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三个向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三个向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三个向度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产生之时就努力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要用底线思维来确定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的地位

作者:林闽钢(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产生之时就努力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时至今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速度之快、受益面之广,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张名片。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在自主建构中彰显出制度特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如何把社会保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可以从以下三个向度加以理解和把握。

以人民为中心 统领社会保障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贯穿新时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充分体现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覆盖全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30多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各项制度框架均已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并已基本实现了法定人员全覆盖。但仍有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需要通过优化完善现行政策、创新改革相关制度,让人人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把人民利益和关切贯穿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始终。面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紧盯人民群众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路径,锚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抓住改革的重点,守正创新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行稳致远。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主要民生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这是推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兜底网。

立足国情 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较晚,水平还比较低,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制度设计和运行管理。这就需要着眼全局、立足长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要用底线思维来确定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的地位,即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同时,要用战略思维来明确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重要制度的定位,即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总体来看,社会保障作为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国家治理之重器。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保障发展应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促进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把社会保障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走大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国于2018年启动实施了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这几年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已启动实施,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余缺进行调剂,今后大国社会保障的制度优势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我国在经济社会条件、人口禀赋特征、社会保障基础等方面差异明显,这对大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有效管理带来挑战。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统筹层次较低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同时,强调坚持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监督。这为全面提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效能指明了发展方向。

体现家国一体的社会保障传统

我国社会保障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脉相承的历史和文化为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和厚重的基础。

民生观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一把金钥匙。在千百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有大同思想、民本思想以及重农思想等,而早在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的尧舜禹时代,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产生了“正德、利用、厚生”的民生观。孟子所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将天下、国、家三者融为一体,深刻诠释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国家“立国为家”,民众“化家为国”,国和家是相通的,国家与民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家国关系可以用家内关系来理解,又可以用“小家”和“大家”的关系来理解。“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在这种家国情怀中不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保障恰是一架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以老百姓之心为心,为民处处用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三个“格外”彰显出新时代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积极有为的精神风貌,通过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营造家国同心的氛围,从物质保障层次向精神关怀层面提升,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 2022年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评出
下一篇: 浅谈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