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年历史看河南?

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年历史看河南?

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年历史看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河南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史上, 河南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

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以少林武术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文明程度、年代、以及 历史文物遗存 还是河南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

河南嵩山东汉小篆铭文,记述了夏禹及其父亲鲧治水的故事。摄影/王豫明

“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这两个几乎是中国人象征的名词

发端都是与河南有密切关系

从淹没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时代走来

河南是夏、商、周三代定都的地方

“禹分九州,豫居其中”

居天下之中的河南

既是中国早期发展的核心舞台

同时天灾人祸、战乱频仍

是承受中华民族灾难最深重的一个地方

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崛起

河南成为劳务输出的大省

这片文化厚重的中原大地

在经济发展上变成塌陷的中部

备受键盘侠们地域黑

今天我们寻根觅祖

再看河南

伏羲的时代

婚姻的规范 · 姓氏的诞生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

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6期

追溯中国历史的童年时代,开宗便是“三皇五帝”。一般认为三皇时代,伏羲氏排在首位,其后是神农氏、燧人氏。

伏羲生于雷泽之畔,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县境。伏羲氏在地处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颍水中游的陈(古称宛丘,今河南淮阳)建立了都城,死后也葬于此。

淮阳至今还有太昊伏羲陵,号称天下第一陵。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里都会接待成千上万前来祭祖的群众。

太昊伏羲氏为中国古代文明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制嫁娶、正姓氏,使中华民族的婚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伏羲以前,人们“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过着近亲通婚的血缘婚姻生活。伏羲氏应该是最早改革婚姻制度,禁止近亲通婚,实行族外婚制的部落。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

中岳嵩山,立壁千仞 供图/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

这种嫁娶之礼,与后世嫁娶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它只是指一个氏族对另一个氏族之间的嫁娶,是一种族外群婚。

传说中伏羲和女娲原是兄妹,后来结为夫妇,其实正是两个氏族族外群婚的状况。因为这里的伏羲是指伏羲氏族,女娲指女娲氏族,是关系亲近的两个兄弟氏族。

这种群婚已排除了氏族内部血亲间的性关系,实行氏族之间的男女群婚,当然要比近亲通婚的血缘婚姻制进步得多。

婚姻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姓氏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因为族外婚必须以至少有两个不同血缘关系的氏族同时并存为前提,而原始氏族之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唯一因素,就是他们源自不同的始祖先。

这位始祖先就成为他们氏族存在的标志、名号和姓氏,这种标志、名号和姓氏在世界其他一些原始氏族中又称作“图腾”。

族外婚产生以后,姓氏就在区别婚姻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据载,伏羲氏实行族外婚制,中国最早的姓氏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产生。所以中华民族姓氏制度的起源,就应该是在最早实行族外婚制的河南。

炎黄的时代

炎黄子孙 · 姓氏壮大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

每年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办的祭祖大典,已经成为全世界华人寻根的重要文化活动 摄影/杜小伟

伏羲之后的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时期,河南仍然是中华民族活动的核心地区。

从血缘关系上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在当今中国,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多数是在河南境内形成的。

这120个大姓分别属于长期以河南为活动中心的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

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同为太昊伏羲氏),这就是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自居的由来。

这120个大姓氏中,全部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45个,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0.8%,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9%。

追根溯源,中华民族的根就在河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战乱和灾害等原因,我们的先民不得不离开这片沃土,远播四方。

两晋年间

中原战乱频 · 客家人形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

位于泉州的洛阳桥,是古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这座桥的建造也跟南迁的中原文化有关 摄影/陈世哲

西晋建立不久,便爆发了“八王之乱”。之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崛起并进入西晋国都洛阳,河洛地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史称“永嘉之乱”。

经过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摧残,中原地区到处是颓垣断壁,哀鸿遍野,百姓难以生存,避难江南者十之六七,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中原汉人南迁的浪潮,根深叶茂的客家民系也因之形成。

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以西晋都城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人口聚居的密集区域,其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2%。

西晋都城洛阳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偏于河洛平原的东南,位于今偃师境内,四周为群山大河所环绕,其东南的辕关古道是西晋时期客家先祖南迁的主要通道。

八王之乱,殃及京师,河洛居民大多由古辕关道向东南迁徙。他们在出辕关道后,按照颍、汝两水的流向朝东南淮河方向南迁。

在东晋以后颍、汝、淮之间的河南南部、安徽、湖北交界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的安徽一带,成为南迁流人的主要聚居地。

这股移民潮前后持续了170多年,迁移人口达到200万之众。

两宋之交

氏族南迁 · 开枝散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

太行脚下,中原大地进入了麦收季节,河南农民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10的粮食。摄影/王立力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占开封,北宋灭亡。

1127年,宋室南迁,随行的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人数之多,超过以前各次,自然所包含的姓氏也难以胜计。

此次迁徙的中原人落脚之处也比前几次的范围更大,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此外还有迁至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

中原文化随着这些行走天下的中原人而传播至祖国各地,这些中原子孙先是下到南方,然后辗转世界各地,但很多家族,真正的源头始终是在河南。

当然,体现根深蒂固中原文化意识的遗存远远不止这些,千百年来,在历史上大大小小的迁徙中,有无数中原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然后落地生根,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倘若今天去寻根问祖,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的祖先就来自河南。

咱可不止五千年!《国家宝藏》立下flag惨被大河南“打脸”

无论朝代变迁,中国的古代地图上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中心,那就是古称为中原,意为华夏之中的河南省。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更因为盘古创世、女娲补天、黄帝即位等一系列神话传奇,被称作是“上古文明开源之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中心向沿海地区转移,这个曾经热闹非凡的中原城市,变得有些落寞。看着那些比自己年轻太多的沿海城市一个个光芒四射的样子,河南人民站立在数朝古都的遗址之上,背靠着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期待着一场“逆袭”。

(华夏之中——河南)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独家冠名的热门大型文博综艺《国家宝藏》,以博物馆为主体,以国宝文物为线索,展开了一场探索华夏文明的文化巡礼。而这自然让拥有17余万件馆藏,见证华夏历史的河南省博物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誓要在节目中再现中华文化源头的荣耀与光彩。而本期节目也邀请到刘涛、雷佳音、蔡国庆父子作为国宝守护人与河南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一起惊艳亮相,讲述它们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这是《国家宝藏》中被广为传播的一句台词。不少观众也期待跟随节目镜头,以国宝回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但节目组可能万万没想到,河南博物院所带来的一件国宝藏品,却成为了“例外”,引发观众惊叹连连,大呼文博界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

(贾湖骨笛)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馆藏国宝正是有着8000余岁“高龄”的贾湖骨笛,作为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它硬生生地把节目宣扬的“五千年”概念又往前追溯了将近3000年的时间,而这件国宝恰恰也证明了河南在华夏文明中不可替代的源头地位。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几千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老祖宗在河南除了必要的生产劳动之外,也不遗余力地在寻找生活的乐子,听听音乐喝喝酒唱唱歌,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而说到喝酒,以及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那就更不得不提到河南了,相传最早的酿酒人仪狄,正是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所以河南在酒文化上,更是源头的源头。

正因如此,这期《国家宝藏》的另外两件宝物,都跟酒密切相关,这也恰好与节目独家冠名方水井坊高端白酒的身份“不谋而合”。作为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之道上重要一环的水井坊,能够在这次与《国家宝藏》的合作中,向代表着数千年前酒文化精髓的国宝致敬,可谓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而有趣的是,这两位“前辈”之间却还有些互不服气,大有一副要跨越时空相互“PK”的意思。它们一件是出自商朝晚期,用于庆祝胜利,畅饮美酒的“妇好鴞尊”,;另一件则是出自春秋中期,宣扬理性饮酒、慎饮少饮的“云纹铜禁”。搞得观众也纷纷纳了闷:这大河南的酒到底是叫人喝还是不喝?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

(国宝守护人——刘涛)图片来源于网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

(妇好鸮尊)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不少去过河南,并感受过河南酒文化的朋友,都能够在河南那些延续至今的饮酒习俗中找到答案。河南人宴会饮酒有着“头三杯酒”的习惯,意思是在大家互相敬酒之前,先一起共饮头三杯酒。这三杯酒正是河南人骨子里热情好客的体现,希望能够将美酒与愉悦与宾客一起分享,与“妇好鴞尊”所代表的“饮酒庆祝”理念是契合的。而据考证,这“头三杯酒”习俗又源自《礼记·玉藻》中记载:“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意思是饮酒喝到三杯,达到微醺状态,就差不多了,这可以理解为“理性饮酒”的一种倡导,这无疑又暗合了“云纹铜禁”所传达的理念。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

(国宝守护人——雷佳音)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

(云纹铜禁)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说,在这“喝”与“不喝”的纠结之中,是河南人在数千年的文明推演过程里,对于酒文化的深度思考。而置身于“妇好鴞尊”与“云纹铜禁”这两位代表了中国源远流长酒文化的“前辈”之侧,“六百岁”的水井街酒坊无疑是年轻的,但中华悠久灿烂的文化,需要数千年的集大成者,也需要每一个百年、十年之间的传承者。水井坊恰逢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之上,在肩负着传承中国酒文化大任的同时,也欣喜地看到,跨越数千年岁月之后,那些由国宝所孕育出的古老文化与习俗,依旧鲜活地存在于民间,存在于一个个平凡的生活场景之中,在举杯与分享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出活着的传承。

《国家宝藏》从策划伊始,就希望能够以明星演绎加嘉宾互动的形式,让沉睡的国宝“活”起来,其唤醒的,不仅仅是国宝本身,更是国宝所承载、所寄托的文脉、历史、匠心、技艺、习俗。这一切堪称中华骄傲的文化精髓,不应该被博物馆的围墙与大门围合起来,而是应该在每个人的心中被记忆、在每个人的口中被传颂。更为巧妙的是,这一切恰好也是水井坊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初衷:以奠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井街酒坊600年原址之上的水井坊博物馆为基础,水井坊将传承了60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进行了延续与保护,并将其融入在高品质产品的酿造之中,让那些在岁月中愈发精进、愈发熠熠生辉的技艺与匠心,让历经岁月沉淀依然“活着的传承”,都能在品味每一杯美酒时感受到。正因为如此,水井坊与《国家宝藏》之间的携手,早已不仅仅是在初衷与理念上的惺惺相惜。观众们在节目的演绎中,看见数千年前铸造的国宝酒器,与活着传承了六百年的水井坊互相共鸣,以不同的载体与形式,将中华酒文化,以及从酒文化中衍生而出的祭祀文化、宴席文化、礼仪文化等进行保护与传承。这让文化不再只是书籍上的文字,而是真正地“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代史_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_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事件

(高端白酒水井坊独家冠名,与水井坊一起走进《国家宝藏》)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一家家博物馆的陆续露面,一件件国宝登上了节目的舞台,那些凝聚大师心力的画卷、荟萃顶级工艺的瓷器、千百年后锋芒依旧的兵器、回溯华夏漫长历史的乐器、以及记录中华酒文化演变的酒器,将多元精彩的中华文明逐一呈现,让一座座城市为之骄傲,也缓缓展开了一幅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长卷,让人流连忘返。而这些充满竞争力的国宝的登场,让最终能够入选《国家宝藏》年度特展的名单,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水井坊和节目组一道,号召大家走进河南博物院,与国宝亲密接触,并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微博、微信平台,为自己喜欢的国宝投票,助力其登顶国宝之巅。

上一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叠被子》包含微课视频课件教案
下一篇: 自考《社会学概论》知识点与历年真题对应分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