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说影视原创
本文主旨:电影《阿甘正传》并不只是一部普通的爱情或是励志电影,导演想通过这部电影回顾和反思二战后的美国历史和美国人的心路历程,并通过塑造阿甘及其母亲、珍妮、巴布和丹中尉等人物形象来呼吁美国人回归基于基督教新教伦理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影片的中文译名为阿甘正传是仿自阿Q正传,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文化里麻木和得过且过的国民劣根性的深刻反思,阿甘正传则是导演对美国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是由编剧出身的美国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1952年5月14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创作的电影,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国上映。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本电影于1995年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视觉特效的奖项。影片全长142分钟。
一、阿甘及其母亲是美国的创建者:来自英伦三岛的清教徒的直系后裔和其基于基督教新教伦理的价值观的继承者。
阿甘应该是1945年以后出生的美国战后一代,影片中阿甘的同龄人珍妮的墓碑上写着1945年。影片开始部分阿甘说自己和母亲家族世代生活在阿拉巴马州绿荫镇,这个镇现实中并没有,原型地是阿拉巴马州莫比尔市。阿甘家族一直可以追溯到第一代移民开拓者。阿拉巴马州位于美国东南部,是美国最保守的一个州。居民70%是白人,30%是黑人。本州白人的祖先一般来自英伦三岛,很多家族是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并且由于南方人普遍安土重迁的,所以流动性很小。居民以信仰基督教新教为主。
影片中阿甘母亲领着阿甘带完腿箍回家,影片用移动的大远景镜头,完整的呈现了阿甘和母亲的家园。那些巨大的树,和那栋不算奢华的大房子,是阿甘的祖先留给并继续养育了阿甘的一笔物质遗产,阿甘母子俩是靠租房子来挣钱的。
那些大树让我想到了《乱世佳人》里那些大橡树。那些大树是阿甘家族及无数美国人一代又一代繁衍不息的见证。
美国的第一批移民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几个世纪以前,他们为了逃避本土的宗教迫害,追求自己的宗教理想,冒着千辛万苦来到美洲大陆。清教徒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
电影中阿甘及其母亲的言行举止其实是演绎了一个美国南方世代清教徒家庭的传统价值观。
作为一个非美国文化内的外人,其实刚看本电影时,并不能理解电影中的一些深层含义,所以我看好多影迷的影评是说的爱情或是励志什么的比较表象的东西。所以要适当的补充一下美国历史知识和关于清教徒的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本影片。
清教徒的名称来自于本派的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的意思。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由天主教垄断,规定信仰基督必须通过天主教的官僚机构和仪式。垄断的结果自然是腐败丛生,一个德国传教士马丁路德率先起来反抗这种局面,他说只要心中信仰上帝,就是基督徒,不用非通过天主教教会的认可。大家有了思想上的解放于是纷纷反抗天主教,这就是基督教新教。由于新教的思想是只要信仰上帝就是基督徒,不用规定什么统一的形式,所以各地都按自己的理解来信仰上帝,所以一时间派别林立。清教徒就是英国的新教中有一个派别。
下为引文:
何为清教徒
清教徒不仅仅是一种派别,更加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信仰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职业的概念
清教徒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呼唤、呼叫”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上帝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富有的君王,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
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
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清教徒精神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
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
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上文引自百度百科)
电影中母亲教导阿甘:不要管其它人 ,说他们比你强, 福雷斯 ,如果上帝要让人人都一样的话 ,他会给每人一双脚撑 。
记住我说的话,福雷斯 ,你和其它任何人是一样的, 听清楚了没有, 福雷斯? 你和其它人是一样的 ,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这就是上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清教徒思想。
阿甘的衣着是整洁而简朴的,发型是利落的短发,不留胡子,全国跑步期间例外。阿甘的欲望水平停留在孩童时期,对成人的性欲望是免疫的,比如珍妮在宿舍里让阿甘看自己的裸体,阿甘的反应是惊慌的,再比如和丹中尉一起过新年时,对那个妓女的反应只是闻到她身上的烟味,对她的肉体是没有感觉的,以至于妓女感觉受到莫大的侮辱,骂阿甘在战场上丢掉了性器官。珍妮说阿甘不懂爱是什么,大约就是指的阿甘这方面说的,他不懂得男欢女爱。
这是清教徒精神的一种体现,清教徒是禁欲的,对感官上的一切享乐都是克制的。这包括烟、酒、女人肉体等一些让人可以沉沦其中的东西,作为阿甘的反面对比人物:珍妮的父亲是个酒鬼,导演怕观众看不见特意给了一个他拿酒瓶的手的特写,好多爱尔兰早期移民都是酒鬼,好多都活不过四十岁。珍妮成年以后吸毒,当然也和当时嬉皮运动特定环境有关,但未尝不是家族遗传的堕落基因在她身上的体现;丹中尉一上场就是烟不离口,后来又酗酒,找妓女等。这都是阿甘这个正面价值感载体的反面对比。
美国历史上曾经禁过酒,这段历史在电影教父、美国往事等电影中都有反映,其实就是一种清教徒精神的体现。阿甘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性欲,干净利索的一位清教徒形象。
阿甘对珍妮的爱也是一种清教徒式的爱情观的体现,这里导演用了不少篇幅来表现。清教徒的两性观:理想婚姻是新密挚友,而不是性伴侣。阿甘对珍妮的爱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展现。
下为引文:
清教徒之所以崇尚创业,不仅因为创业可以积累财富,得到神的祝福。也因为他们认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所以有人说,美国18世界末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美国人清教徒思想精神。这也被视为“美国精神”的内涵之一。
(引自简书)
阿甘做广告挣了两万五千元,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花的:这是他在好友巴布坟前说的话:“我带来两万四千五百六十二块四毛七分,这是我所有的钱,其它钱用来理发和买新衣服,还有带妈妈上街吃了一顿好饭,还买了车票 还买了三瓶汽水,......总之, 剩下的钱我全部用来买燃料、绳索和网具,以及一条全新的捕虾船。”这就是清教徒精神。这里边就是汽水算是个个人享受了。
阿甘有了钱后是这样的:“妈妈说过财产不用太多,一个人用不了多少,多余的钱只是用来炫耀,所以我拿出一大堆给四方福音教堂…,又拿出一大堆给拉巴特湾渔场医院…虽然布巴已经死了,丹中尉也说我是笨蛋,我还是把布巴那一份给了布巴的妈妈,你猜怎么着?她再也不用去任何人家的厨房干活了,那感觉真不错。”
下为引文:
有人说:清教徒精神是美国精神的源泉,这其实很有道理。对于清教徒精神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努力赚钱、学会省钱、拼命捐钱。努力赚钱里包含着开拓、进取、以及维护正义的勇气,学会省钱里面包含着:自由、独立,拼命捐钱包含着:富而善与自律。
像美国工业巅峰时代的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典型的清教徒,与他同时代的有卡尔基、福特、摩根、范德比尔斯,这些世界上最富有的企业家奠定了美国工业的基石。
洛克菲勒是事业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创造了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垄断时代。但是即使家族富可敌国,但是洛克菲勒也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还没长大前,他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洛克菲勒热衷施舍财富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富的先例。
正是因为美国富豪的捐赠,美国涌现出一批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例如孕育硅谷的斯坦福、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麻省理工,以计算机技术闻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基本科学研究高峰的普林斯顿大学。其实还有很多著名公益组织和医疗组织因为长期接收美国富豪的捐赠,才得以在其初期得以生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