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百家姓》中,黄姓排行第96位,2020年,公安部公布了全国姓名报告,黄姓排行第七,也可以说,黄姓也是我国前十的大姓之一。
源流一
黄姓其远祖伯夷因治水功绩被舜帝封为嬴姓。他的后代曾经建立了黄州。黄龙世是福羲的正式姓氏,黄龙席的后裔以其姓氏为姓,至今仍流传至今。黄石也源于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元朝末年,普什回族为了躲避杀戮的祸害,改行黄石。
源流二
黄姓的始祖是黄夷的流徙,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天的内蒙古东部,燕山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南。后经河北省迁安县西部的黄山和蜀鲁县的黄秋山向东南迁移至山东半岛。它加入了东夷集团,成为九个彝族部落之一。后来,在中国与东方的大融合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小郝氏族跟随转旭从山东半岛来到中原。
源流三
在古代,黄和王的发音相同,所以一些王的姓氏被改为黄。将姓氏改为黄还有其他原因:例如陆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
润东德厚堂黄氏原籍和迁居扬中及其繁衍分布
《润东德厚堂黄氏族谱》,计二十卷,卷一含谱序、宗祠、家规、家训、 祀事、谱例、传序等,卷二含传序、艺文等,卷三、卷四为世系,卷五至卷二十 为世表。德厚堂黄氏以北宋监察御史黄昉为外纪第 1 世祖,祖居徽州(大致相当 于今安徽黄山市)。至外纪第 7 世乾一公,迁居崇明三沙。德厚堂黄氏宗族在扬中以外的聚居地还有扬州、南通、常州、镇江市 区等。
德厚堂黄氏外纪第 13 世黄留成的儿子黄爱真“始迁圌东之细民洲居 焉,是为细民洲之始迁祖”,即内纪第 1 世祖。黄爱真本来是苏州郡崇明县(今上海崇明)人,崇明隶属太仓州,有着良好的文明秩序、礼乐教化,学校教育也很发达,号称“海边邹鲁”,是远近闻名 的文化昌盛之地。最初黄爱真一边游学讲艺,一边到金山、焦山等地寻访名 胜,乘船顺流东下,到达白沙。看到那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就在那里择地 定居了下来。黄爱真生殁葬俱失考,黄爱真次子黄镇“殁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长 孙黄志明葬于太平洲。据此推算,德厚堂黄氏迁居扬中,应该超过 500 年。德厚堂黄氏在扬中影响很大,六邑团练局、太平书院(太平校士馆)、龙 王庙惜字会、三邑镇(老郎街)保婴局等的创立与经营,都与德厚堂黄氏密切。
此外,黄氏族人黄天纪曾与姚湘、戴应璜、戴世清等联合撰文《扬中县 水灾乞赈启》。族谱中收录的《半足轩记》《卜居猫儿沙记》《江洲三十韵》等 诗文(详见本书《扬中家谱艺文录》),也记录了旧时扬中的古迹、地名,以及 风土人情,是非常珍贵的资料。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占江南,定都天京(今南京)。丹阳县令吴绳祖 (字也愚)避难太平洲时与黄道平结交,又在黄道炳、黄道学、王鹏等乡绅的 禀请之下,总办六邑团练事,在龙王庙(今长旺中心小学处)设立团练局。团 练局作为扬中独立建置以前的行政机构(晚清时团练局等为非正式机构,但 在功能上取代了官方的行政官署),保卫太平洲。黄道学筹划设立团练局、 黄道平筹办捐助、黄道炳为首席董事且因功加五品衔,黄憺岩因能干深受吴 县令器重,都散见于诸人的传序中。同治五年(1866),六邑共建太平书院于龙王庙。另外,黄道平也曾参与创立太平书院。由此可知,德厚堂黄氏在太平书院的创立、经营、改革中,都曾有过 大的贡献。
润东德厚堂黄氏辈分排序
国家有道,天子万年;贤良方正,恭懿惠和。
维扬中宜堂黄氏原籍和迁居扬中及其繁衍分布
扬中中宜堂黄氏始迁祖黄弘实,先世原籍苏州,后迁崇明。弘实公于明初从太仓崇明迁居扬州江都。弘实公生一子黄谋。谋公生二子,长子彦才居江都,次子彦辉迁居泰兴(太平洲)。泰兴一支为东分,江都一支为西分。
自明初弘实公迁居江都 230 年后, 1618 年黄 氏 宗 族 第 一 次 修 谱。1618—1931 年,《维扬安阜洲黄氏族谱》在 313 年间历经 14 次编修。
目前已知,西分黄氏除扬州外,还有丹徒、通州、海门等聚居地。东分主要集中在泰州大桥至江阴大桥长江沿岸,包括扬中、泰州高港永安洲、泰兴大生镇、靖江新桥镇、江阴黄田港等地。
据族谱记载,东分黄氏始祖黄彦辉生一子黄仁。黄仁生四子: 黄琼(字东江)、黄玠(字西浦)、黄琪(字南海)、黄瓘(字北洲)。其中,长子黄琼,葬太平洲。扬中黄氏祠堂原来在三茅东方村,现在叫锦程村。1860 年左右,三头圩埭黄宗恺(三子承孺)、太平洲二百五十圩黄宗彭、黄宗献请谱师修谱。据老辈回忆,东分彦辉系最近一次修谱在宣统二年(1910),宗谱共有 10册。 1860 年后,部分族人从扬中迁往泰兴、靖江、江阴等地江滩筑圩种田,每年回扬中祠堂祭祖。
2015 年 9 月,扬中三跃头圩埭黄宗华(第 14 世)后裔举行“厚待长辈”宗族活动,并修撰了《“中宜堂” 扬中三跃街头圩埭黄氏家族练习簿·简谱》,
维扬中宜堂黄氏辈分排序
中宜堂黄氏“忠字”辈后 32 代字辈:
第 14—21 世: 承、启、景、裕,厚、永、熙、元(廉);
第 22—29 世: 锡、尔、康、胜,庭、跃、伟、传;
第 30—37 世: 繁、荣、强、大,真、情、九、州;
第 38—45 世: 继、前、天、光,福、寿、喜、财。
注:有关扬中黄氏迁徙来源、繁衍分布、辈分排序、名人传记、祠堂历史、家规家训等详情,请查阅扬中民俗文化研究会编写的《我从哪里来》专著及其续编,书中有详细介绍。如需查询或购买,请到扬中家谱馆。
* * * * * *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