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歌德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提出十个坚持,其中第二个就是“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在新时代赋予了丰富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行稳致远的价值引领。
人民至上是科学的世界观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早在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就提出了“人民至上”,强调“人民至上”与黑格尔学说、法国空论派等一切唯心主义的“理性之上”根本对立,明确指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系统性阐释了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唯物史观,指出历史的前提是从事物质生产生活的“现实的人”。正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不仅如此,人民群众还是每个时代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也是社会历史变革的主体。因此,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否坚持群众史观,坚持历史理论的人民至上论,是创立科学的历史观从而创立科学的世界观的关键。唯物史观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理念,科学地说明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基础、动力和规律,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肩负起推动人类社会最终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历史重任的根本精神支撑,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它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在百年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行,极大地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观。
首先,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贯彻唯物史观的根本利益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根本原则。因此,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事业是为群众谋利益的事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践行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坚持完成党的目标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其次,人民至上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唯物史观的根本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思想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力量源泉、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再次,人民至上精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根本认识方法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认识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坚持人民至上,必然在认识问题的方法上,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认识理念上,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作出符合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决策。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行稳致远的价值引领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在最终意义上是人民创造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规律。因此,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选择标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引领。中国共产党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的政党,其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因此,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为民造福的人民至上根本价值取向。
首先,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意义所在。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伟业,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的主体作用,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权力主体、价值主体的统一体,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
其次,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标主体,而且是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的评判主体。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人民是阅卷人,对于执政的成效,人民是最终的权威的评判政绩的主体。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就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前进发展的奋斗目标。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