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脉拥有四季之美,十里之内天气各异,这便是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东北地区的第一山。它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被描绘为清朝的龙脉所在地,据说这里的地形和风水布局能够造就众多世代昌盛的伟人。
长白山最早出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国文字记载中。这座沉睡的活火山历史上曾三次喷发,民间传说中,长白山是神仙居住之所。
然而,在清朝顺治帝时期,长白山却被封禁长达200多年,汉族民众被严禁进入。甚至当时还动用大量兵力,用柳条编制成的篱笆墙将山围起来。然而,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为何大清朝会选择封禁长白山呢?
在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时代变迁。长白山作为东北地区最高的山脉,具有丰富的龙气,正应了古人所说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清永陵位于辽宁新宾永陵镇,靠近启运山的南侧山脚。启运山从西部龙头至东部龙尾共有12个山峰,与清永陵的距离均为12里。位于启运山前的苏子河也距离清永陵12里,象徵着清朝的12位皇帝。
在少数民族夺取中原统治权后,历代帝王都致力于保护家族龙脉,以确保子孙后代能够长久维持霸业。当时,东北地区紧邻外蒙古和朝鲜,一旦汉族与外族联手,国家易主,这个民族的人们将何去何从?
据传,努尔哈赤年轻时曾带着先祖的遗骸躲避战乱。在途中休息时,他将装有先祖骨骸的包袱藏在了长白山南麓的一颗榆树树洞中。后来,大明的术士们发现东北天空星辰闪烁,为防意外,他们试图破解其风水,却一直无法成功。实际上,他们未曾想到那龙脉距离地面三尺的地方,就隐藏在大榆树的树洞里。
努尔哈赤从十三副盔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政权。作为满族的发源地,长白山自此受到了严密保护。实际上,自金朝金世宗时期开始,皇室祭祀活动在长白山已有一定规模。金世宗曾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而后金章宗更进一步封为开天宏圣帝。
清朝奠基者努尔哈赤在重建后金汗国之后,将他的祖先安葬于长白山。从那时起,后金汗国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战争中也屡次获胜。后来的清朝皇帝们更加确信,正是长白山这片风水宝地守护了他们,这里便是大清的龙脉之所在。
古人对风水有着深厚的信仰,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龙脉的说法。长白山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潜龙脉,称为“出海龙”。为了防止过多的人进入长白山破坏风水,清朝统治者便下令封禁长白山,以确保自己的国家长存。
一个朝代的消亡并不意味着一个民族会湮灭。在保护龙脉的同时,这也是历代君主在自己执政时期为自己留下的一条退路。因此,长白山实际上是清朝的备用资源。
简单地说,满清的发源地就是长白山。当后代子孙经历朝代更替后,回到长白山地区休养生息也是一种可能。这里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山参和鹿茸等。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资源将成为最佳的后方补给。
长白山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使得刘伯温在破坏全国龙脉的过程中,始终不敢对长白山有所动作呢?
龙脉的传说在我国历史悠久,传闻中共有100条龙脉。为了确保朱元璋的后代能够稳坐皇位,刘伯温奉命割断各地的龙脉,旨在使大明国土安稳永固。实际上,历代君王常常暗中派遣人员前往全国各地割断龙脉,试图在所谓的风水宝地改变山河地势。要在纷繁复杂的山脉中找到龙脉并加以破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阳二宅全书·龙说》中提及:“地脉之行止起伏称为龙”。据明史记载,刘伯温发现的第一条龙脉位于无锡山。然而,仅靠他自己无法完成如此宏大的移山填海工程。因此,在勘察了无锡山的山河地势之后,刘伯温号召当地百姓共同参与移山,并声称这里的泥土与众不同。同时,他还雇佣了一些当地商人来收购泥人。
当百姓们看到用泥土制成的泥人可以被朝廷高价回收,纷纷认为致富如此简单,便纷纷涌向山上挖掘泥土。在当地百姓日以继夜的努力下,无锡山所谓的龙脉终究被彻底摧毁。
刘伯温发现的第二条龙脉位于甘肃兰州的皋兰山。在西北部的主峰处,他发现了一座形似龙头的山峰。于是,刘伯温在龙头四个方向埋下伏龙墩,并在阵眼处打了一口深井,将这条龙脉压制得牢牢的,彻底剥夺了它腾飞的机会,并将其命名为四墩坪。
据说这口井的挖掘耗费了巨大的力量,挖成后甚至有“龙血”从中涌出。幸运的是,这条龙脉最终还是被切断。就这样,刘伯温走遍各地,成功斩断了99条龙脉。最后,他来到了长白山山脉,发现在云层之中,有八条金龙若隐若现地盘旋。
于是,刘伯温摆出八仙桌阵,点燃七星灯,经过连续七天的布阵、念咒,终于成功斩断了七条龙脉。然而,最后一条龙脉悬在半空中,既不升起,也不降落。刘伯温意识到,他的子孙将会跟随长白山龙脉的主人。正因为这个原因,刘伯温最终没有切断这最后一条龙脉。
但是,你知道那最后一条悬空的龙为何如此吗?
实际上,这是刘伯温当时推算出的结果。他得知在这里200年后将诞生一位皇帝。八条龙象征后金(大清的前身)的八个部落,他们正为争权夺利而斗争。当刘伯温用斩龙剑除去七个部落首领后,他意识到这是天意,无法与之对抗,于是饶过了努尔哈赤的祖先。
在努尔哈赤的祖先幸运地逃过这场劫难后,女真人攻破山海关,建立了大清王朝,成为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从那时起,长白山被视为东北的神山。
此外,刘伯温之所以临阵收手,估计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原因。清代《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载:
“天池中有一怪物浮现水面,呈金黄色,头部巨大如盆,方顶具有角,颈部多须,猎人认为是龙。”
长白山一直都是一座神秘莫测的山峰。许多文献都记载了天池与大海相通,常有神龙出没的传说。
1980年8月22日,曾有人在天文峰发现天池中有奇异的动物,“头如马,眼大如栗,颈长白毛。”近年来,还有人拍摄到了所谓“怪兽”的照片和录像。刘伯温及其随行人员在长白山时,也许恰好看到了某些奇特而可怕的景象,因此才在关键时刻收手,以避免祸患降临于身。
另外,长白山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是唯一被三位皇帝封王、封帝、封神的关东圣山。同时,满族、朝鲜族、韩国人和朝鲜人都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长白山宛如一条跃向九天的蛟龙,在神圣而不容亵渎的白山黑水之间翻飞。龙头处的天池被认为是大清龙兴之地,素有中国仅存的“天眼”之美誉。在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长白山被称为不咸山,意为神仙之山。
《松漠纪闻》中记载,长白山是白衣大士的居所。皇帝们在附近建造了望祭殿,时常向长白山顶礼膜拜,祈求国运昌隆。因此,满清王朝将长白山区封禁为圣地,设立柳条边。
《盗墓笔记》的书迷们选择长白山作为十年之约的实践地。中国考古队曾在长白山发现了一座古墓,在古墓中出现了《盗墓笔记》中描述的九龙抬棺。九龙抬棺象征着棺木中之人得以升仙,但棺材上雕刻的九龙并非四足龙,而是少数民族独创的多足龙。
然而,正因为这一发现,许多书迷纷纷表示,《盗墓笔记》仿佛成真了。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长白山内讷殷古城的灵应宫,是全国唯一的长白山之神道场。它坐落在长白山龙脉之上,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千年洞府,供奉着所在地的土地神、山神、龙神以及长白山之神。
相传长白山之神具有控制风雨云雾的能力,保佑满族人的三魂七魄,确保世人平安。同时,长白山之神还呵护着长白山的万物生灵。东北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历史上曾出现“熊瞎子”崇拜的时期。熊瞎子指的是黑熊,它的舌头带有倒刺,能够直立行走,被长白山的先民认为具有人性,于是奉熊瞎子为祖先。
在中国,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往往被赋予神性。满族及其祖先在长白山区繁衍生息了千百年,巍峨的长白山成为了满族及其先民心中,不屈民族精神的象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时代,满族人民的先辈们就开始对长白山产生崇敬之情。满族人寻根问祖的传统较其他民族更为强烈。据说,长白山有八道沟,居住在哪道沟的人就以哪道沟人自称。许多满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以及族源都与长白山有着紧密的联系,长白山可谓是满族各姓氏的“根”。
随着满族(女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满族及其先人历经了数次大规模的族群迁徙。为了维系对祖先的敬仰,无论是皇宫、王府还是普通百姓,都将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长白山上。
康熙皇帝曾这样说:“长白山是五岳之祖,其根脉向南延伸,穿越渤海至山东半岛,再直接连接泰山。因此,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
由此可见,满清统治者将长白山的神性提升到与五岳神相同的地位,因此在祭祀八大名山时,总是将长白山列为首位。这样的做法形成了满族独特的长白山文化,一度达到了巅峰。
在南派三叔的作品《盗墓笔记》中,主角张起灵最终在长白山的青铜门度过了十年。随着大量的粉丝远赴长白山参加“十年之约”,游客数量在长白山景区也迅速增长。或许随着这部小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将来见证“张起灵回归”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