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奏折》——史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5)
孙果达(知乎专栏《史苑踏石》)
七、解谜东方会议的内容
莫斯科两次提出“以中国的利益为代价”与日本议和,田中内阁举行会议以商量对策。简单说,就是要不要密约,以及如何拿下东北,也就是所谓的新大陆政策。以此为新视角,再来看东方会议及其泄露出来的内容,就会有新的解读:
(一)会议名称
东方会议这一名称其实大有名堂。
日本山浦贯一编著的《森恪》一书,记载了东方会议的主角之一铃木贞一别有用心的解释:“所谓东方会议是使这种政策执行起来具有糖衣包起来的作用。”【山浦贯一:《森恪》,东京1940年版,第600页。转引自沈予:《关于田中奏折若干问题的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83页】所谓“糖衣”,就是让新大陆政策的名称更容易被日本和世界所接受。
其实,东方会议的名称非常贴切,因为会议要讨论的内容是日本对“东方”,即远东的一揽子规划,完全名副其实,不仅包括对满蒙和大陆的新政策,还包括对俄新政策,而且后者更为重要,难怪日本谨言慎行需要用“糖衣包起来”。确实,有了莫斯科的“中立”,日本在“东方”自然所向披靡,“分离”满蒙自然也就轻而易举。因此,铃木一伙为了应对外界对满蒙问题的会议为何要用“东方”命名的疑问,就用“糖衣”,即用所谓的新大陆政策这一好听的名称,掩盖东方会议的真正“内幕”。
(二)会议性质
东方会议是日本对华政策的转折点。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日本“币原外交”对华政策的特点是适应华盛顿会议体制,打着“尊重门户开放”、“尊重保全中国之主权及领土”的招牌,实行以经济侵略为主、高压手段为辅,逐渐蚕食中国的方针。在保持和发展日本权益的前提下,承认“满洲”是中国的一部分。东方会议的目的则是要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分离出去,“是战前日本外交上的一个转折点”。【沈予:《日本东方会议和田中义一内阁对华政策》,《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282页】
这个“转折点”,更准确地说,其实是日本国策由北进改为南下的转折点。
(三)会议目的
田中在开幕词中说:“最近中国的局势极为凝乱,因此政府在执行对华政策时要慎重考虑。现中国战局一时得到平稳,所以借此机会征求诸君的坦率意见,以供政府参考。同时想得到诸君对政府所执行的政策的充分理解,以便执行统一的彻底的政策。为此召开了这次会议。”【《日本外务省档案》,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转引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田中奏折探隐集》,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简单说,就是要求与会者“充分理解”以便“统一”。
“会议主持者曾声称:这次会议不过是‘对满蒙地方以及其他悬案事项,由与会者交换意见和情报。’”【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1868-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直白说,会议就是解决“悬案”,要不要密约,要不要东北。
铃木贞一也在会上说:“我的目的在于,就日本在大陆应遵循的方针统一思想,我们之中大多数人认为,应当把满洲从中国分离出来,置于日本统治之下,这就要求日本的全部政策,包括国内政策,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集中一致,促其实现。”【《田中奏折探隐集》,第278页】铃木其实是在为会议定调。
田中与铃木的表述虽然都非常隐晦,但了解其真实背景,就不难理解东方会议其实就是田中为接受莫斯科所提和约而统一思想,以确定新的全面对华政策。有论者认为:“据目前已披露的材料看,足以证明会议内容涉及日本全面对华政策,满蒙问题只是其中议题之一。”【《田中奏折探隐集》,第225页】简单说,突出“满蒙问题”,其实就是为了掩饰会议讨论和约的真正主题。
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的主谋之一河本大作在远东军事法庭供词中的隐晦说法:东方会议的本质是日本“为了本国的利益而向满蒙发展”。【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九·一八事变》1,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30页】确实,日苏密约的签订为日本“向满蒙发展”敞开了大门。
(四)会议形式
“东方会议在表面上,由与会者就中国局势和所谓‘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