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核心内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引领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最高遵循,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基本方略等各个方面,其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价值旨归和责任担当。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创新。这一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坚持,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新时代表达,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传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揭示了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和创造社会财富中的重要作用。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渐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的根本性力量。在继承无产阶级先驱者先进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旗帜鲜明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共产党宣言》更是明确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理论的纲领体系,让无产阶级从思想上解放自己,为争取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本质保证”。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体化为党的群众路线,把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利益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在不同时期为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发动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置于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坚持
人民群众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也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终极价值追求。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未来社会价值追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要求恩格斯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还是选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作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描述。可见,“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历史运动的最高目标,决定着社会变革和历史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都是围绕着最大限度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主线展开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物质资料的积累和社会治理的优化,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民主体性的高度彰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率先展开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问题,提出要关心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标准;江泽民同志作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重要论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价值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追求,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贯穿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新时代表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烈士追悼会上发表演讲时就提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无产阶级党性价值论断,概括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写进党章,明确为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触摸历史脉搏,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利益需求各不相同,但党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追求却始终没有改变,并且随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增长而永无止境。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革命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了广大人民对拥有土地的愿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生活改善这一最直接最根本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各项权益保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人民之间的鱼水关系更为紧密,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更加多元,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体察人民的实际需要,在领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不断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促进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上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既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现实体现。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宗旨观的与时俱进和继承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实践遵循和精神力量。
二、历史逻辑: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的成就,并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人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有深沉的人民情怀,坚持扎根人民群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我们党才能在革命时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持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社会革命,并一如既往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邓小平同志曾说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用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为民情怀,恢复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也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深沉绵长的人民情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先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以人为本”写进党的指导思想。由此,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方面治国理政实践中,统筹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痛点,系统发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权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共享性和包容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达9.6%,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增长跑赢了GDP平均增速。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下降。就业保持稳定和扩大,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率持续提高,城乡统筹水平上了更高的台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统部署“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驰于空想、不笃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变为现实。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其中,无论是“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亦或是“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都突出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正如报告所指出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与此同时,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坚持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重点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结构性问题,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又一体现。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布局和基本方略,明确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彰显了饱满深厚、隽永悠长、胸怀天下的人民情怀。
三、实践逻辑: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直接成果,同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价值旨归。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及其对执政党的新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统一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的中心任务、决定党的历史使命。在科学研判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同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具体运用,是对中国共产党主要矛盾理论的新发展,更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供需现状和趋势的变化作出的系统总结与精准研判。
一方面,从主要矛盾的需求侧来看,人的需要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需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提升。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把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拓宽了人民需要的领域和范围,更符合现在和将来人民需要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期盼和关切的及时回应。另一方面,从主要矛盾的供给侧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从人均GDP不到200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近9500美元;从一个绝对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主要制约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不仅要从过去片面强调发展社会生产转向全面推进整个现代化建设,而且要从单纯注重做大“蛋糕”转向重视分好“蛋糕”,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同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般的密切关系,成为真正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政党,并在理论上不断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经典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力量和作用同样有着极高的评价,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党的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永葆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牢固树立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的政治自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持续推进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就会受阻,甚至功败垂成。为此,改革进程越深入,越要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汇聚起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的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三)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党,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从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和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提升执政本领,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尺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锻造,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性的价值追求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执政任务更为艰巨,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相比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党担负的历史使命而言,我们党的自身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还有待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服务型政党建设,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进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基本遵循,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党的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向发力、相得益彰。
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历史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依据,汲取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在科学判断我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总体部署,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巨轮破浪前行,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汲取人民无穷智慧,汇聚人民强大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