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本。围绕“忠”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半月谈记者专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炎才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终南文化书院执行院长漆思。
记者:如何理解“忠”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
赵炎才:在我国历史上,“忠”被视为天下大公之道,为政之本,还被视为个人修身之要。从传统文化层面来看,“忠”是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精神纽带。《忠经》曰:“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可以说,“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处理自己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一思想数千年来激励着广大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前进。
可见,在传统意义中,“忠”主要体现为个人主体的自我要求,彰显了对人、对事真诚无私、竭心尽力、忠于职守,兴利于民、献身国家等精神实质。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古代典籍对其不乏相应的表述,如《左传》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论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孟子》中亦有“教人以善谓之忠”的表述。
漆思:“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其含义是言出于心,内尽其心,存心居中,正直不偏。长期以来,以“忠”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形成了忠敬、忠诚、忠厚、忠信、忠勇、忠义、忠善、忠良等道德取向。在儒家看来,“忠”乃做人处事之本,是“仁义”的体现,其反面为“奸”,“忠厚”乃君子之道,而“奸诈”乃小人之为。
记者:“忠”的时代局限性有哪些?
赵炎才: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忠”在一定程度上被塑造为“臣事君”的关系准则,概念范围被缩小,甚至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稳定统治的目的,但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
漆思:在传统等级社会,“忠”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权力本位下形成了等级化、不辨是非的“愚忠”观念,如忽视道义的盲目“忠君”思想等,这种“愚忠”观念影响了理性批判思维的发展,制约了民主法治精神的确立,不利于自由个性价值与独立人格精神的培育,这是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记者:“忠”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漆思:“忠”的现代意义是指在民主法治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基于普遍认同的道义或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其共同体及其责任的认同和担当,如忠诚祖国(爱国)、忠于职责(敬业)、忠守承诺(诚信),忠心待人(友善)等,现代意义的“忠”实际上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道德要求。
赵炎才:在现代社会中,“忠”更多被认为是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人们处理诸多关系的重要准则,如生意人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市场规则,干部坚守信仰、甘为公仆,乐于服务人民等。
记者:“忠”在当下也面临很多挑战,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赵炎才:社会中不乏与“忠”相悖的言行,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玩忽职守、贪污腐败案件屡有曝光,这些“不忠不义”的行为是道德严重缺失的表现。
记者:促进“忠”的现代转化和传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赵炎才:我们应该看到,近代以来,摒弃“忠君”思想之后,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深层意识,凸显了维护民族尊严的价值诉求,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忠”之本义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体现了利民、利国、利公等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应用性。因此,推进“忠”的现代转化我们首先要准确辨别把握其原义,如把“尽心”“尽乎己”等贯穿于为人处世之中,坦诚、平等待人,善助他人,友好往来,和谐共处;强化“忠”德,信守本职,爱岗敬业;以“忠”规范培养人们对家庭、社会、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漆思:增强社会群体“忠”德意识,客观上要求我们的理论阐释更科学易懂,传播的方法更加亲民,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做好。我们要在当代意义上创造性地转化“忠”的文化传统,必须通过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解读“忠”的丰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历久弥新的概念入脑入心。(刘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