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游记》里取经路上的妖怪,有人总结了一句话:“有背景的都被接走了,没背景的都被打死了。”但在碧波潭,孙悟空却放走了一个貌似没有任何背景的九头虫,这是为什么呢?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是什么意思)
这得从九头虫的来历说起。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九头虫不是虫,而是鸟。
之所以叫虫,是因为我国古代虫是动物的总称,鸟类属于羽虫,即身体有羽毛覆盖的动物。《孔子家语》中就说:“羽虫三百有六十,而凤为之长。”
《西游记》里如来佛祖也说过::“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书中对于九头虫原形的描写也证实了这一点:
九头虫并非吴承恩虚构,它来自《山海经》中的九凤。
传说九凤一身红色,长得像鸭子,身体像个斗箕,又圆又扁。脚长,尾巴散开。喜欢在晚上叫唤,叫声“吱咕吱咕”的,像马车行进的声音,所以又被称为鬼车、鬼鸟。
清·李元《蠕范·物名》:“九头鸟也。状如鸺鶹。赤色,足长,尾散,声哀如刀车鸣,身员如箕,昼盲夜燎。”
九凤本来有十个脑袋,因为周公讨厌它的叫声,让一位神箭手射中了它一个头,所以就只剩一个头了。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九凤是被狗咬掉了一个头。因此在《西游记》里,吴承恩也设置了哮天犬咬掉九头虫一个头的桥段,算是呼应这个传说了。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把这两种说法结合了起来,写了一首诗《鬼车》:
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鶹。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悲催的九凤,被咬掉一个头不说,就因为没来得及止血,在天上飞行逃窜的时候血洒了下来,就被人厌弃,还以“血滴之家,则有凶咎”的理由把九凤说成了邪物、妖鸟了。
楚国龙凤帛画局部
实际上,九凤曾是先秦时期楚人崇拜的图腾,属于凤凰的一种。就因为楚人对周公不是很恭敬,周公就借“射九凤”来敲打楚人。
但接下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楚人压根就没把这种警告当做一回事。到了楚庄王,他还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从此留下了意指图谋夺取政权的“问鼎”一词。
明朝时,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湖北人张居正为相。张居正保荐了九位湖北老乡作御史,为他整肃官场。时人根据他们的出身,编排此九人为九头鸟,说他们心眼多,狡诈鸡贼,嘴皮子利索,喜欢耍小聪明。从此有了“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地域黑。
可能是吴承恩听到了“九头鸟”的说法,所以在《西游记》里,让孙悟空放了九头虫一马,让九头虫成了少有的没有背景也脱了身的妖怪。
不过在书中,吴承恩借二郎神说了句:“不赶他,倒也罢了,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不知道这算不算个隐喻?
另外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还有一种鸟也能变出九个头来,这种鸟叫姑获鸟。
东晋郭璞《玄中记》中记载:“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
意思就是说:姑获鸟又名天帝少女,脱去羽毛做的衣裳便变为少女,是中国最早的“脱衣派”女仙。这一派中出名的还有织女、七仙女等。
姑获鸟最大的特点是“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鲁迅《古小说钩沉》)所以也是一种妖鸟,后来传到了日本,变成了满身鲜血、怀抱婴儿的女人形象,又称为“产女”。
至于现在,九头鸟因为带有贬义,慢慢也没人提了,尤其在湖北人面前,最好不要说起这个词——别怪我没提醒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