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中学历史知识点.docx

中学历史知识点.docx

中学历史知识点.docx中学历史知识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改变,是中学历史教育变迁和发展的缩影。那么中学有哪些历史知识点呢?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历史知识点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改变,是中学历史教育变迁和发展的缩影。那么中学有哪些历史知识点呢?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吞并局势,各国君主全部想称霸争雄,因此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她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关键:民本主义

;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春秋无义战;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以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和道家

2、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天和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和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初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和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分当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

2、孙膑和: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发明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组成了2021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础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配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需认可周王的权威,负担多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标: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标: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处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全部实

上一篇: 【在司法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裕法干警谈体会
下一篇: 【在司法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裕法干警谈体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