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首先是兴趣, 学历史(如果你以后有意走文科生之路的话, 地理和政治也是一样) 兴趣是第一要素, 有兴趣的话, 很多东西不用多花时间就可以记住。 培养兴趣嘛...平时多看些有关历史方面的书就可以了。 ②学历史和想象中的“背”有很大差距, 总的来说, 就是运用方法的问题。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 几十个朝代, 无数的战争...还要加上世界文化...硬背怎么可能比下来...? 所以方法显得很重要。 我平时习惯用的方法是“联想”, 就是把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背。 比如, 汉武帝大一统的基础是什么? 是文景之治积累的国力。 为什么出现文景之治? 因为秦朝短命而亡的教训。 秦朝为何短命而亡? 施暴政不得人心...就是类似于这样的方法, 很管用哦 ③另外, 老师的引导也格外关键。 我就遇到一位非常好的历史老师: 富有经验,责任心强, 知识渊博, 才高八斗。 最关键的是会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注重提高学生答题应变能力...真希望楼主也有这样的老师!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初中生, 在 2 0 1 0 年荆门市组织的升学考试中, 我的成绩超过了龙泉高中录取分数线, 其中历史取得了4 9 分的高分(满分为5 0分) 。
下面我将我学习历史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希望对即将升入九年级的同学有所帮助。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必须对历史感兴趣, 你应该意识到历史是一门十分有趣的人文学科, 不能靠机械地去背, 即使是背也应该清楚这段历史的整个过程是什么, 它里面有什么人物, 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要理解性记忆。 听历史课的方法, 可分为“听” “思” “记” 三方面。 所谓“听” , 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 集中注意力, 尤其要关注要点, 把握重要之处; 所谓“思” , 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 对信息加以筛选, 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所谓“记” , 是指在听课的过程中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一般要记老师的板书提纲、重要观点等。 历史知识大多相关联, 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要联想到相关的 知识, 我们老师用“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八个字加以高度概括。 “左顾右盼” , 就是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 如学习美国内战一课, 可以联想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这三个事件的主题同为资本主义为其发展扫除障碍, 这样对单元知识的掌握就更全面更系统了; “瞻前顾后” , 就是要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 如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两次世界大战、 中国共产党的 重要会议、 党的农村政策的调整等等, 都可以前后联系起来, 这样相关历史事件的条理在我们头脑中就更清晰了, 历史知识就像是被我们提在手中的一串葡萄, 而不是一盘零散的土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