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综合素质(中学)答案已发布,本文所发布的章节答案为第一节:中外历史重大事件答案(刷题四 文化素养)。
第一节 中外历史重大事件
刷真题
单项选择题
1.【精析】A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
2.【精析】C 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并最终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3.【精析】D 老子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 ,而是要顺应自然,不妄为。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乱作为。
4.【精析】B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故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鲁国。
5.【精析】A 图穷匕见是由“荆轲刺秦”这一典故得来的,燕国的太子丹物色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荆轲,派荆轲献图来借机刺杀秦王(后来的秦始皇)。
6.【精析】D 商鞅方升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7.【精析】B 曹操与望梅止渴有关;破釜沉舟与项羽有关;三顾茅庐与刘备有关;草木皆兵与苻坚有关。
8.【精析】C 宋末至元代时,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后因明清海禁而衰落,泉州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1974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000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
9.【精析】C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爱新觉罗·奕,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
10.【精析】D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柳条湖事件”。
11.【精析】A 1945年10月,国共两党通过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2.【精析】A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13.【精析】C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君主立宪制产生于英国。其他三项均产生于古希腊罗马。
14.【精析】D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
15.【精析】B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为法国避免被英国统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6.【精析】C 15世纪到17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
17.【精析】A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二次——电力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次——以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原子能、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18.【精析】B 16世纪末17世纪初,先后有葡、英、荷、丹、法等国在东半球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等地成立过东印度公司。
19.【精析】A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的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1870年巴黎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建立共和国,史称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二战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
20.【精析】B 为了德意志统一,俾斯麦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第一次王朝战争是对丹麦的战争,第二次王朝战争是普奥战争,第三次王朝战争是普法战争。
刷模拟
单项选择题
1.【精析】A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朝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精析】A 牧野之战是中国商朝和周朝交替时,周朝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中国中部河南淇县),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3.【精析】B 分封制指的是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诸侯国,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材料中“天子之尊”“为诸侯之君”,反映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故 B项正确。
4.【精析】C 据材料“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可知“阡陌”原指井田制,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C项正确,A 项、B项错误;材料中这一过程有利于确立个体小农经济,故 D 项错误。
5.【精析】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与军事战争有关,所以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之一是军事战争不断。
6.【精析】C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申侯和犬戎联军攻破国都,西周灭亡。周厉王时,居住在都城镐京的平民不满周王统治,曾发生“国人暴动”。
7.【精析】B 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成就最突出的是青铜制造,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这一时期的突出代表。
8.【精析】D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9.【精析】C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0.【精析】D 根据材料中“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可知这种文化的下移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故 D 项正确。
11.【精析】D 秦国在灭掉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12.【精析】C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其首都在陕西咸阳。
13.【精析】B 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一人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4.【精析】C 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分别指的是韩信和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采用的战术,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凿壁偷光指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
15.【精析】B 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了张楚政权,意思是“张大楚国”。
16.【精析】A 胯下受辱的是韩信。其余三项均与项羽有关。
17.【精析】A “四面楚歌”出自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自刎身亡。
18.【精析】A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奠定了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基础。
19.【精析】D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
20.【精析】B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21.【精析】D 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元帝遂选宫女王昭君赐予他。
22.【精析】A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时期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其大业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渐成典故。
23.【精析】D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故选 D 项。
24.【精析】A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25.【精析】A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指的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东晋时期,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率秦军与晋军在淝水决战。秦军以多战少,结果却溃不成军,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26.【精析】A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官员遴选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
27.【精析】D 光武中兴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的繁荣局面。故不属于唐朝时期。
28.【精析】B 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他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所以《贞观政要》记录的是唐太宗在位时的政绩。
29.【精析】C 张骞是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玄奘促进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甘英在汉朝时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对西亚各国的认识。鉴真是唐朝僧人,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30.【精析】D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1.【精析】A 三藩之乱和准噶尔叛乱都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故选 A 项。
32.【精析】A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33.【精析】C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劝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34.【精析】D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秦汉魏晋经隋唐宋元,呈现出一个从西北向东南的转移方向。
35.【精析】D 元朝在地方最高统治机构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6.【精析】C 元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
37.【精析】D 隋、唐、元三朝都是先统治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然后统一南方,而明朝则是由长江流域扩张到黄河流域,然后推翻旧政权元朝,建立了明朝。
38.【精析】C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立国后立法严整,执法严酷,尤以惩办贪腐为重,甚至剥皮揎草。
39.【精析】C 明朝:废丞相制度,设六部尚书;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隋唐:采用三省六部制。元朝:废除尚书、门下两省,以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清朝:增设军机处。故应选C项。
40.【精析】A 题干中这副对联歌颂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业绩。1662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
41.【精析】C “义和团”事件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清末。
42.【精析】A 1762年清朝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
43.【精析】A 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4.【精析】A 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用来抵御外国侵略,其中的“长技”是指西方的先进技术。
45.【精析】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6.【精析】B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47.【精析】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天津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48.【精析】A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9.【精析】A 《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0.【精析】C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它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反而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题干中的“花”指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柳”指的是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1.【精析】A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失败,谭嗣同英勇就义,因此,“贼”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52.【精析】B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53.【精析】C 在《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首次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
54.【精析】D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5.【精析】A 1905年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开始修建的京张铁路,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56.【精析】D 在陕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一词,但真正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简称,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的。
57.【精析】C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58.【精析】B 袁世凯称帝后,蔡锷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59.【精析】C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登在《新青年》上,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0.【精析】B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61.【精析】A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62.【精析】D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为了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新的路线和政策,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63.【精析】D 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洛川会议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到敌人后方去建立抗日根据地;遵义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干预,自行决定党内的军事、组织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64.【精析】B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华北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中日全面战争的开始。
65.【精析】D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心抗日根据地。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双方协议,于1937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编而成,原苏维埃政府改为边区政府,以延安为边区首府。该边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6.【精析】A 由题干中“1940年”“八路军”“华北”等关键词可知,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67.【精析】C 题干中的电报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的一封电报。
68.【精析】A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故选 A 项。
69.【精析】B 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0.【精析】A 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71.【精析】C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直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72.【精析】C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73.【精析】C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74.【精析】A 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以解决台湾、香港问题。
75.【精析】B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76.【精析】B 古巴比伦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古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
77.【精析】B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78.【精析】B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79.【精析】C 大化改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80.【精析】B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81.【精析】B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82.【精析】B 《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限制,所以说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83.【精析】B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84.【精析】A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85.【精析】C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86.【精析】B 《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这部诞生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制定的。这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也被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随着拿破仑在欧洲的军事扩张,《拿破仑法典》也被应用到法军所到之处。该法典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
87.【精析】D 日本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大强国。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打败了大清帝国,时隔明治维新约30年。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俄国,时隔明治维新约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这些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
88.【精析】B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89.【精析】B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的成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90.【精析】A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故选 A 项。
91.【精析】A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月至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这场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92.【精析】C 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是一战战胜国的分赃会议,由美、英、法三国操纵,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93.【精析】C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分析选项可知,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所以才能得到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A 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B、D 两项是罗斯福新政对国家政治产生的积极影响。故选 C项。
94.【精析】C 1942年,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95.【精析】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苏联与德国进行的“二战”期间历时最长、最为激烈、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德国失去了在苏德战场与欧洲战场上的主动权。
96.【精析】B 于1942年6月,美国海军不仅在中途岛海战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这场仗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97.【精析】B 二战后,欧洲经济遭受重创,于是美国为了与前苏联抗衡,向欧洲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帮助欧洲经济复兴,这被称作“马歇尔计划”。由于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因此这项计划属于所谓“杜鲁门主义”政策的一部分,但并不存在“杜鲁门主义”之说。巴巴罗莎计划则指的是二战时的莫斯科保卫战。艾森豪威尔在1947年也已经不是美国总统。所以本题选 B项。
98.【精析】D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中国和印度发生边境战争,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有利用自身拖住美国手脚的目的。根据题干中的“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可知 D 项正确。
99.【精析】B 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这次会议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协商一致的原则。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对战后两极格局的第一次大冲击。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以及促进国际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100.【精析】B 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
查看本书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链接: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综合素质(中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