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青年
你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导 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当下,“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正在全团如火如荼开展,为引导全省广大团员青年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团团开设“青学党史”栏目。
每天向青年朋友分享百年党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和涌现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敬请关注!
第四十一期 历史转折
▲点击查看视频
北京京西宾馆,建成于1964年。
许多年过去了,宾馆的会议室大都经过改造和翻修,唯独有一个会议室仍保留原样。
这个会议室有什么特殊的纪念意义?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
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年代。粉碎“四人帮”后欢庆的锣鼓,宣告了十年内乱的结束。然而,要想短时间内消除“文化大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造成的严重混乱,并非一件易事。纠正这种混乱最突出的障碍,是当时提出和推行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在实践上为新形势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设置了障碍。怎样才能打破旧的思想束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呢?
197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
人们期待着邓小平的复出能给中国带来新的变化。而此时的邓小平和他的战友们则冷静地思考和寻找着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向全国转发。随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这篇5000多字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全国性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支持。
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11月12日,一向话语不多的陈云在东北组讨论时,提出了会议原定议题之外的一件大事。他说:干部和群众对党内是否能安定团结有顾虑;有些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需要由中央考虑和作出决定。
陈云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代表们的意见像冲破闸门的潮水,喷涌而出。
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为“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等错案平反的决定,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
这三张16开的白纸上是邓小平亲笔写下的讲话提纲,在邓小平的工作习惯中,写这样长的提纲非常少见。仅此一点,足以看出这次讲话在邓小平心中的分量。
根据这份提纲,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的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12月18日,北京迎来一场罕见的大雪,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个至今仍然保留原样的会议室里召开了。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标志着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局面的结束。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重新按下了“快进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就是1979年元旦。这一天,邓小平作为年度风云人物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评论称,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拉开,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转折点而载入光辉史册。
党史百年·天天读
重要论述
★1935年5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郊外召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统一对遵义会议以来中央军事指挥的认识,研究确定今后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发言指出:党内对失去中央苏区而缺乏胜利信心和存在怀疑不满情绪,是右倾思想的反映;改变中央军事领导的意见,是违背遵义会议精神的。周恩来、朱德等发言支持毛泽东的意见,称赞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在危急情况下,由于采取兜大圈子、机动作战的方针,四渡赤水,二占遵义,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北渡金沙江,才摆脱了敌人的重兵包围。会议要求维护遵义会议确立的政治领导和军事领导的团结,克服右倾思想;并决定立即北上,同红四方面军会合。
★1980年5月12日
邓小平会见英国前首相、工党领袖卡拉汉时,谈到中国四个现代化目标指出:我们是讲实际、从实际出发的。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同于包括你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人口太多,要达到你们那样的现代化,人均年收入五千至七千美元,不现实。所以,我们提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变成“小康之家”,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他谈到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问题指出: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现在是名副其实地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达了,还是属于第三世界,还要继续执行现在的在道义上、政治上帮助第三世界的方针政策。中国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1984年5月12日
邓小平会见尼日尔国家元首、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孔切时阐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指出: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概括起来有三句话: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第二,维护世界和平。第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不反对霸权主义,和平就靠不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使世界不得安宁,美苏两家不管哪一家得分,吃亏的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1987年5月12日
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谈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指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有利于和平。我们不打别人的牌,就是说不打苏联的牌,也不打美国的牌。我们也不让别人打我们的牌。我们认为西欧和东欧都是维护和平的力量。只要欧洲不绑在别人的战车上,战争就打不起来。争取比较长一点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如果下一个世纪五十年里,第三世界包括中国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整个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可以真正消除战争的危险。
党史回眸
★1958年
5月12日 第一辆“东风”牌国产小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出产,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此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技术水平再上新的台阶,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辆“红旗”牌轿车。
★2008年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国组织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历史瞬间
★1931年3月,国民党政府调动20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图为5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发出的作战命令。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青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党史
从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中
汲取磅礴力量,担当时代使命
来源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荔枝新闻
编辑丨duende
校审丨杜鑫
初审丨李路桥
值班编委丨张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