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满城桂花含苞待放
桂花树的特点(桂花树的特点和外貌描写)
走在路上,总是时而有香气萦绕
仔细去找又芳踪难觅
难怪古人说这是云外飘来的天香
索尔园林带你抢先去细看桂花
扑鼻香,盈满袖
桂花
到底香从何来?
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名士为之歌咏赞叹的桂花,究竟是何物?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古代祭祀用的玉圭而称“桂”;又因其木质纹理如犀角,遂称之“木犀”;
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
桂花花朵呈黄色,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
▌从左至右依次为金桂/银桂/丹桂
桂花品种丰富,有丹桂、金桂、银桂等,花期不尽相同,但最能被人们所感知的时节是秋季九、十月份,成簇盈放于枝叶之间,西风徐来簌簌飘落,花香四溢暖清寒。
关于桂花花香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桂花香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樟醇、β-紫罗兰酮和二氢-β-紫罗兰酮,这些物质与其他的香气活性物质协同作用后产生了桂花的独特香气。
不同桂花品种群的香味也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群桂花的香气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存在差异。
桂花
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传承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应用桂花的国家,有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至今在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份,都还有不少古桂树。在浙江绍兴、安徽芜湖、湖北咸宁等地都还保有大规模的古桂群群落。
《山海经》开篇第一座奇山就是招摇山,这招摇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
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陕西汉中市圣水寺汉桂,树龄2000余年。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
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桂花
在园林景观中的多种用法
桂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观赏与实用兼备。设计师充分利用桂花的独特魅力展开想象,使其在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形象具体地运用,不仅能提升景观设计的的艺术处理手法,也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所需意境。
▌索尔园林集团屋顶花园桂花盛开,公司员工赏花、闻花、修剪留香,不亦乐乎
桂花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我国古典园林中,多将桂花种植于窗前、院中、路旁、池边等与各种地形、山石、建筑结合起来构成传统的园林桂花美景,起到美化、绿化和香化的效果。
桂花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桂花造景有3种形式:
一是桂花的独立造景。将桂花孤植在空旷的平地、山坡或草坪上。或者将桂花分别按一定的中轴线左右对植或列植作为城市街道行道树。
二是可以用桂花树群植,形成风景林。
三是与其他植物配置造景。桂花四季常绿,与其他植物配置时,一般作为背景植物。
在确定于桂花的搭配植物时,进行合理的层次安排,充分体现桂花在造景中的主体作用;选择合适的植物,有乔木、也要有灌木、花木类等,既要考虑时令上的衔接,又要考虑色彩上的协调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