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立基本视点,本片在我看来是一个重工业历史战争题材动作片。
那么先在的,需要对历史现实进行一定的了解,无论是朝战相关著作还是灌注了中美方意识形态的纪录片,至少需要有一定了解才能不至于对其的感受和评价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这部影片还有主旋律商业片的定调。其重工业属性不必多说,是本片观赏性的重要来源,因此使用精良制作、酣畅淋漓的评价是合适的。这也是我打两星的原因,他的工业化水准配得上两星。
回到历史基点,选择历史题材对应国庆档的宣发模式,加上片中略显生硬的嵌套“老兵回归”、“为了军人的荣耀”的述说,无疑是在对应国内近年来的爱国主义情绪和主旋律题材商业影片的风潮。
但我们面对历史时,尽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还是要存心那句老话“可以戏说不能胡说”,历史题材先在的有一套限制就是改编为情节剧时不能滥用戏剧手法,走向失真的极端,对于值得进行感性阐发和想象的细节进行发挥和艺术加工无可厚非,这是提升表现力的手段。
但我的结论是,这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一次实践,为了商业目炮制的爱国噱头。烈士的血里包着的是主创的私心,是战狼在历史视角的再一次行动。而对于历史,本片不仅无动于衷,还背向历史,进行了一定的扭曲。
在具体的刻画上理念先行、过度抒情,在具体的战场描写上失去尊重历史的本位,在影视语言的运用上可以说失去掌控,凌乱无序。
除此之外,形式和观感上还有另外的疑问,在以下我将一一叩问。
我先要想问每一位看客一件事:你是本着什么样的目光来看这部电影的?
如果你是影星的支持者,吴京、易烊千玺的表演在片中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吗?其饰演的人物是否能够充分体现该演员的表演能力,引发你的带入和感动?
如果你是来看历史,看待那场赢得尊重甚至是被魄力打服的战争,这部影片和历史的距离你是否认可?
如果你是来缅怀先烈,本片对于志愿军战士的打造是否诠释了朝鲜战争中官兵的精神面貌和实际遭遇,他们的选择是当时的选择吗?这样的官兵和当时的官兵有同样伟大的精神吗?
如果你是来感受爱国主义情怀和主旋律的激情渲染,《上甘岭》等一批早先描述朝鲜战争的影片中那股面对生死存亡、家国情怀的狞厉的抗争和面对艰苦环境不屈的精神是否传达到了本片当中呢?
这些不必全部具备,至少在我看来,它一条也没有做到。但如果你来本片为了看商业化的场景,为了坐在心灵的沙发椅上吃眼睛的冰激凌,感受视听的震撼,你应当还是有些收获和满足,那你也可以不用看本评论了。
第一问:中国军队为什么获胜?
这是对于我国历史战争题材必答的一题。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的获胜除了我们老生常谈说领导力以外,还有视死如归的使命感和执行力,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士气,有延续着抗日解放战争的军容军纪,并在新中国建立后进一步升扬。还有艰苦环境下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但这部影片给我们的是什么?
导演呈现给我们的结果是什么?物质层面是初上战场在战线上没有意识地穿梭奔跑却被发现他的敌人的子弹躲避(甚至不是躲避子弹),是把烟花一样的手榴弹压在敌人身下只是被炸起来而敌人甚至没有炸成碎块,是随意驾驶美军坦克和对方进行一对一的战狼式坦克决斗用炮弹打飞敌人的炮弹。是未经训练初上战场的新兵蛋子疯狂的猎杀,试图凑齐二十人,是第一次扛着两人持火箭炮就指哪打哪。
而在精神层面,是雷公之死在战争尚未结束(甚至是战役尚未结束)的时候告诉战友把它的尸骨带回去,是战场还未清扫干净,三个人就轮流看呆在广告画前,是面对敌机轰炸领导层被看呆做不出合适的决策。
主体来看,本片告诉我们,中华民族面对美帝的胜利还是战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发挥,是打不死而不是“打不死”。
这里面有很多幽默感,可该有的尊重却没有完成。好比你不吃正餐只吃甜品,却声张自己是饕餮,吃的是满汉全席。
当雷公死后,战场士气陷入低迷,大家开始怀念故乡,回望美好生活,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在“战争尚未成功”的时候,于现实真的是可能的吗?
我们面对历史可以有幽默,可以有战狼式的理解,但不能只有这些,否则就是背叛,不能以粗率的商业化的视角开掘出烈士们的尸骸,说他们就是那样的戏剧性,这于历史,于民族,无疑是一种罪孽,他遮蔽了真实的历史和战争场面,以“我以为”的历史屏蔽了那些真实的甚至更加切肤可感的历史。
所以,这是改编吗?还是瞎编呢?
第一问:人物生硬,动作模式化仪式化严重,真实性和戏剧性都不在场。
历史的不在场就算不追究,戏剧性和戏剧真实上本片也没有做到基本的成功。
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伍万里。作为一个有着叛逆痞气但爱国爱家的圆形人物,他是具备戏剧性成长的潜力的,或者说,他被创作出来就是为了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合格的士兵,让我们,这些未经历战争洗礼的和平年代的孩子们代入,熟知那段历史,陪伴我们的祖辈经历那一切。
可是,他成长了吗?
剧(情节剧)情中设置了小兵、尸体、敌团长等里程碑作为其成长的标记点,而他的改变你能感受到多少?第一次面对尸体的震撼、面对敌机扫射怀中的尸体被打烂,身边的战友成了碎片,小兵死去,他的反应微乎其微(这可能不是演员的原因,因为其在《少年的你》等片中还是展现出一定实力)。
而战争技能上,设置了善于搏斗、投掷的天赋,这点按理讲比较巧妙。但是从投掷石头到手榴弹,从第一次拿枪到杀二十个人的目标没有充分交代,让万里像是天生的杀人机器。如果朝鲜战争靠的是这种机器,我也只能说开心就好。
在开门面对肉搏时,万里被吓懵了,也是合适的,但他被敌人锁喉压在地上的时间长到我怀疑设定是敌人突发性肌无力,就实在远离真实了。
(这里插一句,雷公之死和其遗言真的是志愿军死前的夙愿吗?雷公被掀翻后车压住了他还没死,ok他身体好。没过多久周围的坦克仿佛都被瞬间摧毁了?我军到来了?ok我军神速或者是过了很久而在雷公感受中没过多久。那么这个时候雷公还活着,ok因为他命硬。但我想知道参与过解放战争的第九师七连的官兵在朝鲜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面对死亡说别把我丢在这,而大家对于他的死一片沮丧,失去斗志,合适吗)
因此,伍万里强行个人成长,看不到成长的轨迹和变化,表情和动作从头到尾是一个样板
在毛岸英形象的刻画上,完成任务的感觉甚于真的要表现。在此不展开。
伍百里的出场和作态更是有样板戏回归的错觉。
所以究其原因,更像是作者想要在史诗片的规模中完整展现多个人物的心迹和成长史,在时长删减的过程中遭遇了“牺牲哪些部分”的抉择和“保留人物成长还是战争真实”的抉择,最终却把战争矮化为特技和场面的形式化的表达而对于人物的发展想全都要。
要知道,在史诗电影中往往多线穿插、关系复杂,能清晰的疏离关系和因果,在整一的时间线上合理安排已经不易,人物保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常态。本片的野心很大,却什么也不想牺牲,在史诗的开头过后遁入了人物心理,在三个小时中书写了过多的情感,试图传达更多的理念,忽视了观感。一句话,这样的书写方式让人物显得矫情,理念的传达刻板生硬。
结果就是不仅史诗感没有突出,人物也不鲜明,情感不凸显,战争时局也交代不清,多线叙事只存在于七连的小视角内,让朝战变成了一个躯壳,换一身衣服没有区别。
第一问:创作者如何考量影片叙事方法和节奏在观感中的地位
这种观感上的问题在影视语言上最为突出。
看完全片很多观众的第一感受是:乱,而且是散乱,无论是激烈的战争场面还是行军、备战,都呈现出零散和凌乱的不理想面貌,许多情节由于时间的短促推进甚至来不及感受就要被“逼着”进入下一种感觉。
这并不是指战场上“拯救大兵瑞恩式”的瞬息万变的混乱或是乱战中分不清方向,只知道要杀戮敌人的混乱,而是一种源于叙事和语言的滥用产生的混乱,包括叙事、声音、画面三个部分。
让我最无法理解的就是滥用纯戏剧化的音效和配乐。
在体例鲜明的情节剧中音效和音乐的使用是配合人声渲染气氛,助推观众情绪进入合适位置,从而更利于共情局中人的遭遇,哀人之哀,乐人之乐。
本片的声音明显以这种目标为己任,选择的韵律节奏感鲜明,富有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的影响力,能够建立起和观众心态同频共振的情感场域。但本片对其滥用为公式化、碎片化的声音游戏。
比如在已经零散的时空剪辑中频繁的切换配乐,并且不加以过渡,在感官上好似不断推来不同的点心,各种味道都有,却每个都只能吃一口就转到下一个,根本来不及回味和咀嚼,只能在片刻的酸甜苦辣里被推着走。
比如大战前混剪了各个部分的备战状况,每个部分采用不同的声音背景,结果就是前两秒战事惨烈要我们悲叹、下两秒敌军开进要我们严肃,反反复复的观众就像被搞坏的长江七号。
如战士们上坡响起了悲壮而振奋的音乐,还没有两秒雷公就打断了四字弟弟,音乐过了两秒又变成另外的节奏,其溶入溶出像是不得已的办法。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本片叙事模式上缺漏比较显著。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史诗片常用的在不同视角间反复跳跃的多线并行叙事(如开头在中美核心层面的平行叙事、感恩节大餐和志愿军啃土豆、空袭和被空袭)
战场描写中分镜化几个目标任务同时展开的穿插叙事(如偶然经过正在作战的炸毁敌塔楼部队一役)
以及板块化的叙事(结尾只以时间逻辑为枢纽硬放上去的冰雕连和杨根思、在空袭中仅仅为展示被袭战士群像而做的长镜头低空航拍)
并行叙事的问题在于,创作者既没有在阵营间有所链接,节奏也不成体统,使得情节上观看起来知道有两件事同时发生,却不能感觉到它们之间存在联系,节奏上没有顿挫,没有渐进。正是这种滥用使得双线叙事变成拉开时间距离的两部电影,而不是同一时间线上的两端越加迫近、战事愈发激烈。
最后的板块化叙事只能说聊胜于无。观众真正期待的可能不是易烊千玺在战场上旁若无人子弹不敢接近的奔跑,而是这些历史书上鲜有细节的真实的故事,可本片仅仅用最后的几分钟添头完成。
所以叙事上总体的问题就是空间分明联系稀薄,用来换场的镜头语言没有设计过。连续性也是看起来迫于时长而跳跃、失调。
当电子地图沙盘出现,我是真的想笑,这是纪录片吗?电影保持的幻觉完全不加以保证,让观众片刻就能出戏。
分割画面的滥用。最显然的就是乱石岗面对敌机扫射,先是给了五名士兵平均动态的分屏表现严阵以待,又是以三排六列(可能有出入)的分割画面渐进的显示群像各自的状态,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加工,而且这种完全脱节于观众观看心理的表达也只能把观众带出沉浸体验。
调度上高速航拍的滥用也比较突出,同样是乱石岗,分别推进各个战士的类似状态,意义何在?
第四问:对美军的塑造为什么如此简陋而疏离现实?
战胜,并几乎歼灭当时综合实力最为强劲、装备战斗力世界第一的美国的王牌陆军第一师才造就了长津湖战役的伟大。
如果我们的对手就是一群杂牌部队呢?本片没有体现出陆战第一师和其下王牌北极熊团的军事素养、战斗力和优势所在。片中的美军就像是一队杂牌军,麦克阿瑟就算在超仰拍视角中也没能显示出霸气。
我们试着回忆一下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前期的形象,除了人多势众装备精良还有什么?你或许记得有人吐了。
其次,美军的表演也是失调的。无论是美军内部的人物关系和展现出的动作、语言,还是群演形象的选择,都和现实存在差异。美军在战场上的对话和玩笑,绝对不是片中表现的那样。
举例而言,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已经有了夜视仪,在夜间的对射中占尽优势,后来才被志愿军发现。但本片中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反而是火力优势在我。
关于作战的惨烈,只要有相关了解都会知道。根据纪录片长津湖的数据,敌我比例在一比四到六,战损比在一比十附近,甚至在最后冲击敌指挥部的惨烈冲锋中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惨烈。
试析原因:
本片产生的背景广义而言是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市场的演变中的一个表征。
无论是《无极》还是《长城》,对市场的研判阻挠了对艺术理念的把握是一脉相承的,即从我国接受电影到八十年代的第五代,中国电影有了断代的沟壑,而实用主义和商业原教旨主义很大程度上支配了生产,产生出合家欢喜剧、历史喜剧动作片等特殊的形式。
于是,我国的电影艺术家在接受电影作为艺术的判断和准备好成为一名电影艺术家之前,就必须接受电影产业的格局和电影作为商品需要盈利的性质。因此,在近些年的商业片领域中艺匠充斥,其技术把握常常有一定水准,却失去对艺术本身的追求。
当我们走入影院,接受电影这一形式、语言之前,首先我们认知我们要接受一种艺术,而不是来看个乐子。
而走进主旋律商业片的发展,就结合了《战狼2》等电影的成功,通过高超的视听效果和主旋律意识形态的把握占据潮头,在传播和资本上收获稳妥的地位。甚至产生了一种不良的倾向,即只要我有主旋律商业片的各种元素,就能收获商业上的成功。从目的直达结果而不问原因,更何谈追求。
所以这一类通过启用票房明星、直击爱国题材、大规模投入特效意图收获商业成功的电影如雨后春笋。
具体到这部影片来谈,有太多种方法可以做得更好,但对于手段的依赖使得导演在影片艺术性把握上显示出无能。
不仅联合导演没有呈现出影片整体的风格,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未能获得足够的把握。
所以我最终的答案是:是中国电影产业的畸形催生出这么一部片子,而许多低质量商业片豢养出的受众群体却无法把握其背后的历史和真正感动、振奋的部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