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跨越巴山蜀水 造福西南人民

跨越巴山蜀水 造福西南人民

跨越巴山蜀水 造福西南人民1952年7月1日,党的生日,“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正式通车。这一天被定格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成渝两地同时举行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群情振奋,欢声雷动。

1952年7月1日,党的生日,“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正式通车。这一天被定格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

成渝两地同时举行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群情振奋,欢声雷动。两列披红挂彩的火车分别从成都和重庆开出,相向而行,笛声悠扬沸腾了巴蜀大地。

505公里,是成渝铁路的长度。西起成都、东抵重庆,这条跨越巴山蜀水的钢铁动脉串起了62个站点,将遥遥相望的地理单元紧紧相连。风雨70年,它像一座丰碑,屹立在祖国西南大地上,刻录时代风云,畅通发展脉络,烙印城市记忆。

踏平山川阻隔 铺就传奇通途

蜀道艰险,不难在“危乎高哉”的嗟叹中领略一二。

古有水路、驿道连接成渝,当欸乃桨声和哒哒马蹄声渐远,另一种声音呼之欲出。

1904年,川汉铁路公司成立。规划中的川汉铁路自湖北汉口,经万县、重庆、内江至成都。“川汉铁路西段,正是后来的成渝铁路。”长期从事中国铁路史研究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田永秀表示。

1911年,清政府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出卖路权,激起民愤,“破约保路”风潮席卷四川。

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巍然矗立,铭刻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风雨飘摇的近代,筑路事业几度搁浅,到新中国成立时,成渝铁路寸轨未铺。

西南解放的炮声甫歇,百废待兴,修筑成渝铁路何以被列为首要事项?以修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西南军政委员会慎重考虑后作出重大决策。

以1亿公斤大米为启动资金,筑路大军高举“开路先锋”大旗,奔赴建设一线。先后有3万军工、10万民工参与筑路,将筚路蓝缕、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扬到极致。

今年94岁高龄的杨振山是当时筑路军工中的一员。“从石场铺轨到成都,最快一天完成了6公里铺轨任务。”往事历历在目,杨振山感慨地说,“没有大型机械,路料全靠肩挑背扛,大家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一天也没休息,一心只想把铁路修好。”

钢轨来自重庆101钢铁厂。当年的老厂房如今已变身重庆工业博物馆,馆内的8000匹马力蒸汽机与成渝铁路“相交莫逆”。全线采用的钢轨,都是以这台古老机器为动力轧制而成。

筑路方案边推进边优化,选线专家蓝田提出改线方案,在龙泉山脉增建柏树坳隧道,正线因此缩短23.8公里。

轧制钢轨5.6万吨,众筹枕木129万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成渝铁路实现了完完全全的“中国制造”。

力排万难,从1950年6月开工到1952年6月竣工,短短2年时间,巴蜀人民近半个世纪的铁路梦终成现实。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宛若飞虹,横跨巴山蜀水。这个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超级工程堪称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士气,并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遒劲一笔。

成渝铁路通车次日,宝成铁路破土动工。以此为开端,西南铁路新纪元开启。

带动百业兴旺 重塑经济版图

“火车头冒着烟,带着幸福直向前。”一首《四唱成渝路》唱出了“理想照进现实”的欢欣。

一路通,百业兴。随滚滚车轮而来的,是西南交通格局的改变与经济版图的重塑,川蜀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大幕就此拉开。

铁路助推经济发展的效果立竿见影。成渝铁路通车后,四川从省外调入的日用品和工业产品全面降价,内江日用百货价格下降15%至20%,成都百货公司1400多种商品平均降价7.08%。

内江市档案馆馆藏中,一张西南物资分布图上,悉数罗列着成渝铁路沿线的丰富物产,昭示着这条“大动脉”超强的“带货”能力。1200多种过去难以外运的西南特产因为铁路打开了销路。

地处成渝腹心的内江,因为火车的到来如获新生,改变在数字中清晰可见:1953年,内江增加商店700余家,榨制蔗糖总量同比增长36%,内江糖到重庆的运价减少了三分之二。

“成渝铁路塑造了内江的产业格局。”据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冯平介绍,在铁路的加持下,内江一度凭借仅次于成都、重庆的经济体量获得“内老三”的名号。

20世纪70年代后,成渝铁路全线运能饱和。数据显示,1952年,成渝铁路发送旅客180万人次,发送货物98万吨;到1971年,客运量超设计能力3倍以上,货运量超设计能力1倍。

电气化改造的完成改写了局面。1987年,成渝铁路全线运输能力由61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相当于又新建了一条铁路。

时至今日,这条钢铁动脉依旧保持畅通。

江津德感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将兰家沱港与古家沱站连接,由此将数以万吨计的大米和小麦运进粮油生产商的加工基地。

“铁路是企业落户江津的先决条件。”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储运经理肖宏春直言,得益于铁路大运量优势,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正积极探索多元化产品结构。

永川也尝到了铁路带来的甜头。

“以前煤炭发送量居高不下,现在商品汽车发送量逐年攀升。”在永川站货运值班员李昌明的印象中,该站货运业务一直热度不减。2018年,长城汽车在南方布局的唯一整车生产基地落户永川,一辆辆汽车沿铁路专用线,从栏杆滩站运上成渝铁路,销往全国各地。

沿线城市群蓬勃发展,产业布局悄然改变,成渝铁路用事实力证“铁力量”带来的巨变。

浸润城市土壤 镌刻“成渝印记”

城市的魅力,不止于通达的路网、林立的高楼。那些独有的文化符号无声浸润,造就了鲜明的城市特质。成渝铁路所经之处,无不烙下“成渝印记”。

20世纪50年代,成都铁路管理局(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涉铁企业相继落户成都市,“铁字号”单位迅速在成都北门聚集,“铁半城”由此得名。据史料记载,当时成都市主城区常住人口不足70万人,占地数千亩的“铁半城”一下子涌进近10万名铁路职工和家属,风光一时。

成都站无疑是“铁半城”中最受瞩目的存在。这张“成都名片”,扮演着成渝铁路客货运输主力的角色。南来北往的旅客汇聚于此,留下了关于成都站的集体记忆。

据《成渝铁路工程总结》记载,成渝铁路通车时,共有3个一等站,重庆南站便是其中之一。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工务段、车辆段等一众铁路单位“安营扎寨”。以重庆南站为中心,铁路一村到六村沿长江依次排布,这方铁路人汇聚的天地有着与别处截然不同的光景。

重庆南站值班站长卓盾家住铁路二村,街坊邻居多是“老铁路”。从小在成渝铁路边长大的他对这里再熟悉不过。父母和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原已搬离铁路村,因为念旧,又回到黄桷坪租房住下。扎根成渝,是他们真实的情感表达。

有人因铁路而留,有人为铁路而来。铁路四村三角道,原本为机车调头设置的三岔口成了“网红打卡地”。一旁的军哥书屋,成为“铁路迷”的据点。

在七八公里外的菜园坝,重庆站同样承载着几代重庆人难以割舍的情怀与记忆。

今年6月20日,重庆站停运改造、迎来“新生”。69岁的陈志芳在这里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得知消息,她和老同事们特意赶到车站,再看一眼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不少市民也纷纷前来和车站合影、告别。“第一次远行就是从这里出发的。”66岁的市民张浩说起往事不禁潸然泪下。重庆站既是他触摸世界的窗口,也是连接他与故乡的纽带。

暂别重庆站,5612次“慢火车”始发站改至重庆南站。5612/5611次这对成渝铁路上至今仍保留的“慢火车”在重庆与内江之间往返,与成渝城际铁路上的复兴号动车组在峰高铺站“同框”,一慢一快、一老一新。

事实上,连通成渝的铁路远不止此一二,继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成渝城际铁路之后,成渝中线高铁作为直连成渝“双核”的第四条铁路大通道,于去年9月正式动工。

铁路“穿针引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山水相依的成渝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热情相拥、相向而行。

上一篇: 张云:天皇与日本的历史问题
下一篇: 车轮上的中国:从闷罐车到和谐号——铁路见证中国速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