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在“三民”述职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青岛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人社系统的各项工作。一是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得实效,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二是在政务服务上,采取了“政策找人”、“政策找企业”等相关举措,为企业以及相关个人及时发放优惠补贴等政策,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三是在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上,通过政策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和民营企业万户行政策法规宣讲,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整治力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
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作为市委、市政府民生工作部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增强为民情怀,把为群众办事、为百姓解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不懈追求。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密围绕百姓关心的“焦点”“热点”,积极破解“堵点”“痛点”,找准改革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人社工作质量和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社保参保人数和征缴总额实现双提升;全市共引进集聚35周岁以下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才25.4万人;创新劳动维权新机制,为1.69万劳动者追回工资3828万元;顺应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需求,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全年共受理12333服务热线249.8万件。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业务职能目标圆满完成
今年,全市就业创业呈现“两增一降”的良好局面。一增,是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246.7%。另一增,是创业人数大幅增加,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3.3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223.33%,同比增长157.64%。一降,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新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11万人,同比下降22.44%,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95%的较低水平。
社会保险工作呈现“两增两降”。一增,是社保征缴面增大,全市职工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征缴总额339.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收7.46亿元。参保人数达791.99万人,参保率全省领先。第二增,是增发养老金9.9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涨”。两降,是指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率由18%降至16%,工伤保险在现行费率基础上再降50%,达到全国最低标准,全年将为企业和职工减负78.7亿元,创历史新高。
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得实效。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扎实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积极为事业单位招聘“松绑”,鼓励用人单位结合自身岗位要求自主招聘。实施青年人才“聚青行动”,首次将住房补贴扩大至本科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扩大到专科毕业生,实现外地户籍毕业生来青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加快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集聚,国家级技能领军人才达到126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推动博士后政策全链条升级,预计全市累计招收博士后4100人,博士后出站留青率达76.7%。推动市场化引才取得新成效,首次在港澳设立境外招才引智工作站,举办首届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首届中国青岛国际人力资源高峰会。央视《朝闻天下》、《人民日报》以及新华网、凤凰网重点报道。
劳动关系工作成绩突出。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和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共受理案件18159件,同比增长34.3%;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661件,案件按期结案率100%,清欠社会保险费1386万元,为1.69万劳动者追回工资3828万元。集中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冬季行动,分三批向社会公布32家劳动保障重大违法单位。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不少网友给予表扬和点赞。
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成效显著
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省内率先建成“就业智慧大厅”,让就业服务“快速办”“自主办”。一是互动式服务。大厅设置智能引导区,通过智能导航机,以“人机互动”模式将原来的人工引导变为系统导航,使服务对象快速掌握“怎样办”“去哪办”。二是自助式服务。大厅设置自助服务区,配置高拍仪、打印机等设备,服务对象可以自助办理网上开户、创业补贴等40项业务。实现就业登记、社保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三口合一”。三是快递式服务。就业智慧大厅设立“丰巢式”档案提取设备,用人单位只需在青岛就业网上提前预约,即可来大厅“快递式”自助提取档案。就业智慧大厅启用后,群众办理业务数量增长225%,但窗口日均接待人数较启用前降低40%。
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首创养老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静默认证”体系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是打破信息壁垒,整合海量数据资源。以全市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为契机,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与医疗、民政、公安、交通等部门10亿多条数据共享。二是引入智能算法,构建大数据认证模型。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待遇领取人员医保、交通、银行、公安等信息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确定待遇领取资格。老年人不用到服务窗口“跑腿”,真正实现静默认证。全市已认证202.51万人,认证率达92.6%。创新做法被人社部确定为“青岛模式”在全国予以推广,并入选中央党校井冈山、延安校区政务便民教学案例。
用平台思维做好人才工作,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活。一是拓宽市场化引才平台。首次在日韩和港澳地区建立引才引智工作站,并在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机构设立10余家国内引才引智工作站。推动市场化举办第19届“蓝洽会”,113个对接项目100%落地。二是筑牢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建设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获批成为山东省首家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已有45家企业入驻。做大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国家、省、市、区四级创业孵化体系,孵化创业实体3700余户,带动就业3万人。三是夯实人才服务平台。编制《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落地落细出入境、户籍、交通出行、子女入学等37个服务事项。累计办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797张,办理服务事项2200余项。
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开展“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服务,变被动“等申报”为主动“送上门”。依托大数据分析比对,对符合相关政策但未申领补贴的服务对象,主动入企、入户或以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主动联系推送。先行组织以贫困人口就业补贴、企业稳岗返还等9项政策为“零申请”服务项目,目前已主动推送稳岗返还困难企业61户,涉及职工1943人,返还资金589.7万元。其他服务项目正在评估,将逐步推开。
建立行业性调解联盟,打造劳动争议化解新平台。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创新组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新业态企业等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联盟,涉及劳动者30多万人。联合建立双向联动维权工作机制,会同市总工会联动办案,开辟劳动者维权快速通道,将联动办案时间由原来的6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目前已联动办案240件,调解成功199件,调成率达82.9%。
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服务窗口推行实施综合柜员制,推行帮办代办、午间延时、双休日预约、快递送达等系列便民服务,125项业务实现“一窗式”受理。全面推行全程网办和全市通办,36项事项全程网办,34项服务事项全市通办,网通率达到84%,全市通办率达到80%,部分业务实现全程无人干预的“秒批”。
2018年市民意见建议如期办理
2018年“三民”活动,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238条,主要集中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劳动关系、机关事业等方面。当年年底,市民意见建议已全部按期办结,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政务热线及媒体监督曝光问题全面落实
针对“问政山东”、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等媒体曝光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时限长、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补贴落实难的问题,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即知即改,第一时间对接反映问题的群众或企业,第一时间调查整改,做好政策宣讲解释,当事人对处理结果均为满意。主动联系媒体,公布整改进展和后续计划,并举一反三,全面清理全市社保关系异地转移超期和积压问题。同时,对照人大代表、政协会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有关媒体和网友反应的问题,全面梳理各项政策,深化流程再造,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相关整改做法在青岛电视台报道。共受理政务服务热线46750件,按期回复率98%。
存在问题和2020年工作计划
当前工作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求职难、招工难”问题依旧存在,稳就业仍面临一定压力。社保经办服务在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上还有一定差距。对标深圳,招才引智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仍然存在短板,人社公共服务手段和能力距离“一次办好”改革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020年,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实施精准就业行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健全和谐劳动关系调处机制。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需求,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推进“智慧人社”纵深发展,进一步扩大“秒批”“政策找人”“政策找企”“零申报”“一次办好”事项范围,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