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云冈石窟在哪里(云冈石窟在哪里个省哪个县)

云冈石窟在哪里(云冈石窟在哪里个省哪个县)

云冈石窟在哪里(云冈石窟在哪里个省哪个县)它位于中国山西省武周山南麓。大约开凿于公元453年。也是三晋大地上耀眼的明珠,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在哪里(云冈石窟在哪里个省哪个县)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

它位于中国山西省武周山南麓。大约开凿于公元453年。也是三晋大地上耀眼的明珠,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在哪里(云冈石窟在哪里个省哪个县)

云冈石窟在哪里(云冈石窟在哪里个省哪个县)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石窟所在地大同市在山西省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它拥有众多的灿烂古迹,其中云冈石窟最著名。山西北部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舞台,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大同武州塞,自古以来更是中国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间的交通要道。大约在1世纪末期,匈奴内部分裂,原来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族拓跋部乘势崛起,逐步控制黄河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北魏王朝。天兴元年,道武帝拓跋宏将国都自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境内)迁至平城(今大同市),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再次迁都洛阳,将平城定为北都,成为北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几近百年。

鲜卑拓跋部在中国北方初兴起时,信奉的是各种杂卜巫术,直到建立北魏后,才转为佛教信仰,并奉为国教,大建佛塔、讲坛和禅堂。但在446年,太武帝对佛教产生动摇,进而焚毁佛寺、驱赶僧人,造成佛教史上的“太武灭法”。不久,太武帝身患重病,疑为灭法所致,大悔而恢复佛教。文成帝即位以后,崇尚佛教之风再起,并于兴安二年,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云冈石窟,时间延续百年,当时动用40000多人,就连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创作,如今在雕饰奇伟的云冈石窟上,还可以窥见中外文化交流的斑斑斧痕。

据记载,公元452年,文成帝曾命人以他本人为原型雕刻佛像,雕刻完工之后的佛像的脸上和脚上分别镶有两颗黑石以代表文成帝脸上和脚上的黑痣。两年之后,工匠们又在京城大佛寺内以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为原型共塑五尊释迦牟尼像,每一像代表一帝。据说,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就是这五帝的象征。

云冈石窟的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魏,到了唐初贞观十四年,又开始进行局部的雕凿工程。根据《古迹凉传》的记载,当时还有一位俨禅师“每日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享四年终于石室”,恒安即是今日的大同。目前在编号3窟后室中的三尊大佛,即有可能是这一时期所续雕。3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大同亦为辽、金时期的佛教重地,在辽兴宗、道宗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工程又延续10年。这次的工程主体,据金皇统七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周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西京大石窟室……凡有十名,一通乐、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福、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等10座大寺,即辽代十寺。其规模大约均为前建木构窟檐,后接石窟的寺院,可惜在辽末保大二年遭兵火焚毁,仅在1到20窟的崖面上留下梁孔椽眼。

明朝石窟荒废,直到清顺治八年才又再度重建云冈寺院,即现存5、6窟的木构窟檐。不过,这时除兴建个别窟檐及彩绘佛像外,石窟工程早已停止。清朝以来,除学者朱彝最早记录云冈石窟外,这一宏大的石雕佛像群逐渐湮没无闻,鲜为人知。直至近代,随着中国学者叶恭绰、陈垣,以及日本的常盘大定、关野贞等人的介绍、研究,云冈石窟才又开始被世人知晓,成为兼具艺术与学术价值的旅游胜地。

根据开凿年代的先后顺序,云冈石窟可分为三期,即文成帝时代的昙曜五窟、孝文帝时的二期石窟,以及迁都洛阳后所凿的三期石窟。

依照1987年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的编号,年代最早的昙曜五窟即16到20窟,这些洞窟为马蹄形穹隆顶,内部宽敞,主佛占去广大面积,佛像则融合了西域和印度风格。其中以20窟的露天大佛最著名,这尊大佛高12.7米,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部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将主佛衬托得刚健雄浑,被视为云冈的象征。

2窟及5到13窟为第二期石窟,特色是窟门呈方形,且两室相连,主佛居中,洞壁、洞顶布满佛传、本生等故事雕刻。这一阶段的石窟造像融合各种风格,不仅数量多,且样式复杂,雕饰繁丽,为云冈石窟全盛时期的代表。其中在5、6窟串连成的双窟前,还有清朝顺治八年所建的四间五层木构楼阁,上覆琉璃瓦顶,颇为壮观:5窟内有一尊高17米的大佛,堪称云冈众佛之最。21到45窟为三期石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多为不成组的中小窟,或补刻在前期窟面和崖面上的小龛。此时出现了长颈、削肩、身姿飘逸的佛陀造型,称为“秀骨清像”。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受到自然侵蚀及人为破坏,大部分的洞窟损坏严重,如今仅剩16个洞窟可对外开放,亟待大规模地整修及维护。

昙曜五窟属第一期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公元460~465年)。这五窟皆为马蹄形,穹隆顶,主像高约10米,占据窟内主要位置。根据主像和石窟布局,可将五窟分为两组,即以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为主像的18、19、20窟为一组;16、17窟为另一组,17窟的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16窟则是单一释迦立像。

这一时期的佛像特色有高肉髻,画相鲤圆,鼻梁高隆,眉眼细长,蓄八字胡,身躯壮硕;服饰或右袒,或通肩,与敦煌莫高窟及麦积山、炳灵寺早期造像相似。菩萨像则圆脸、短身、裸上身,佩项圈、短璎珞和蛇形饰物,头戴宝冠,衣带翻飞;接近龟兹壁画中的菩萨造型。造像上的衣纹雕刻通常较浅,用以表现体态变化,但也有雕刻厚重者,例如20窟主佛,它反映了犍陀罗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部一带的造像和中亚牧区的服饰特点;18窟造像的衣着轻薄贴体,衣纹紧密,则是印度恒河流域一带的特色。18窟东壁弟子像头部为圆雕,高50厘米,身体为高浮雕,神态各异,形姿不一。菩萨头戴莲花纹三珠冠,中刻坐佛,冠下束发垂肩,面相姣美,眉眼细长,鼻梁隆起,薄唇含笑,可惜多处严重剥蚀。19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尊8米高的坐像。

20窟的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坐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二期石窟雕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前。这一时期的石窟呈方形,除了11、12、13窟为一组外,其余均为前后排列的双窟形式,这可能与当时尊奉孝文帝、太皇太后为“二圣”有关。1、2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有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二期石窟加上了中国建筑形式的雕刻,可分为与第一期形制相仿的佛殿窟,以及中部立有塔柱的塔庙窟。塔庙窟源自于龟兹和凉州,之后又影响到敦煌的北魏窟。窟中造像不再像第一期那样雄伟,且已不占窟内主要位置,但形象、题材趋于多样化,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着褒衣博带式汉装,飞天穿短衫,有的不露足。四壁都出现了供养人的行列。供养人早期多为鲜卑人夹领小袖的装束,后期则穿着汉民族服装。第二期石窟中的9、10窟为一组双窟,分前后室,约开凿于孝文帝太和八年到十三年。两窟前室外立壁各凿列柱四根,形成两座正面三开间的窟室。中部两列柱由象身承驮柱础,上雕狮子、平座、束莲等,再上层雕八角柱,列十层佛龛。柱头刻覆蓬、皿板和坐斗等。东西两侧列柱,下为须弥山,上为八角柱。12窟的窟门为圆拱形,门眉内雕坐佛,上下檐雕着飞天。东西两侧的帷幕龛内各雕一佛二菩萨,龛楣方格内雕飞天。最上层东侧圆龛内雕坐佛,佛前中央有法轮,两侧各跪一鹿,还有一列乐伎飞天,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三期石窟大多为满布崖画的中、小型窟龛,造像趋于清瘦,着汉装,衣服下部的褶纹重叠繁复,龛楣、帐饰也较为复杂。飞天亦着短衫,大裙曳地,不露足,腰部弯曲较大,宛然有飘逸之风。

三期石窟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塔庙窟、千佛龛、三壁三龛式洞窟和四壁重龛式洞窟。塔庙窟就是正面雕塔或方柱的窟龛。千佛龛指前壁雕有千佛立柱或四壁皆千佛造型的窟龛。三壁三龛式洞窟则是窟室方形、平顶,左、右、后三壁分别开凿三龛,后壁主像多为释迦多宝或释迦像。四壁重龛式洞窟在上、左、右、后分别开凿四龛,后壁主像多为上龛弥勒,下龛释迦。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上一篇: 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是谁提出的)
下一篇: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意思(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