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上方↑↑订阅西湖晓蛮腰
金庸、古龙、梁羽生……无数武侠迷心中的三座高峰。
阿蛮最喜欢还是金庸,最喜欢的作品是《鹿鼎记》……
前几日,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小伙伴和阿蛮说起了《天龙八部》,说到二十多章,有一个桥段是萧峰带着阿紫去长白山找人参,救下了猎人打扮的完颜阿骨打,交谈下引以为友。
阿蛮不算正经的武侠迷,听到这个章节的时候,其实没啥印象……问记不记得完颜阿骨打的时候,更是问号脸……
南宋官窑的小伙伴还兴奋地说:“这个完颜阿骨打后来逆袭成了开国之君,你说,这和萧峰的出现有没有关系?”
what?皇帝?
为此阿蛮狂补课,也给大家找了其中一个片段,带着萧峰进村的正是完颜阿骨打,看看有印象没?
小说毕竟有艺术创作的成分,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在以“南宋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接连引进与之平行时代的其他地域文物,正是希望向观众们还原八百年前的历史大背景。
此次来访的,正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带领的金国使团。
“金·源——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藏文物展”作为跨年大展,可谓份量十足。
来自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的120件(套)文物,种类涉及兵器、建筑构件、日用器、配饰、钱币、印章、铜镜等多个门类,全方面地展现了金代前期的文化历史风采。
来看看金太祖如何为自己疯狂打call!
完颜阿骨打:
就算是十八线配角
也请叫我皇帝!
女真完颜部——我们是支游走于白山黑水间的部族。
北宋初年,生活在海古水畔,也就在现在黑龙江省松花江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阿什河的大小海沟河。
喜耕种,好渔猎。我们部族在这片区域烧炭炼铁,种植五谷,刳木为器,制造农具和舟车,建造屋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十一世纪末,我们又迁入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定居下来。随着部族的逐渐强大,引来其他部落的依附。
一个以完颜部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势力崛起在黑龙江地区。
怕大家不知道,再说一遍,我就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别走开,接下来,看我如何“发家”!
完颜家历史课堂开课啦!
练兵、生产两不误
辽朝末期,“赋敛无度,民不聊生”,各族人民反抗不断。
当时我只是一个部落首领,在部族内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300户为一谋克,10 谋克为一猛安(其实有点类似于清八旗制度啦),平时生产,战时出兵。
▲金·铜马镫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三位一体的基层组织制度,在扩张时期的对外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就这样,我率领着女真族,走出白山黑水,轻骑三千破辽兵10万。
▲此处可以有我帅气的英姿
公元1115年,我建元称帝啦!
定都今天阿什河左岸地区,名会宁,号上京。
好学是咱女真人的优秀品质
建国了,自然要有都城。
开始之初,我就圈了块地、围了堵墙,部族人民还是保留着渔猎民族的生活方式,皇帝与百官也都分散居住在荒芜的草地之上。
直到汉人使者来访,似乎惊呆了它们:这也算都城?
(皇帝式尴尬……建都城真不是我强项喂……)
怕啥,不会就学!大不了请汉人帮忙设计皇宫喽~
▲金·龙纹陶砖
公元1124年,我四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格局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
规划了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成为了中国中世纪最北部的都城大邑。
▲金·龙头陶建筑构件
直至公元1153年,上京城作为都城长达38年之久。
糙汉子也要追求美丽和精致
自金立国以来,我们女真与汉族文化交流融合也日益密切。
可不是我随便说说而已,这一点在金代日常使用的器物上可见一斑。
▲金·铜坐龙
来,先给大家观摩下我御辇……的饰物。
龙是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但对于金人来说,狗才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
坐龙,似狗,正是我们在吸取了中原汉文化后,做的本土处理。
金代铜坐龙,也是金源文化的象征。
▲金·“卐”字款铜熨斗
如果不说这是熨斗,是不是觉得这是平底锅?
有了固定居所后,部族人民的生活也趋于富足安定,自然对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衣服材质多样了,款式也多变了,熨斗也成了必需品。凹槽内放置炭火,烘热了熨斗就可以烫衣服了。
铜制的也不嫌重,毕竟我们是强壮的渔猎民族嘛~
▲金·莲花形铜香具
讲真,生活在草原里、马背上,怎么会想去焚香?万一点着了草原,那不是……
这件香具外圈装饰莲瓣纹,上下交错三层,外观精巧别致。必须要夸一夸我族人民,做工匠活也是一把好手~
因为典章、祭祀、冠服、生活、鞍具、陈设、佛事等方面也开始与时俱进,香具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品。
▲金·白釉褐彩塑童 子 / 狗 / 马
辣眼睛了?觉得我们草原汉子都很粗犷,不会把玩这样的小器物?
放出来让你们知道,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虚心学习、包容并用的民族!
其实金代前期的制瓷业,主要建立在辽代的基础上,生产的瓷器釉色多为黑、白、酱色、茶绿等色,胎质比较粗厚。
不过在吸收融合了河南河北等地先进的制瓷技术后,金代的陶瓷有了质的变化——就釉色而论,主要有白釉、黑釉、白釉黑花、酱色釉、青釉、黄釉等;在装饰技法上,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塑贴、加彩和绞釉等。
这是对美的追求呀~
▲金·鱼形铜饰件
学习就要360度无死角
和汉地的交流与融合是愈发频繁了,但有一个问题比较扎心,就是大量做官的女真人、蒙古人不识汉字,也不擅执笔签字画押。
当然没什么能够限制女真人的想象力,由此产生了一个比较独特的金代文化——“花押印”,也称“押印”、“署押印”、“戳子”,是流行于金元时期的一种印章形式。
▲金·方形铜印章 / “大定xxx”方形铜印章 / “封全”长方形铜印章
为了美观和不易被人模仿,将签名设计成的草书,然后将押字式样刻到图章上,就成了印章,用以代替书写押字。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盖戳,还挺省事的哈……
▲金·“大吉”葫芦形直钮铜印章
常见的押印多为竖式长方形,印文多在楷行书之间波动,与边框相隔较空。
除此之外还有圆形、葫芦形、琵琶形等异形印,少见,但形式多样,装饰性强,有一定女真族的民俗意义。
▲金·“寿”琵琶形铜印章
除此之外,金国也开始流通与宋代大致相同的货币。有铜币和交钞(纸币)两种。
其中,在铜钱制式上仿效北宋,为圆形方孔钱,兼用宋、辽和伪齐(刘豫)的铜钱。
呶,这“正隆元宝”钱是我们金代最早的金属铸币。
▲金·“正隆元宝”铜钱币
除此之外,还有银铤作为称量货币使用。可以通用哦~
▲金·银锭
偷铸偷藏,传家宝的“流传”之道
铜作为当时社会的主要通货,是财富的代表物,可以保值、留传给子孙后代。
所以咱们金代的铜镜,其意义绝非仅限于它的实用价值。
▲金·鱼龙变化纹异性带柄铜镜
金代缺铜,所以我们对铜镜的管理、勘验非常严格。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铸镜、藏镜之风却屡禁不绝。
不过也正是这样,流传下来一批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且质量上乘的金代铜镜,这也成为了展现金源文化的独特载体。
▲金·双鱼纹圆形铜镜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镜,直径43公分,被称为“铜镜之王”。
(这里弱弱地说一声哈,双鱼纹圆形铜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属于一级品,这次带来的只是复制品哦,不过是原样大小啦,也值得一看!)
▲金·人物故事纹圆形铜镜
铜镜的主体纹饰也十分多样,既有仿汉、唐、宋三代的图案,也有吸收其纹样创造出的新纹样。
以双鱼镜、人物故事镜较为多见,特别是双鱼镜、童子攀枝镜最为流行,毕竟寓意吉祥嘛。
▲金·双鱼荷花纹圆形铜镜
根据题材可分为龙纹镜、双鱼镜、人物故事镜、鸾兽葡萄镜、神兽镜、花鸟镜、铭文镜、素面镜等。
遇见萧峰的时候,女真部还不过是个任人欺凌的小部落。
但定都建城、改造工具、创立文字,吸纳辽、宋文化,最后实现了从游牧生活到商农并重的封建都城生活的转变——这是南宋官窑希望大家重新了解的女真民族——有着努力向上,学习优秀文化,兼容并用的积极态度。
▲各位大王,欢迎观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金·源——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藏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7.12.22-2018.3.18
开放时间:8:30-16:3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免费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复路60号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7号厅名窑传承馆
公交出行:
◎乘42路至施家山(八卦田)下车即是;
◎乘39路、308路、189路、119路至水澄桥站下车往西入地下通道,右转后直走300米即到;
◎乘20路至终点站陶瓷品市场下车。
博物馆内停车位免费。
新年伊始,看一国起源,似乎很应景~
西湖晓蛮腰微信运营 范雨涵/制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