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度由度”“埃哀,海夫,诺脱,西痕,由,浪,他哀姆”乍看仿佛一堆乱码,但仔细品品,回忆一下,有没有点儿小学学英语那味儿?
没错,上面的乱码文字来自于广州收藏爱好者陈开伦,从海珠区黄埔古港一处破旧老宅中,收集到的一本用汉字标注英文发音的民国时期教材《幼学琼林》。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窥见在拥有“洋十三行”的商都广州,百多年前的村民们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北宋建村、南宋成港、到清朝1757年时变成中国唯一通商口岸所在地的黄埔村,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作为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讲解员的陈开伦,从小在黄埔村读书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宅都相当熟悉。业余时间,他开始在黄埔村里走街串巷,四处“拾荒”,希望找到更多能佐证村子那段繁荣商贸史和文化的旧物。
在这过程中,陈开伦从村子里“淘”到不少有意思的书籍。例如一本由清光绪年间,曾出使美墨秘古国大臣梁诚作序的医学著作《验方新编》。这位梁诚,正是黄埔村村民。这本书里选录了历代医家的医论与治验,还收载民间习用验方、单方等等。
但最让他惊喜的,还是六年多前,从一个废弃书桌的抽屉中找到的一本来自民国时期的教材——《幼学琼林》。据了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而陈开伦拾获的这本则是民国时期由上海锦章图书局发行的增补版《英语入门》。
书中不仅记载着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每一页的上方还标记着常用的英语对话以及单词,英语之下则是用汉字标注了发音。
从最基础的ABCDEFG,标注出汉字发音“哀、皮、西地、意、爱夫、其”到星星“star”标注汉字是“丝带”,以及最常用的英语打招呼句式“How do you do”都被“翻译”成了汉字“好度由度”。
除了《幼学琼林》外,陈开伦还找到许多其他黄埔村民进行“中外交流”的佐证。一本写满“出货记录”的笔记本,清晰地用花体英文写明了丝绸运送到了波士顿和纽约,还标明了出货量和出货日期。笔记本里还夹着一张加拿大铁路地图以及加拿大国家铁路的票据。
未来,陈开伦希望能建立一个私人展厅,将黄埔古村的历史场景一一还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忠耀)
热点视频推荐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