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1
一一本次见习活动打开了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认知的新世界大门,经过一年半的大学教育之后再次进入一线中学教学课堂,相比以往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视角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本次见习总得来说就是对常规历史课堂教学的课堂节奏安排有了初次认识,同时也进一步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尚未毕业的历史师范生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同时也要融汇相关学科的知识,运用互联网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02
一一年级学情不同,课堂的授课方式以及课程内容也不同。今天很幸运听到了高三专题复习课,高二等考课以及高一合格考课,感受到了三个学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区别。
一一共同点:高中的历史课堂很紧凑,一堂课要讲授的内容特别多,需要老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与把握课堂时间。
一一区别:高一课堂讲授的是新课,老师将整堂课分为三个子目,结构很清晰;PPT的设计很清晰,板块分布合理,左边是书上的关键内容,右边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材料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每张PPT的最下方是本页内容的总结,清晰明了。第二点,关于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老师分享说五大核心素养不是割裂的,而是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其融入课堂。新课的最后,老师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精神为结尾,不仅是提现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更是引导学生在当下的国家社会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精神,拉进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
一一高二的等考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板书,板书很有逻辑,不仅组织起了材料,还层层推进思考。老师一共讲解了三道经典试题,最终目的是要讲解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如何解读材料,如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问题,如何进行事件、人物之间的对比分析,材料解读完之后又要如何提炼观点,从一般思考提升到超越性思考,这些都是我在这堂课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一一今天是第一次以一位未来老师的视角走入高中的历史课堂,角色的转换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让我参与课堂教学,适应角色转换。
03
一一在课堂教学方面,同一堂课,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的效果是不同的。初中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与老师的互动、配合程度相对来说更加低一些。可见教师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以及互动的频率。其次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老师不是要把书上已有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经历学生推到结论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意识。第三 合格考、等级考的不同目标。王老师的合格考和等级考的课程侧重点完全不同。合格考更多的是要搭建一个大框架来整合细碎的知识点,最终是要让学生整体性地掌握知识;而等级考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从一般思维进阶到超越性思维的过程。最后是师生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回答的答案可能并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往答案上靠,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答案,直接灌输正确答案,今天王老师的课就是如此,要先理解学生给出这个答案的原因,顺着学生的思路走,最后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04
一一本次听课活动的安排是高一、高二各一节课,听课结束后与中学老师进行了讨论交流。感到收获良多,在接下来的教学训练中需要更加重视教材教参,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吃透新课标教学设计。授课与学习知识有很大的不同,在对历史史实把握清楚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控非常重要,也是很难的,需要多理解教材和相关配套的书籍,如果自己对教材没有准确的把握就很难上好一节课。上课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上好一节课就要去不断的磨PPT、教案、详案。成为好教师的道路任重道远。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