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季#
1947年2月,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
他的母亲周树奇,出身于湖南湘潭的名门望族。
他的父亲易庭源,毕业于湖南国立商学院会计统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在湖南大学担任会计统计系讲师。
1953年也就是易中天 6岁时,父亲调到中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担任讲师。
易中天则随父亲到湖北武汉生活。
易庭源在会计学领域精心深耕,硕果累累,创立了“资金运动会计理论”和“利润分块理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著名会计学家。
在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易中天受到熏陶,从小喜欢读书。
易中天在武汉读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优异。
他后来回忆中学时期,“我物理没下过99分,化学不低于98分,数学也是95分以上呢。”
虽然数理化成绩优异,但他课余最喜欢看中外文学名著,文理兼修。
这为他以后转型文史研究,成为学者、作家,打下了基础。
1965年,易中天从高中毕业,投身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自愿报名支援新疆。
随即,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〇团工作、生活。
1975年,他到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厂子弟中学任教。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一直抱有“大学梦”的易中天觉得机会来了。
可是,他又担心,三十岁的自己与十几岁的学生同场考试,显得很尴尬。于是他就忍痛放弃了。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这让易中天喜出望外,决心直接报考研究生,而且选择了自己课余感兴趣的中文专业。
经过几个月的临阵磨枪、勤奋备考,最后他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武汉大学中文系始建于1918年,众多学者、名家曾在此执教,学术传统深厚,颇有盛誉。
易中天由中学时期的理科尖子生,在这里转型为文科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勤奋求知。
1981年,他开始任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92年,他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深厚的文学、历史知识研究,与众不同的讲课风格,使得易中天独树一帜,名声鹊起。
2005年,他开始受邀在CCTV 《百家讲坛》讲历史知识。
他纵横古今、挥洒自如、通俗幽默的风格,很快受到观众们的追捧,粉丝亿万。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
他不但口才好,写的《帝国的终结》、《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中华史》等一系列书籍也成为畅销书。
他本人则进入“作家富豪榜”前列。
例如在2007年“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中,易中天以68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名列第三,仅次于郭敬明的1100万、于丹 1060万的版税收入。
即使到2013年,在“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中,易中天仍以600万年度版税收入名列第16,名次远在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文史学者袁腾飞之前。
而且,他也热心参加社会活动,担任顾问、嘉宾、主持人,“易式主持”风格自成一派。
各种荣誉、光环,纷至沓来。
作为出生于湖南的子弟,他还与一批湖南籍院士、将军、画家等,入选“新中国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榜单,青史留名。
由此,家喻户晓的易中天被称为“学术超男”、“文化明星”。
虽然社会上对于易中天的赞赏和质疑声都有,争议不绝。
但是,能把枯燥的文史知识发挥到这个地步,名利双收,堪称社会文化奇迹,人生奋斗奇迹。
显然,当年的高考政策,是易中天的人生重大转折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否则,他很可能在新疆默默无闻地当一辈子老师。
当然,归根结底,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
感恩于父亲、受益于知识,为此,易中天夫妇还捐资10万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专门设立了“易庭源奖学金”。
作为高考的赢家,易中天也把这份人生经验传授给了子女。
后来,女儿易海贝填报高考志愿时,易中天给了几条建议:
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且能体现优势的专业;
其二,要考虑到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最好还能赚钱;
其三,结合城市、学校、专业、建议和所考分数,最终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填报适合的院校。
经过一番分析,易海贝有志于当一名设计师,便选择了同济大学。
毕业后,易海贝先后在上海某建筑设计公司、万科集团担任高管。从而也成为高考赢家、人生赢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