,其有诗《社日》,他还经常走入田间地头,在与佃户交流的同时,并与他们“和歌”。其诗《假至山山阳江墅饭畊者》:“和歌扣角牛衣下,醉向长林数鸀鶄。”其中“和歌”就是“众和”的意思,“扣角”即“敲击着牛角唱”,就好像后来的锣鼓节点一样。
由于阮自华在桐城山与怀宁黄梅山周边都有田产,所以佃户们在阮自华的指导下,变单纯的歌唱为“一人发声,众耦齐和”。这也就是早期“黄梅调”的雏形。
黄梅山周边佃户“一人发声,众耦齐和”演唱形式也传遍了怀宁及周边地区。
因阮自华在家乡桐城拥有田产,农民劳作时唱田歌,自然在桐城也十分流行。康熙四十一年(1702),著名文人、大臣张英就写了一首《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由于阮自华外孙刘馀清的女儿刘氏嫁给了宿松儒士张瓒为妻,所以怀宁山周边(刘馀清居住在离黄梅山不远释迦坂)农忙时节唱田歌的习俗也传到了宿松,道光年八年(1828)《宿松县志》风俗志载:“四月……农家始布谷,或具酒食,招亲故听田歌。”
清初,民间灯会兴起,从怀宁黄梅山走出的伶工将这种“一人发声,众耦齐和”演唱形式带入灯会,加上锣鼓配乐,在民间深受欢迎。因而有了后来的专业的灯会班。
清顺治十年(1653)《太湖县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五日,古谓上元日,俗谓元宵。神庙并各街市悬放花灯,……又或为俳优假面之戏,锣鼓喧沓,老幼逐之为乐,至达旦焉。”清顺治十一年(1654)《潜山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安庆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怀宁县志》以及乾隆二十三年(1758)《东流县志》中都有“俳优假面之戏”的记载。而“俳优假面之戏”正是以“震以锣鼓,和以喧号”形式演出,“震以锣鼓,和以喧號”与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特征完全相符。著名黄梅戏音乐家王兆乾发现,“贵池傩戏是较古老的假面戏曲,清道光以前安庆、池州各县都有这种戏剧存在,见于东流、宿松、望江、贵池县志,称作‘假面俳优之戏’。今日犹能演唱贵池傩戏,有高腔与傩腔两类声腔,其傩腔就是以唱采茶歌为主”。【王兆乾,《黄梅戏艺术》,1992(1),第46页】。
《黄梅戏起源,安庆黄梅戏起源地》一书封面
康熙中期,怀宁石牌已经出现了灯会班。怀宁石牌宜庆班(弹腔班)武生程香福(1670-1745)在潘宝霞的灯会班演唱后,办起了程家科班,并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开始在以石牌为中心的皖河两岸演出,他们演唱“两头搭”。即以唱大戏(徽调)为主,兼唱小戏(早期黄梅戏)。程家班历经四任班主,一直延续到道光以后。这是怀宁黄梅戏史上第一个职业班社。
附:安庆地区黄梅戏重点班社简表
安庆地区黄梅戏重点班社简表
已故的著名戏曲音乐家、剧作家、戏曲理论家王兆乾先生在1991年第一期和1992年的第一期《黄梅戏艺术》杂志上发表《灯.灯会.灯戏》文章中写道:“一种戏曲的形成与传播,是很复杂的文化现象。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条件及传统文化的长期积累,是难以为实现的。花鼓----采茶戏形成如此庞大的体系,必然有一条文化纽带在它们之间联系着。那么,这条纽带是什么呢?乃是民间长期传承的、一种与民俗和祭祀密切相关的社火、灯会活动。这类灯会、社火活动,又集中地反映了中国长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农耕文化传承。采茶、花鼓之名乃从灯会来……采茶戏是因采茶灯而得名,花鼓戏也是因花鼓灯而得名,还有竹马戏由竹马灯而得名,是聚戏的主要手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