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如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要求讨论: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家庭、社会期许之间的矛盾。
《生活在树上》的主要观点就是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应不假思索地全然批判摒弃家庭和社会的期许,而是要取中间立场:观念上,应该批判性接受家庭和社会的期许,将个人理想置于其中动态地塑造。此外,文章还提到一个“实践”难题:当在社会中实践个人理想时,更会遇到社会的限制和阻碍,客观上不免会被后者塑造,因此个人理想在实践意义上也有相对性。
段落大意:
1-介绍背景和观点。(引海德格尔和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海德格尔误用。)
2-不应不假思索地全然批判摒弃家庭和社会的期许。
3-家庭与社会对于每个人的基础性。(引麦金太尔。)
4-中间立场:将个人理想置于家庭和社会中动态地塑造。(引《树上的男爵》和韦伯,韦伯语境误用。)
5-可以批判家庭和社会的期许,但要经过充分思考。(引尼采和陈年喜,尼采语境误用,陈年喜关联性存疑。)
6-实践难题。实践个人理想时,必然会被社会限制和阻碍,不免会被后者塑造。(引切斯瓦夫·米沃什和维特根斯坦,但关联性不大,维特根斯坦语境误用。)
7-结论:应追求个人理想,但也不能全然摒弃家庭和社会的期许。
由此可见,在诸多(不必要的)晦涩语词和诸多(误用)引用的包装下,作者实则在论证一个“安全”中庸的中间立场。立意不可算新颖。
从(脱离语境)引用海德格尔出发,预设一个反方论点——“我们这个社会,绝大部分人都在追求个人理想无视家庭和社会的期许”(事实并非如此)——也有无病呻吟之嫌。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很明显很普遍的社会现象,绝大多数人仍将自身置于家庭和社会中,不论什么时代(包括当代),只顾个人理想的人永远是极少数。
而更为讽刺的是,《树上的男爵》反而能够支撑反方论点:从小极度叛逆倔强选择脱离家庭和社会生活在树上,最后选择以升上天空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人,难道你能说他在一生遵循中庸之道?
《生活在树上》的优势在于其论证结构十分清晰明确,但两点劣势也很明显:
第一,晦涩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并没有为表意服务,反而阻碍到对文意的正常理解、破坏对文章结构的清晰展现,甚至让读者反感,有炫耀之嫌;
第二,尽管试图展现较广的知识,但缺乏对其中关联性的具体解释、缺乏批判性理解,并且在使用上欠缺准确性,让读者反感,对诸多哲学家观点脱离语境的引用实则在秀下限。
因此,IMHO,《生活在树上》应该在45分上下(满分60的话),如果其他考生普遍水平偏低,可以适当提分,但不应拿到满分或接近满分。
具体评分请移步:
参考哲学家语境误用问题,举个例子:相关语境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旨在处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何者可以被言说,何者不可言说而只能被展示。语言的逻辑结构会限制其含义,而语言的局限也正是哲学的局限。但在很多情况下,哲学都试图在言说不可言说者。维特根斯坦论证到“可以言说的东西,便可以被清晰地言说”;超越此限界的东西——宗教、道德、美学、神秘主义——都不可讨论和言说。 但《生活在树上》提到“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我想作者这段是在表达既然个人理想客观上必然不免被社会现实限制和塑造,那不如在一定程度上放下预设的理想,去现实中体验和实践。但这段主旨与“言语”的关系不甚明显,需要进一步解释。个人理想属于“言语”范畴?而社会现实属于“不可言说之事”?若如此,显然早已脱离原出处的语境。此外,作者这里引用维特根斯坦意图表达什么?是想表达:放下无法言说无法理解的事情,不要多想,要去实践?与维特根斯坦原义相去甚远。《树上的男爵》是否能够支撑文章的中间立场,我是存疑的。 免责声明:我只借助中英文资源看了个大概情节,细节上肯定有不准确的地方。 首先,《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已经全然摒弃自己的家庭,选择在树上生活,并且此生没有再回到自己的家庭,从未选择妥协。这与文章基本观点不相符,文章在论证家庭(和社会)对于个人的基础性。作者至少应该处理一下这层矛盾。 其次,《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似乎并没有选择文章所谓的“中间立场”,而是始终在利用社会资源塑造自己想要的世界——树上的世界,并试图改变现有社会,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并非如作者所言根据家庭和社会期许塑造个人理想。一个选择中间立场的人,必然不会如此脱离社会,并最后选择以升上天空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