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
先说关于茶的起源分析——历代古书,茶事记载,用字不同,因此,对茶的起源,就有不同的见解。茶的起源,有传说,也有神话,传说当然比神话可靠,特别是记载在史书上的传说更为可靠。上古时代还没有文字,当然也没有书籍,很多事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到有了文字才记载为书籍。
我国战国时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就把口传的茶的起源记载下来。
原文是这样说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段记载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是说,神农为人民治病,亲尝试各种草木治病的功效,试了数种草药中毒了,在煮水时,偶然有茶叶由枝头飘入锅内,因此发现茶叶可作为治病的饮料;另一种说法,神农尝试草木治病的功效,尝到金绿色滚山珠中毒,死在茶树下,茶树上面的水流入口中,因而得救。(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两个说法都挺离谱的)不管是哪一种传说,都说茶树是神农时期发现的。
根据《神农本草》记载,茶能解毒,不仅经过历代医药家的证实,而且现在也用为解毒剂。茶可以解毒,必然被视为珍品,到了周代极重岁时祭祀,就作为祭品。
到了春秋时代,茶的作用有所发展,但仍被视为祭祀珍品或作为食品。晏婴《燕子春秋》说:“婴相(公元前514年左右)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茗菜耳。”这段记事可以说明公元前6世纪,茶叶已经发展到既是祭品,又是菜食了。
到了西汉,王褒《僮约》前段说“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后段说“武阳买荼”,由此可知西汉时茶叶生产已从原产地云南传到四川西北部,而且产量也不会少,所以才能投入市场,茶叶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重要商品。茶从发现到成为士大夫日常饮料,是经过很长过程的,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直到成为饮料。
茶的起源比《僮约》写作年代要早2000多年,所以距今至少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
茶树起源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世界上各个产茶国家不是直接就是间接从我国引进茶苗茶种,有些国家数次派人来我国学习栽茶制茶方法,然后逐渐发展起本国茶业。因此,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我国最早发现茶树,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生产有悠久的历史。
宋代杨伯《臆乘》:“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但号称世界茶业著作“权威”的威廉·乌克斯(Wi1liam H. Ukers)在《茶业全书》中说:“中国人对茶的起源和利用为饮料及食品的历史,追忆往古,也无肯定。”他断定茶的起源“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可靠史料的,约在公元350年间(指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并说:“茶字直至公元前7世纪始有确定的意义”从而故意贬低我国茶树起源和茶叶生产的悠久历史。
而根据多方面的论证(这个多方论据可以去看下《茶业通史》的第一页到第三十八页),可以肯定我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当地野生的中间型、矮而健壮小乔木皋芦种,是茶树原种,向东迁移变为我国东部及东南部的中叶种或小叶种,称为武夷变种;向南迁移变成为上部缅甸和越南的大叶种,树型类似皋芦原种的中间型小乔木,称为掸部变种;向西南迁移,变成为印度的大叶种,树型类似高大乔木,叶片特别大,但其形态类似皋芦原种称为阿萨姆变种。现在云南大叶种是皋芦原种经过人为驯化的,介于大叶与小叶种之间。大叶种、中叶和小叶种同是从云南皋芦原种向北或南推移,为了适应环境条件而发生的变异。
云南皋芦原种
因迁移地区自然条件不同面驯化,分为阿萨姆变种、掸部变种和武夷变种。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这几个变种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就外部形态与解剖学特征而言,差异相当大,以致分类学家分为不同变种。根据科学的发展,这种停留在从外部形态分类的现象,已经不是完全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进一步结合生理生化和遗传性等加以研究。我国广大茶区的茶树外部形态千变万化,类型数以百计,品种资源丰富,很有条件创立中国茶树分类法。围绕茶树原产地的争论,国内过去分歧意见是四川、云南之争。经过辩论已逐渐趋向一致,但究竟是在云南西南部或是在云贵高原还未有统一认识。
皋芦种是茶树原种!没有任何权威学术资料说明“茶树的野生源祖是宽叶木兰”,中国茶叶学会还专门出了一篇文章《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吗?》从多方面来辟谣这个说法。闵天禄(1992)提出,滇黔桂交汇地带是茶组植物的起源中心,云南是茶组植物起源中心的一部分,这是目前关于茶组植物起源最为专业的论证。陈椽、陈震古在《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一文中提出“我国皋芦种事茶树原种”的论证。日本茶史学家诸冈存发表言论说“普洱茶是用皋芦种制作的”;乌屋尾忠之说“日本皋芦种与中国皋芦种不同”,实际上,日本皋芦种是唐代从中国传去的。
现代-锦屏菜茶(小叶种)
茶叶加工工艺
我国是最早栽茶制茶的国家。制法的精巧以及茶类的多样化,是世界其他产茶国家所不能及的。我国制茶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固然是得利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但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广大茶农茶工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茶是其中之一,但在当时,野生茶树不多,茶叶不容易得到;到了周朝,开始设置管茶的官吏,不仅把茶叶用在丧事上,而且推广作为祭祀用品,因此,制茶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为了随时供丧事之用,必须采取晒干收藏的技术措施。
据《晏子春秋》,战国时代,即公元前6世纪,我国人民就把茶叶作菜食了。西汉,茶叶变成高贵饮料,为皇帝贵族所享;西汉后期,成为主要商品之一;到了东汉,名医华佗《食论》说,饮茶益思。于是饮茶就逐渐普及民间。
晋朝,饮茶记事就会比较多了,公元3世纪至4世纪,西晋张载、左思、郭璞等人的著作里都提及茶事。特别是郭璞把对茶树的认识写在《尔雅注》里,阐明茶树的性状;东晋,贡茶已经出现,元帝时,温峤都督江州,官于宣城,上表贡茶1000斤,是贡茶最早的记载。
到了北魏,张揖《广雅》已经说明了饼茶的制法。制茶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制茶开始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220年,以晒干为主,经历900多年;制茶发达时期:从三国到南宋,即220年至1279年,从蒸青团茶到蒸青散茶,经历1000多年;制茶兴旺时期:从元代后期至清代后期,即1280年至1850年,从绿茶到各种茶类,经历500多年;制茶机械化时期:从1850年至1950年,从绿茶到红茶,经历100多年。这是指各个时期的开始而言,其实各个时期相互交错,不能机械地划分。采用机器制茶,提高生产效率,以我国为最早,唐代已有制茶水车。
《宋史·食货志》下六:“元丰(1078-1085)中,宋用臣都提举汴河堤岸,创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又说:“元丰中修置水磨,止于在京及开封府界诸县,未始行于外路。”元祐(1086-1094)中,一度废止。“及绍圣(1094-1098)复置,其后遂于京西郑、滑(今河南滑县)、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市)、河北澶州(今河南濮阳县南)皆行之”,“岁收十六余缗。四年(1097)于长葛等处京、索(今荥阳县)、潩水河增修磨二百六十余所。”这里说明了在何时何地应用水磨制茶。
元王祯《农书》(1315):“水转连磨……须用急流大水,以凑水轮。其轮高阔,轮轴围至合抱,长则随宜,中列三轮,各打大磨一盘。磨之周匝俱列木齿,磨在轴上,阁以板木,磨旁留一狭空,透出轮辐,以打上磨木齿。此磨既转,其齿复旁打带齿二磨,则三轮之力,互拨九磨。其轴首一轮,既上打磨齿,复下打碓轴,可兼数碓……尝到江西等处,见此制度,俱系茶磨。所兼碓具,用捣茶叶,然后上磨。”
这是介绍茶磨的构造和作用,并指出茶磨已从河南推广到江西了。
由此可见,利用水磨制茶,自宋至元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而且规模不小,“互拨九磨”。水转连磨是碾制团茶的主要工具,与现在的水力揉捻机的作用相同。
1672年,日本山代省上林弥偶然用烘焙机干燥绿茶。由于当时日本茶业尚不发达,未能引起重视,因此制茶机械的发展还不如其他国家快。
1774年,英国约翰·瓦德海姆(JohnWadham)发表制茶机器设计图案,以后各种制茶机器相继出现,于是逐渐趋向于动力代替人工。
咸丰年间,羊楼峒压造帽盒茶改用半人力螺旋压力机,汉口砖茶厂用蒸汽压力机压造青砖茶。同治年间,福州砖茶厂用英国进口的压力机压造米砖茶。
1878年汉口砖茶厂用水压机压造米砖茶。1870年前,印度烘制红茶都用我国的手工方法。
1870年后:应用机器制红茶,并改用室内萎凋和室内“发酵”的方法。这在制茶史上是一大进步。其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相继仿效于是制茶工艺与我国大不相同了。
19世纪末,日本茶业渐趋繁荣,重视机械制茶,发明了制绿茶的机器,与印度相颉颃。而在这100年期间,我国茶业因为遭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剥削,加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内乱外患,所以不仅不能发展机械,甚至原有的手工制茶也几乎停滞。直至新中国成立,才创造出来许多新式制茶机器,茶叶生产才获得迅速发展。
有根据“茶的字源学”,综合来看,茶叶就是原产自中国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