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堂大楼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大堂区议事亭前地16号,始建于18世纪中叶,为澳门最早的慈善机构——仁慈堂的会址。仁慈堂于明隆庆三年(1569)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后,仁慈堂开办了西式医院、育婴堂、麻疯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仁慈堂成立至今的四百余年一直在澳门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7月15日,仁慈堂大楼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仁慈堂大楼
仁慈堂大楼内景
仁慈堂徽标
1485年(明成化二十一年),葡萄牙摄政女王唐娜·莱昂诺尔(Rainha D. Leonor)强力推行社会服务改革,并于1498年8月15日创立了“里斯本弟兄会”,致力于救助有需要的贫苦人士,随著葡萄牙人航海事业的拓展,仁慈堂也随之传到了东方。明隆庆三年(1569),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D. Belchior Carneiro)到达澳门一年后,创立了仁慈堂,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
澳门仁慈堂创始人——贾尼路(劳)主教像
仁慈堂遵循天主教救治社会的原则:应该给饥饿的人食物、给干渴的人饮水、给衣不蔽体的人衣物、给穷人和朝圣者庇护、给生病的人医疗并且让死去的人得以安息。澳门仁慈堂成立之后,最先开办了“贫民医院”,俗称医人庙,后演变为白马行医院,该医院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间西式医院,后因澳门医院增多,于1974年关闭而鲜为人知。
白马行医院铜钟
白马行医院成立之时,设有专门收容麻风病的部门,为防止麻风病传染,后迁至城墙外望德圣母堂附近另建新院,被称为“圣拉匝禄麻风院”。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于黑死病(鼠疫)的爆发,服务澳门麻风病人326年的医院结业。该机构是中国第一间西式麻风病院,也是中国首间传染病医院。现存望德圣母堂与疯堂斜巷的地名。
望德圣母堂
疯堂斜巷
仁慈堂陆续在澳门开设了育婴堂、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如今镶嵌在仁慈堂大楼侧墙的石碑,即是明崇祯十年(1637)孤儿院建立之时的见证。
孤儿院石碑
18世纪中叶,仁慈堂大楼修建,初建时为一两层高的欧陆式的传统建筑物,外观形似教堂,旁边建有钟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仁慈堂大楼加建券廊,始形成今天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面貌。券廊的设计除了满足美学,亦具有实用的功能,在亚热带炎热湿润的气候,这样设计在楼房中形成一个有上盖的半户外空间,有利遮阳与通风。
仁慈堂大楼侧面
由于大楼外墙古典柱及装饰线的凹凸排布,在阳光下产生的光影增加了外墙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因建筑整体除花岗石柱基外,均粉刷以白色,故即使立面装饰线丰富,依然给人一种安静高雅感觉。建筑物正立面上层为大楼之外廊,下层为宽2米的行人走廊。
仁慈堂大楼正立面中部
立面墙身是建在十个方形的花岗岩柱基上,柱基间则以砖券相连,同时,在柱基上均设有壁柱一对作装饰,这种券柱式建筑手法在立面上重复使用,从而令大楼立面具有一种镂空的效果,建筑物主立面上下两层各开有7个券拱,其中以中间3个较大,而券拱两侧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上层中央三组为爱奥尼式圆柱,两侧4个则为爱奥尼式方柱,至于下层则为科林斯柱式,两侧为圆柱,中间却是方柱,并以叠柱形成出现。
仁慈堂大楼上部
建筑中部建有三角形山花,山花内塑有藤蔓和徽章图案,下部有葡文“SANTA CASA DA MISERICORDIA”和中文“仁慈堂”楼名。
仁慈堂大楼山花
仁慈堂大楼二层设有仁慈堂博物馆,开馆于2001年12月14日。博物馆门设于仁慈堂右巷,馆内的展品主要包括代表仁慈堂历史的文物,以及天主教教会祭器用品,集中反映出天主教来到亚洲并且在邻近地区传播教义而衍生的文化特色。
仁慈堂右巷
仁慈堂博物馆门
仁慈堂博物馆楼梯
仁慈堂博物馆的楼梯间放置有中国国旗、澳门区旗以及葡萄牙国旗和仁慈堂旗帜,体现了澳门地区历史的演变。
中国国旗与澳门区旗
葡萄牙国旗与仁慈堂旗帜
仁慈堂的二楼为博物馆,收藏了很多许多由私人捐出的宗教祭品,其中有些是早期天主教传入中国时,由中国人制造的祭品。反映出天主教早期来到亚洲而衍生出的文化特色。其中馆内最珍贵的为康熙元年(1662)《澳门仁慈堂章程》的手抄本,是该堂最早及保存最久的历史文献,甚有历史价值。在博物馆内,有创始人贾尼路主教的头颅遗骨以及当年陪葬的十字架、贾尼路全身画像,还有18世纪象牙雕刻的耶稣被钉十字架像及绘有耶稣会徽标的陶瓷器皿。
贾尼路主教的头颅遗骨及全身画像
《澳门仁慈堂章程》手抄本
仁慈堂博物馆展厅
最后的晚餐贝雕
象牙雕刻的耶稣被钉十字架像
绘有耶稣会徽标的陶瓷器皿
仁慈堂博物馆还收藏有孙中山先生1893年在澳门行医时与仁慈堂租赁房屋的租约。租约上面有孙中山“Sun Yat-sen”英文签名及担保人“枼侣山”的签名。该文件是研究中山先生在澳门活动的重要材料。
租约原本
孙中山与叶侣山签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