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是【初中历史知识点与思维导图】专栏第7节,主要讲解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包括如何审题、抓题眼,材料分析题中常见的几种题眼和应对方式,材料题常见的问法和答题思路。前6节内容是初中各年级的历史思维导图,文末附私信领取电子版思维导图方式,千万不要错过。
总是有同学会疑惑:明明感觉自己历史知识点掌握得还可以,为什么考试总是得不到高分?
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那大概率是自己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有问题了,如何将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在试卷上更准确地展现出来是历史考试是否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初高中阶段的历史试题,主要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直接勾选答案即可,不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和书写文字答案,非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分析题为主,某些地区的中考题会有少量简答题、图表题、活动探究题,占比不大。
学生最为头痛的就是材料分析题,今天就为同学们重点讲解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掌握答题的方法,避免掉入题目的陷阱,更好地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呈现出来,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历史材料分析题想要获得高分,老师总结了这5个要素。
(一)读材料、审题,知道问的是什么
1.看清问题要求
明确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等等。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针对性地去解答材料题。
2.带着问题要求阅读理解材料
阅读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等,注意提示性文字(在材料的开头和在材料末尾)
3.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抓住关键句、词、字。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地方,甚至画出关键的词句,以便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各种方式的时间信息),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
(二)专业术语+正确的格式
1.答案用语多用专业术语,尽量使用教材的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要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2.注意答案的全面,坚持广度第一,深度第二的原则。如遇答案内容比较复杂,可按历史的逻辑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或按内、外因作答,还可以按时、空顺序作答。
(三)整齐有序的书写
要做到,内容条理化、答案序号化、书写规范化。
1.注意分段:一个问题答题结束后,另起一段,看起来比较清晰;还可以在每个问题的前面加个小标题,如“原因:”“性质:”等,便于阅卷老师很快找到得分点,以增加阅卷的准确性。
2.使用序号:一个问题中不同的点,可以用①、②、③,或第一、第二、第三等方式标明序号,显得比较有逻辑性,另外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答题要言简意赅,要点清晰。
3.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作答大题号小序号应保持一致,不得变更题号和小序号。避免错别字。
(四)实在不会要会蒙
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某一历史材料分析题,确实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的时候,千万不要空着,可以在材料中提炼一些内容,然后把自己能想到与材料相关的内容和观点都写在里面。有些题目的答案本身就是开放性的,只要沾到一点关系,就有分,所以蒙到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五)扎实的基础知识
前面讲的4点都是技巧,想要更准确地答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基础打牢,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记牢。如果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记得不牢,材料分析题就不能准确地说出相关知识点。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历史高分也就无从谈起。当然,也有同学会感到畏难,初中历史内容太多,总也记不住怎么办呢?《初中历史思维导图与重点知识》这个专栏的前6节内容是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帮助同学们快速记忆和理解课本知识点。
如需看初中各年级的历史思维导图,将专栏加入到书架,到专栏列表查看,文末附私信领取电子版方式,千万不要错过。
专栏大纲如下:
订购专栏后,可私信我,领取电子文档,打印出来给孩子学习,领取方式如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