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很多的第一。
这里,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这里,闪烁着东方明珠最耀眼的一束光芒。
中国的第一条运营的铁路、第一部接通的公共电话、第一盏电灯、第一家正式电影院,第一个公共游泳池……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上海虹口。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居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虹口的底色。
虹口,是近代大上海发展的源头。从昔日的多伦路、浦江饭店等,到今日仍然屹立的上海邮政大楼、上海大厦、外白渡桥等著名历史建筑,每一栋老建筑,每一条老街道,都流露出厚重的历史气息。漫步北外滩,革命烈士李白、著名文学家鲁迅等老一辈的身影若隐若现,令人遐思、回味。
一部红色电影
黄渡路,隐匿在上海虹口区的一条小马路,并不起眼,只有两三百米长。走进弄堂,一幢在绿树掩映下的三层砖墙小楼格外醒目,黄褐色的鹅卵石外墙上,悬挂着“李白烈士故居——党的地下电台1945-1948”字样的石牌。这栋虹口区较为罕见的荷兰式联排别墅,就是李白烈士最后居住、工作和被捕的地方,也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后发出的地方。
根据记载,当时李白住所不远处,就是当时淞沪警备司令部,不时有拷打声隐隐传来,但屋内情报的发送从不间断。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李白烈士的事迹,拍摄了著名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下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这部电影深深地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
当我们重温由孙道临、袁霞主演的这部老电影时,大屏幕上的形象和主人公的不凡经历,令人回味。早年推荐拍摄该片的人,当年在上海电影行业工作过,他们用最恰当、最直白的方式,呈现当年与之并肩战斗的昔日同事的虹口往事。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导演王苹,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性电影导演,她用女性的特有细腻,把握和拿捏住了这部红色电影的诸多细节。虹口,是上海电影业的发祥地;经典影视和特定的物理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精神所在。
走近真实的鲁迅
众所周知,虹口曾经居住过大批文化名人,鲁迅先生的最后十年(1927-1936)就是在虹口度过,先生的众多作品也诞生在虹口。
公开资料显示,鲁迅先生三个旧居分别位于横浜路、多伦路、山阴路,这里是上海租界时代的“越界筑路”地段,位置极为特殊。研究上海文化,区域地理环境特点,是无法回避,也是值得珍视的重要线索。实地探访后,往往会得出很多不同寻常的结论和领悟。
1927年,鲁迅先生从广州移居上海,居住在虹口景云里。前门斜对着茅盾的后门,当时鲁迅三弟周建人也住在景云里,邻居还有叶圣陶等。1930年,鲁迅先生搬至多伦路旁的拉摩斯公寓,在这里发表了大约170篇著译作品。
鲁迅先生选择虹口的原因有许多。这里,配备了学校、医院、书店、剧场等完善的生活文化设施。虹口拥有上海特殊的文化,很多留学生选择在北虹口生活,等等。放现在看,虹口的生活便利性,也是有目共睹,较以往更胜一筹。
鲁迅先生在虹口度过了最后十年、也是最精彩的人生。鲁迅先生,是虹口的财富,也是上海的财富、中国的财富。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假如城市是一片叶子,网状般的纤维便是纵横交错的马路。马路流淌的活力赋予了城市的永恒,记忆由此变得如此生动。很多人说,想用最短的时间重温过往上海的人文风情,走一趟多伦路就可以了。
多伦路路不长,但故事很长。散步旅游只需半小时,但其呈现的,则是百年的厚重历史。
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鲁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丁玲、夏衍、叶圣陶等数十位文化巨匠在这里开展文学活动,共同铸就了多伦路特殊的历史地位。小小的多伦路,见证了文学史高光时刻。这里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海上文化重镇,是大上海文脉的重要源头所在。
百年来的多伦路,由野陌农舍变成了一幢幢风格迥异的优美建筑,引来一位位历史文化名人的驻足,记载了一桩桩历史事件的发生。它从一个侧面记述了上海百年城市发展的缩影。可以这样说,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北外滩的故事
历史上的虹口,因码头而生,因物流而盛,因文化而名。在很多人眼中,了解了虹口,等同于了解了上海,无论中外。
在虹口,你体会到的是跳动着的脉搏,但也体会到上海城市发展、拥抱未来的脉络。
1919年,首批从上海赴法勤工俭学的89名青年,还曾从北外滩汇山码头乘船出发,上海市政府后来在此建设了“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纪念标识。他们,从这里上船,走向了世界,求索未来之路。
早年,虹口成为了西方物流导入的重要通道。一百多年来,虹口也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外白渡桥、浦江饭店、耶松船厂……无一不代表着虹口辉煌的码头滨江文化和历史变迁。北外滩很多历史建筑,都曾引领过一个时代的风尚,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可以纵览上海的过去与现在。
1933—1941年,上海接纳了为逃离纳粹迫害从而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曾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难民,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
从援助犹太难民的东方巴黎,到海纳百川的大上海,虹口的这种包容、气度,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这是虹口的魅力,也是上海,乃至中国的魅力。
外白渡桥东侧的浦江饭店,始创于1846年,原名礼查饭店,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盏电灯,接通了中国第一部电话,它也见证了百多年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
爱因斯坦,恰是在虹口北外滩得知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
喜剧大师卓别林,则在留下箴言“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它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电报行业传奇人物马可尼,都曾出没于此。
为什么是虹口?
虹口,贴临外滩,面对陆家嘴。从窗口瞭望,今日的虹口一头连接着过去,另一头又通向未来。事实上,作为上海证券、上海航运、上海邮政的三大发祥地,虹口北外滩在百年前就是名副其实“世界会客厅”。
斗转星移,如今的上海在续写北外滩传奇,更显气派的崭新的“世界会客厅”建筑矗立在黄浦路上,它坐北朝南,一窗揽尽浦江两岸逶迤的天际线,雄视浦江。这里连接过去,也通向未来,令人深刻地展示自由开阔、活力四射和翱翔之心。
公开信息显示,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1月3日至5日,这是由上海市和交通运输部共同打造的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品牌论坛。4700多家各类航运服务企业,40家航运功能性机构,这些都是支撑着上海能够继续跻身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的底气。
同时,金融服务业已成为虹口支柱产业之一,全国总数超过九分之一的公募基金在此落户,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万亿元,基金机构集聚效应显著,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发展特色。北外滩金融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虹口硬气!
今年国庆前夕,“虹口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签约仪式在上海白玉兰广场召开,虹口吹响了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特色文化金融创新服务高地的号角。文化基石,金融赋能,虹口的航运中心、财富中心等硬实力支撑了文化行业的软实力,而虹口文化创意产业则令硬实力更上一层楼,令各方人士心向往之。
近期在文旅部人事司指导和部署下,金秋的北外滩迎来了“讲好中国故事”高级外交官研修班第七期。研修班的成员们认为,虹口是上海的一个缩影,讲好虹口故事,就是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社会经济发展,须以人为本。日前,2021年“到上海去”中澳创新与职业发展论坛、中欧创新与职业发展论坛在虹口召开。虹口正向澳洲、欧洲海外优秀人才伸橄榄枝,吸引海外人才。犹如百年前一样,选择虹口、选择上海、选择中国,是来自全世界青年菁英的向往。
站在北外滩地标建筑内,窗外风和日丽,江上百舸争流,这不禁让人心存感叹:在历史上,上海就是海纳百川的城市,虹口是集大成者,就是世界会客厅。虹口,就是东方明珠上最耀眼的那束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