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化中的精粹,在滚滚时光的冲刷中仍然在现代人日常交流和行文做章中起到达意和点睛的作用。浩浩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成语可达五万余条,这些成语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古人留下的瑰宝。但正因为如此,其中不少成语在经过长远时光漫漫浸润之下,现代人对它的理解也差之千里了。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大家熟知成语最初的模样。
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什么意思打一生肖(古代衣冠禽兽什么意思)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服饰。
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被贪官佞臣彻底颠覆。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
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而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当代普遍大家对衣冠禽兽一词的理解了。
明代官员服饰
那么明代官员服饰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官服在古代又称补子、补服。在古代的服饰制度中,能直接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就是在朝文武百官的官服补子。补子,望文生义,即成衣制成后,在前胸、后背处补缀一块代表身份官职的图案。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
明代文武官服补子,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后,朝廷官吏,不论文武,不论级别,都必须按规定在袍服的胸前和背后缀一方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以示差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只要一一望补服上的图案式样,便可知其人之品位官阶。后来清朝也延续了官服补子的制度,正是我们平时在清宫剧中所常见的官服样式。
l武官补服
一品:麒麟
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
狻猊,听起来是不是颇为陌生?其为形似狮子的神兽,龙子之一。晋代郭璞直接称其为狮子。因其可伏虎豹,意为勇猛善战。
三品:豹
《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南山兽多猛豹。”《诗经?郑风》言:“孔武有力”。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l文官补服
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二品:锦鸡
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示威仪和显贵。
三品:孔雀
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l结语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对衣冠禽兽这个词和它背后的小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吧~成语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一颗颗遗珠,短短四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故事待你发现~每天一个成语冷知识,啾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