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研究 】【Academic rescerch ■ - 论 云 南 普 洱 茶 马 古 道 的 历 史 价 值 及 意 义 刀 红 梅 一 文 【 摘要】普洱茶马古道是以普洱府驻地 (今宁洱县城) 为源头,以贩运普洱茶为主向国内外辐射 出去的古代交通要道。茶马 古道是祖 国西 南各族人 民的生命线 ,是各 民族经济文化 交流 的走廊 ,它对促进边疆 民族 团结、巩 固祖 国统一起 到 了不可估量的历 史作 用。201 5年茶 马古道被 国务院公布 为第七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关键词】云南 普洱茶马古道 历史价值 一、 普洱茶马古道简述 云南普洱地 处祖国 西南边疆 ,高 山大 川纵 横 ,不便使用车辆或舟楫 长 途跋涉 ,需 要人力 肩挑 、背 负和骡马 等 畜力驮 运 ,马帮成 为最重 要的运输 疗 ,这也使普洱茶 、磨黑盐等 物资 的大规模运输成为 Hr能 交通 的独特 性 和茶叶的远征性 塑造 了茶 古道 , 茶 马 道 成 为最 最要 的 文 化 传播 通 道 。 普 洱 茶 马 古 道 宁 洱段 遗 址 ,现 保存相对完 好的有茶庵塘茶 马古道 遗 址 、孑 L雀胼茶马古道遗址 、那柑 里茶 屿 ‘道 遗址 、石膏 茶马古道遗 址 、 、 r 坡 茶 t 道遗址 荼马古 道上那 些轻 则儿 卜斤,重 则上百斤的板 、 条 ,全靠脚夫从 儿里甚 至几十里外 的山涧 、河 一块块地背 上山 ,是先 【 们用 m 汗的代价运 来的,其劳力之 大 ,任务之 重 ,令 人叹为观止 。
石镶 道 沿着原 始密林遮 盖的Ih 岗箐头 , 蕊l II而j . 木参 天 ,林葱鸟语 。石 镶r 道 的路 面上,被众多骡马的铁蹄 踏成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马蹄窝 : 宁洱镇 荼庵塘茶马古道 遗址 ,全 长27公里 ,用石灰 石 、砾石铺就 , 自 南向北延伸至把边 、通火等方 向,是 当时茶马古道巾的主要路段之一: 磨黑镇孔 雀屏茶马古道遗址 ,是 清 代祭马古道 贸易兴盛时 期所建 ,全 长约27公里 ,宽约2米,f}1 百灰石 、砾 石 等石材铺就而成 , 口前保存较好的 路段 上还有马帮蹄 印依 稀可 见 巾于 年代久远 ,有 的石馕路 面已被破坏 , 但古道主体仍能通 行 ,是至今保存较 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 同心镇那柯 里茶马 道遗址 ,是 占道彤 成以来 至解放初期 未通公 路 时思 普区北 上南下 的 荣马驿 道 路 面宽 1. 4 米 ,有 石 俞阶盘 旋而 上 ,至 思茅全长30公里 ,宁洱 县内长4. 377公 里,现保存较好。 同心镇石膏井茶 马卉道 遗址 ,距 宁洱 县城 l6公 里:石 膏外盛产盐和石 膏 ,清代曾在此 没立石膏 井县。
该茶 马古道从石膏 井往北 途经宁洱 、茶庵 塘进入北路官 马大道 ;往南经思茅进 入易武 ;东南绛 汀城 、红河 出境至 老 挝等 国家: 德化镇 石 、 r 坡茶 马古道 遗址 ,全 长约6. 5公 里 ,最宽 处约2. 6米 ,是 目 前发现最宽 的一段 茶马古道 陔古道 往北可直接 到茶庵 塘进入北路官 屿大 道 ,至内陆各省 = 往两过思 茅 、经渊 沧jlI境至缅甸等 同家 二、普洱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 普 洱 茶 马古 道 始 1二 唐 代 以后 , 随着物资交换 与对外 交往的扩大 以及 农业 和畜 牧 业 的兴 起 ,步 驿道 路 已 具雏形 :清光绪二十一年 ( 1 895年 ) 思 茅 辟 为 陆路 商 埠 :清 光绪 二 十 年 ( 1 897年 ) 没立海 关 ,商贾云集 , 马 帮 四至 ,被 誉 为 “ 东 南 陆 路 码 头”,普洱是连接祖 国内地和边境 贸 易 、商品交流 的货运 叶 I转地 据 《 普 洱府志 》记载 .以普 洱府为源头 }I; 境 的茶马古道有进京官 马大道 、普洱两 藏茶马大道 、普洱 江城 茶马道 、普洱 澜沧茶 马道 、普 洱易武 茶 马道5条 。 民同八年 ( 1 9l 9年 ) 之后 ,思普地 区 “瘴气 ”( 瘟疫 ) 流行 ,边 贸货运 南 兴盛转入 衰落 民国二 十二 年 ( 1933 年 ) 省政府下 令将 昆洛驿道沿途进行 整修 抗 日战争期问 ,普洱茶马古道 成 为 中缅 战 的军 事 运 输 线之 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