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人们首次认识到这种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但是不清楚是由何种肝炎病毒引起的。
时间来到了19世纪末期,1883年德国的1289名造船工人接种了由人淋巴结制备的牛痘疫苗,随后有100多人出现了黄疸,可能是文献记载的第一次乙型肝炎。
之后在1940年代,国际上将病毒性肝炎分成血清型肝炎和传染性肝炎两种。1974年正式将血清型肝炎定义为乙型肝炎。将传染性肝炎命名为甲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的发现-1965年美国科学家Blumberg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发现“澳大利亚抗原(HBsAg)”,就是我们中国人熟知的“澳抗”,后来确定是乙肝病毒的标志物。
直至1970年英国医生Dane在电镜下鉴定了Dane颗粒,也就是乙肝病毒的病毒颗粒,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看到乙肝病毒,病毒由表面成分HBsAg、核壳成分HBcAg和HBeAg组成。
人类正式开始对抗乙肝是1975年,美国默克公司开始利用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浆提取HBsAg制备血源HB疫苗并推广应用。
1976年干扰素成功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病人。
1998年药品拉米夫定被批准临床治疗慢性乙肝。
重点!!
1999年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随后又出现了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但是这些抗病毒药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没有办法彻底清除,停药后容易复发。
请大家记住,现有条件下乙肝不能治愈哦,千万不要被骗子忽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