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人民路241号
邮政编码:563000
公示链接网址:
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5月10日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
高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以长征电器十二厂旧址(1964文化创意园)为核心,东沿高桥河至洛阳路,南至南宁路,西到温州路,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总用地面积9.2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4.73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4.54公顷。
二、保护目标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的严格保护,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整治和城市更新,强化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塑造,提升历史城区文化活力,促进城市文化复兴。
三、规划期限
2021年——2035年
四、价值特色
“三线建设”文化是中西部“三线”地区在特殊年代下的产物,具有时代和地域的特殊性。遵义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因而“三线建设”文化特色十分突出。以工业遗产为代表的“三线建设”文化遗存,是建设者们“三线精神”的见证。
(一)历史社会价值
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工厂、设施、相关建筑物和街道等物质载体连同它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从而形成了社会共同的历史记忆。它们既是研究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具有纪念和教育等情感作用的实物基础。
(二)科学技术价值
三线建设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以备战为目的的工业建设,并非普通的工业项目建设。三线建设的选址、布局、选材、加工、施工技术都有其时代特殊性。将其中能够反映当时科技水平或可以代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以及首次使用和引进的技术、工业流程、设备等提炼出来,可以为现代的“低技策略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审美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体量、建筑形式、专有设施,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和独特的工业机械美感。历史文化街区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厂房建筑,外露的结构构架、锈蚀的机器设备都代表了三线建设艺术的突出价值。
五、保护内容
本次保护规划分为两个层级,一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保护。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级。二是环境协调区的控制引导,为确保历史文化街区文脉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在保护范围外围设置环境协调区。
1.山水自然环境的保护
以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及高桥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的大范围内,建立对两个历史文化街区联系的自然山水整体格局的保护,构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连接通道,形成“三山一水两街区”的山水格局。保护高桥河两岸生态环境,远期恢复自然驳岸;严格保护普济桥周边景观环境,禁止开展破坏桥体的活动。
2.保护反映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格局
保护高桥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格局,保护经原有厂房改造而成的遵义三线建设展示馆。
3.保护反映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风貌
保护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风貌建筑等元素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记忆传承。
4.建筑分类保护
针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合理的活态保护,严格控制传统风貌建筑以及保护范围内风貌不协调条的其他建筑。
5.非物质文化及历史文化的文化体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的三线建设文化、非物质文化为核心,与物质文化相结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民俗文化的存续条件,对古琴制作技艺等在保护中加以继承和发扬。
六、保护控制规划
街巷保护
道路路面整改具体措施如下:
(1)街巷路面保护修缮:
对现有保存较好的巷道进行保留,仅需对巷道路面及旁边的环境进行清理与整改,使巷道畅通及周边环境整齐优美。包括滨河路、横一路、横二路、横三路、横四路、纵一路、纵二路。
(2)巷道路面整改:
对道路路面为水泥路面、路面损坏的历史巷道进行路面整改,路面材料以青石为主,所有路面铺装均应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并具渗水、排水功能。对侵占道路公共空间及与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界面进行改造或拆除。路面整改的巷道主要包括拱桥至棱角巷之间的滨河路。
(3)新增街道:
为使历史文化街区对外连接更为便捷,在街区东侧、南侧增加内部消防道、桥梁,不再保留棱角巷。
a.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长征电器十二厂旧址。现有油漆车间、供应仓库、总装车间、冷作车间、落料车间、综合楼、成品库等厂房7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整修和重点修复等,加强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强文物活化利用。
a.建筑分类保护、整治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现状情况,建筑保护措施主要为维修、改善、保留、整治4类措施。
维修:对建筑物、构建物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维护和加固。
改善:对建筑物、构筑物采取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保护方式。
保留:对与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协调的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
整治: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完整的保持、建成环境品质的提升所采取的各项活动;其中包括整治改造及拆除两类。
其他地下遗址的保护
重视地下文物的保护,应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和实际考古调查、勘探情况建立地下文物埋藏情况数据库,标明地下文物埋藏区、重点监测区域等内容,对实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结果进行记录。历史文化街区、古墓葬、古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进行保护。
建筑高度总体控制
维持原有建筑高度控制区:本区作为各类保护建筑集中的核心高度控制区,现状建筑维持原有建筑高度;改建、扩建不能超过原有建筑高度。
≤27米高度控制区:本区作为核心保护范围的周边区域,重建、改建、扩建、新建时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27米及以下。塔、阁等构筑物高度可适当放宽,高度不受27米限制。
绿化河流控制区:历史文化街区内有高桥河及河流周边绿化空间,为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格局,规划本区域范围内以绿化景观为主,严禁建设永久性建筑。
七、展示利用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保护建筑现已改造利用为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园区内融合了艺术创作、创意设计、三线建设展示馆、艺术画廊、艺术广场、音乐酒吧、怀旧咖啡、特色餐饮、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遗产整体环境较好。传统风貌建筑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相关环境整合形成完整的三线文化展示游线。
根据保护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及环境的保护强度要求,并结合功能需求,街区可划分为:三线建设展示区、三线文化创意区、休闲文化博览区、滨水观光区。
发表评论