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不是坦途,矛盾、问题总是如影随形。进入21世纪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一系列风险也在考验我们党。面对考验,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绘出了新的发展篇章。
一个重大课题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讲的实话、真话。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一点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又一个问题摆了出来:发展,也有一个怎么样发展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更带有决定性。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属于后发国家,后发国家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发展。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加快发展自己的任务自然显得更加迫切。因此,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在发展问题上的总基调是:奋起直追,争取用最快速度实现工业现代化,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现代化。但是,单纯追求速度,争取快速发展,也使中国在发展问题上走过不少弯路。中国有过“大跃进”式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又有过“洋跃进”,此后,也有过盲目快速发展的倾向。盲目快速发展给中国带来很多问题。
“信息化”一词, 1980年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首提,在整个20世纪还是一个停留在西方学者著作中的词汇,而到了21世纪,信息化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谁也没有想到,世界变化会如此之快。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但是,此时中国已经处身信息化的时代之中了。中国的发展,面对的是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中共中央领导人必须集中精力思考和寻找实现这个双重任务的正确方案。解决问题,并不简单。仅仅就发展经济来说,追求更高速度,加快发展,作为单纯选项,已经呈现出很多问题。总归一句话:中国发展的任务已不同从前;对于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全面、科学理解。
当很多人还以中国的钢产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为骄傲时,每吨钢的生产利润已经与一瓶矿泉水的价格等同;当中国人对于“雾霾”这个词还很陌生时,雾霾已经笼罩中国各大城市;当旅游业方兴未艾之时,人们发现他们想看的风景已经不再,江河污染,青山不青;当国家检点资源存量时,发现很多可以持续开采的资源已经遭受毁灭性过度开采;当国家总体经济上升直追世界“老大”、“老二”并且已经超越“老二”时,落后产能增多和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也摆在了面前。很明显,中国面临着既要追赶信息化潮流以促进经济发展,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新驱动、分配公平的双重压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另一个问题也提了出来: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21世纪,对中国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世纪,在它到来时,中国已进入发展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中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托夫勒有一句名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但是,率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的中共中央,不想“大吃一惊”,而是以科学预见的眼光,未雨绸缪的举措,引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行稳至远。中共中央从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利益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开始慎重考虑,积极应对,并且下定决心:中国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要适应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找出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走出正确的发展路子。
中国是在当今世界环境中发展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事实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是在特殊国际环境下实现的。新世纪,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多。我国发展已具备一个较好的国际空间,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的国际环境既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在增多的环境。中国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握主动权,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个重大课题也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总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总体认识中国所处世界环境,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认识水平大进一步,使中国共产党理论再次升华。
一张科学答卷
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非典”(英语:SARS)事件,2003年,这场疫病在中国几个大城市蔓延。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展开了一场抗击“非典”战役。5月21日,北京最后一名非典病例张某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6月,中国彻底战胜了这场疫病。
什么事都有两面:好的一面,坏的一面。“非典”固然不是好事,给中国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它也是好事,这就是,它促使中国人民总结汲取经验教训。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提了出来。
2003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全面的发展观”概念,他指出,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刚提出“全面的发展观”时,很多人理解还不深,有人疑惑:非典与科学发展有什么关系?这种疑惑,已经在扣击问题的本质了。
改革二十几年来,成就很大,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分强调GDP、不重视环境保护、社会公平问题比较尖锐、三农问题日益严重等,凸显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的矛盾。“非典”肆虐,促使中共领导人站在更高的角度,从大局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对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对事情的本质进行深度考察。“全面的发展观”,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提出,没有局限于“非典”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提出来的。它回答的,不是一个具体问题,而是一个更大的课题,这就是中国到底应该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
◆2003年4月14日上午,胡锦涛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务工作者交谈。
有一句流行语:“世界上永远不变的,是变化。”这句流行语道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真谛。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进入21世纪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现新阶段的新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这些重大变化,也把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非典”问题,只是中共中央提出“全面的发展观”的切入点,实际上党中央所思考的,是更大范围的问题,包括进入21世纪后的世界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新特点、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等等。
三个多月后的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发展问题做深入解读说:我们讲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一次把问题提到“发展观”的高度,并且就其几个要义作出阐述。虽然此时还没有把“发展观”和“科学”联系起来,但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发展观”,无论从用词还是到所讲的内容,都涉及十分重要的方面,立即引起全党重视。2003年8月底至9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时提出要求:“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理论概念,第一次被完整提出,它标志着中共中央在探讨、回答怎样发展这个重大课题中交出了一张科学答卷。
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全党的一个新的理论观点列入其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次会议特别强调: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2004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意义作出解读,指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作出重要阐述。
一辈子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将国民党和共产党对比之后说:“国民党低效,共产党简单务实。”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也对国共两党有过类似的对比和评价。实际上,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世界上哪个政党也赶不上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有这样的本领:迅速将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党的决策、国家决策。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回看科学发展观理论阐述、实践、发展的历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这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同时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权威评价。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
科学理论的可贵,就在于它不停顿发展的脚步,就在于它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如下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由此,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幅宏伟蓝图
1808年,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发出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一百年后,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改造其义写道:“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歌德和列宁的共识是:生活、实践高于理论: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才能彰显它的价值。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
97年前,列宁提醒年轻的苏共党员记住普列汉诺夫常常喜欢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这样做,是他毕生奋斗经验的凝结和传授,体现出他对年轻苏共党员期望殷殷,但是,他没有想到,这句话对于异国他乡的中国共产党也发生了重大影响。这句把理论和实际密切统一起来的话,在延安时期塑造了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的务实精神。真理不是大而化之的口号,而是给人们提供怎样做的正确指导。发展,谁都认为是对的、应该的。但是,真理却存在于进一步的追问和解答中,这就是: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就在于对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进一步解答。它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丰富和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正是有了这种理论深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找到正确的方向后,进一步的务实之举,就是制定一个沿着这个方向走的规划、计划,这就是“蓝图”。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不仅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勾画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顺应时代潮流的奋进者。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发展时代潮流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用这个当代最新发展理念绘制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现实的发展蓝图;它的概括、指导、回应过程,也贯穿绘制这张宏伟蓝图的全过程,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时代潮流的认知和超前预判,以及果断抛弃过时观念,紧跟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定性。
◆2008年9月,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绘制这张蓝图之初,人们对它的重大价值还没有深刻的理解。随着这张蓝图的逐步清晰、逐步细化,人们认识到,它在中国发展关键阶段,解决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正确发展道路选择的问题。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要适应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解决新课题新矛盾,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走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使这条道路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辉。如果要衡量价值,可以说,没有什么能比这个价值更大了。把这个价值放在历史天平上对比、称量,完全可以肯定,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打上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当科学发展观绘制的这张蓝图徐徐展开时,人们发现,它不仅提供了解决中国如何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的方案,而且将它的大格局,也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这个大格局中,我们看到了全面性、协调性、长期性、人民性。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蓝图,决不会是部分的,必然是全覆盖的。科学发展观绘制的这张宏伟蓝图,首先展现给人们的,是它的全面性: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画卷,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把这张蓝图绘到底,就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
科学的蓝图,必然是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绘制的这张中国发展蓝图的特点之一,就是协调发展。它针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着力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把这些协调工作作为奋斗目标。
科学的蓝图,不是管一阵子,而必然具有长期性。科学发展观绘制的这张蓝图,着力于发展的可持续性。把解决结构性矛盾,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
科学的发展蓝图,保障的是人民根本利益,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科学发展观绘制的这张蓝图,是人民的蓝图;把张蓝图绘到底,是全体人民的事业,需要几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这张蓝图的核心点,恰恰在于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有人把这张关系中国长远、全面发展大计蓝图的价值,归结为四句话:“全球眼光,中国国情,着眼当前,面向未来。”科学发展观所绘制的中国发展大蓝图,确实具备上述四句话的特点。它是长远规划,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这样的大国、大党,对于关系发展全局和长远的蓝图,不会轻率绘制。一经绘制,紧接着,就有一系列重大决策跟随。科学发展观就是把“全球眼光,中国国情,着眼当前,面向未来”四句话体现在重大决策中。这些重大决策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重大意义作出了概括和评价:“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新实践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并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共中央引领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党史博采】系大鱼号、头条号签约作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