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江宁区人民政府

江宁区人民政府

江宁区人民政府主持人谭唱:接下来,将话筒交给我们现场的各位评议代表,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人大代表贲爱玲:我是一名区人大代表,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近期召开的区委全会强调

主持人谭唱:接下来,将话筒交给我们现场的各位评议代表,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

人大代表贲爱玲:我是一名区人大代表,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近期召开的区委全会强调,“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江宁大学城高校云集,今年,驻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请问人社部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区人社局副局长张晓龙: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大就业”工作机制,进一步擦亮“8091(帮您就业)”服务品牌,全力以赴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前期我们的工作围绕解决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加强访企拓岗,解决岗位在哪里的问题。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出台区级促就业政策引导企业提供更多合适岗位,比如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拿到招工奖励等“真金白银”补助。跟踪即将竣工投产的重大产业项目,鼓励用人单位提前招揽人才、储备人才。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对200家重点企业开展月度用工调查活动,动态摸排市场用工需求。上半年,共开发各类岗位6.8万余个。二是加强招聘服务,解决人岗匹配的问题。健全驻区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组织17所驻区高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座谈会,精准摸清就业需求。根据不同院校、专业个性化需求开展校园招聘、“感知江宁”等活动;依托网络资源开展“名企优才直通车”“直播带岗”等特色服务;提档升级“江苏省零工市场”,打造“即时快招”服务样板。近期我们还推出了“就在江宁”招聘夜市”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将岗位送进商超、集市,用烟火气聚人气,提升“就在身边”的感知度。三是加强创业扶持,解决创业带动就业的问题。一方面,强载体孵化。我区现有市级以上大学生创孵平台25家,其中国家级大创园1家、省级园区11家、市级园区13家,产值超过25亿元,纳税近2.9亿元,带动2.4万人就业。另一方面,优活动培育。连续八年成功举办“梧桐林杯”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自开赛以来共征集近3500个创业项目,扶持400余个项目在江宁落地开花,对于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我们分别给予5万、4万、3万元的参赛奖励,如果项目落地江宁,我们还将给予相同数额的落地补贴。总之,江宁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沃土,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的青年大学生来江宁就业创业。

主持人谭唱: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江宁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创业暖心举措,一定会为高校毕业生和有志青年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创业舞台。

政协委员张涛: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区内部分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人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请问人社部门在助企纾困方面有什么优惠政策?    区社保中心四级调研员王世新: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今年3月份国家出台了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同月,经省政府批准,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我市职工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的单位费率由8.8%下调至7.8%,即下调了1%。目前,我区失业保险费单位征收比例为0.5%,减免了1.5%;个人征收比例为0.5%,减免了0.5%;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单位征收比例为7.8%,减免了1%。今年1-7月,我区已为4.85万家用人单位阶段性减免各项社保医保费达6.7亿元,其中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费达4.4亿元(其中单位减免3.3亿元)、医疗保险费达2.3亿元。实际上,自2020年以来,我区已连续四年通过减免社会保险费或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方式来为企业减负纾困,仅2020-2022年我区就累计免缴或减缴各项社会保险费达47.9亿元,缓缴各项社会保险费近8000万元,这些举措为阶段性纾解企业困难、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风监督员:我是一名作风监督员,众所周知人社是重要的民生部门,特别是业务窗口直接服务群众,请问人社部门在提升窗口和工作人员服务群众水平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区社保中心主任张远庆:近年来,区人社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线上线下结合,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效能。一是以“互联网+”为导向,深化“一网通办”。持续推进经办数字化转型,创新开展流程再造,巩固优化80多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建立集PC端、手机端、自助终端、窗口柜台、基层平台于一体的社保智能化服务矩阵,将业务从实体大厅转向虚拟大厅,线上24小时办理不断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上半年累计办理社保各项业务超22万件,占全市办件总量的17%,单位参停保高频业务网办率达92%。二是以“服务集约化”为手段,实行“综窗受理”。一方面,健全标准“统一办”,积极推动窗口业务深度融合,统筹设置社保综窗5个、医保综窗4个,梳理社保综办46项、医保10项,增设1个医保疑难、便捷事项快速办理窗口,实现高频事项一站办结。另一方面,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打破数据壁垒,企业注册—参保—申报—缴费数据线上推送、部门互认,减少经办时长。今年以来,已为4156家新开办企业办理参保登记。三是以“群众满意度”为首要,加强行风建设。有效落实全省政务系统“十要十严禁”规范,强化日常点评考核,以“好差评”为抓手,加速问题整改落实。深入一线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推进政策、经办实务全员学习,常态化开展人社技能练兵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推行每周晨会制度,定期召开季度作风建设推进会,评选“月度服务之星”56人次,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人人是窗口、处处有服务”的意识,坚持做好经办“排头兵”、当好群众“贴心人”,以社保经办“小窗口”彰显民生“大情怀”。

主持人谭唱:我们来看场上的媒体记者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媒体记者周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江宁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人才强磁场”效应凸显,据了解,每年新增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就业人数都在千人以上,请问在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人社局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支持政策?

区人社局副局长谷昊:谢谢你对海外留学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提问。“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江宁是就业创业热土和宜居乐活的家园。我们期待各路英才就业在江宁,织造幸福。海外留学人才,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丰富人生经验。近年来,我们为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累计招引7300多人来江宁就业创业,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市第一。我们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驿站引才。在伦敦、悉尼和墨尔本设立了3个海外留学人员服务驿站,推介江宁政策环境,推送优质岗位信息,开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企业引进海外留学人才或者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推荐海外留学人才来江宁就业创业,我们提供最高10万元的引才奖励。二是活动聚才。我们打造“海创江宁、共赢未来”活动品牌,筹备参加留交会、创业大赛、城市推介会等招才引智活动,建立人才数据库,聘请引才大使,推进精准引才。在刚刚结束的南京留交会江宁专场活动上,我们聘请了5名全球知名院校博士为江宁区引才大使,4名留学生人才与江宁园区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三是载体育才。推进江宁7家省市级留创园,升级软硬件服务能力,构建集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创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向江宁“5+4+5”创新型产业集群输送人才和项目资源。比如,高新区留创园现有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79家,2022年营收45亿元,纳税近3.4亿元。

主持人谭唱:“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完善人才发展生态链,才能把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媒体记者李杰:强化技能培训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推进在岗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请问人社部门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鼓励和扶持政策,后续还有哪些工作打算?

区人社局副局长张晓龙:感谢您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关心。长期以来,我局十分注重技能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职工培训制度,支持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式新型学徒制培训;二是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项目,开展特色项目制培训;三是鼓励企业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比如今年5月在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了高级技师等级的技能认定工作,帮助18名员工取得高级技师等级证书。针对培训工作,政府通过补贴予以支持,我们有适岗培训补贴、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项目制培训补贴、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等多种类别。上半年累计发放各种培训补贴861万元,惠及8610人次。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为例,企业开展培训并取得当年我市政府补贴培训目录清单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照证书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企业每人600元、1000元、1600元、2600元、3600元的培训补贴,符合我市当年高级及以上紧缺型职业(工种)的,补贴标准上浮20%。具体补贴政策内容和申报须知,您可以向我局职业能力建设科了解,咨询电话025-52168536。

主持人谭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纵深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我们相信,区人社局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一定会为江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媒体记者戴华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我想了解一下,我区人社部门在扶持困难群体就业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区人社局副局长谷昊: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下我区就业兜底帮扶工作。一是摸清人员底数。强化区、街道、社区三级人社平台联动,建立“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坚持个人申报和逐级复核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找准困难人员,建立帮扶台账,运用铁脚板对退捕渔民、残疾人、低保家庭等群体上门服务,摸清困难群体就业难点和就业需求。上半年,开展重点登记失业群体专项调查,经核实全区1805名16-24周岁登记失业青年中实有失业人员387人,我们将持续做好困难群体的跟踪服务。二是搭建招聘平台。积极举办“就业援助月”、“创响江苏”春风行动、“招聘夜市”等专项招聘活动,同时,通过江苏省一体化平台、“江宁发布”、“江宁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截至7月底,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70场,为困难群体提供丰富的求职选择。加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现已建成省市区共建的江苏省零工市场,正在加快建设8家零工驿站和8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让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就在身边”的幸福感。三是加强政策扶持。运用税收优惠、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广大用人单位吸纳困难人员就业;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支持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运用社保补贴政策,加大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保障水平,上半年共为3.6万人次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300万元。同时,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合理统筹公益性岗位给予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今年已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安置困难人员就业71人,全年计划安置680人以上。四是注重精准服务。提供“1311”针对性就业援助(1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指导、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为困难人员实施个性化帮扶和跟踪帮扶。强化培训赋能,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如3D打印技术应用、“一老一小”、“宁姐月嫂”等各类培训,提升困难群体就业能力。上半年,困难人员就业3650人。

主持人谭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媒体见面环节就告一段落,感谢各位的提问,也感谢区人社局各位负责人的详细解答,接下来进入今天的行风评议环节。

主持人谭唱:我们邀请现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风监督员、服务对象、市民代表、媒体记者,根据今天区人社局问题回复和整改办结情况进行评议打分。

(略)

主持人谭唱:最后,我们邀请区人社局局长董红霞就本场评议情况进行表态发言。

区人社局局长董红霞:非常感谢大家对人社工作的关心与监督,今天帮我们指出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诚恳接受、照单全收。我们将认真消化大家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把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努力作出特色亮点。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实现人社服务取得新突破。一是着力悟思想明方向。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人民幸福安康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循着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报告指明的方向,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保民生促发展。二是着力抓重点求突破。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个体经营、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稳妥有序推进全省县域人才改革试点,强化劳动纠纷源头治理。三是着力转作风树品牌。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学促干,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江苏省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平台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直播带岗”“感知江宁”“‘梧桐林杯’青创赛”“‘海创江宁 共赢未来’留交会系列活动”等江宁特色品牌影响力,切实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推进江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谭唱: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下一期的评议中,谷里街道将走进演播厅向人民汇报,如果您有问题或投诉,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江宁发布微信公众号留言参与互动!我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 魔兽争霸3地图编辑器中怎么修改人物的强弱?
下一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核心要义和重大意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